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璐 《上海电教》2003,(1):31-33
  相似文献   

2.
民间美术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曾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它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多以劳动人民为主体创作者,是为满足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中国民间美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沃土,其文化内涵、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审美观,既在造型、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体现出了先人独到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也反映出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思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3.
在民间美术中,其通常以视觉形象来表现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审美,以此来丰富民众的精神物质生活。同样,随着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朴素的视觉文化,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根据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其与小学美术的结合点来进行探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5.
周羽 《广西教育》2008,(10):48-48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把民间美术建设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出版几本书的简单行为;只注重结果,缺失课程开发的过程与后期实施过程。因此,许多时候民间美术的开发成了师生的一种额外负担。  相似文献   

6.
民间美术是美术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术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情境导入、多元展示、课堂交流、作品赏析、自主实践、多元活动等策略,适时开展民间美术教学,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美育、德育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美术比较集中地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人民的生产劳动与精神生活,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情感与理想,载负着世俗故事和儿女情长。它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是民俗文化的一个构成方面和造型体现;它的历史是民俗文化的历史,也是创造美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在民间美术正处于转型的发展时期,民间美术研究者主要面临三个命题:一是走向田野,关注并描述民间美术的存在状态,寻求保护与传承的思路;二是透过民间美术,获取地方性知识体系,并梳理地方文化的逻辑;三是在民间美术的调查和研究中,捕捉和提升有价值的概念与术语,以充实和革新既有的民间美术理论体系。这些命题不但影响着研究者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促使着他们对研究范式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9.
高美华 《教师》2010,(32):108-108
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吸收和利用我们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眼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这也是现代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吸收和利用我们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的精华,不仅能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眼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这也是现代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12.
民间美术是一种产生并发展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其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亟须进行改善和进步。而将民间美术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美术的魅力,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就从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开始谈起,然后着重探究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间各式各类的美术资源传承着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直接反映出民间的审美取向。让传统的民间美术走入小学美术的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传统的思想,同样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水平,更好地传承民间美术。  相似文献   

14.
民间美术是我国艺术绘画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其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对人文关怀等思想理念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初中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有着很大的意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对民间美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美术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民间美术是不仅代表一种艺术形式或者体系,其还是美术与文化的结合,但由于社会发展加快,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他们更喜欢新奇、具有趣味性的美术形式或者内容,导致民间美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空间。小学美术教师要追本溯源,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让小学生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民间美术上,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对传播中华文化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17.
从苗族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段和制作方法中汲取营养 ,用于现代绘画的教学上 ,是一条新的创新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8.
民间美术与民俗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总的"生存与繁衍"意识,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渗透在他们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民间美术始于原始巫术,生成于人类蒙昧时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原始母体。民间美术长期以来相伴是地鬼神观念、使役于宗教和封建迷信。它通过艺术形象的描绘,表达对不可知的神灵精神的敬畏与祈求,也借助天国境界寄托某种理想观念,或借助神灵驱邪扼鬼,更有利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描绘歌颂祥和美满的生活及劳动与爱情。其间亦有不少警喻劝世的充满人情味的作品。民间美术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它的人本精神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民间美术色彩艺术形式是其民族生命的情感表现。意象的吉庆性,化整为零的形式分割,独特的形式秩序构成,与生态环境相符合的色彩搭配,都是其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