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快速发展,高职大学生入党热情普遍高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数量与日俱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新生开展的入党动机调研,探索引导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新途径,有效促进高职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宗成  陈磊 《科教文汇》2012,(4):188-189
目前,在我国烟民数量逐年递增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吸烟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同时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作者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情况,以高校大学生吸烟的现象为出发点,分析大学生吸烟的动机及危害以及高校实施控烟对学生工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田勘 《今日科苑》2011,(15):128-129
<正> 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提出了一种"科学算命"的方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的细胞,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可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这种检测方法将于2011年年底在英国上市,由此引起各方争议与关注。那么,这种"科学算命"的方法是否管用?  相似文献   

4.
林可勇  李平 《科教文汇》2014,(23):223-223
志愿者是我国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服务的开展,心理动机直接影响到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志愿者背后的心理动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已广泛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户对所提供个人数据的隐私关注一直存在,但却依然持续使用社交网络,需要解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方法/过程]运用社会影响理论,通过解析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隐私成本(即隐私关注)和隐私收益(即行为诱导:人际关系管理,自我展示,主观规范),建立隐私权衡模型,分析用户的隐私权衡行为,寻找隐私关注困扰下用户持续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结果/结论]用户提供个人数据并持续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并非是忽略了隐私关注,而是行为诱导(包括人际关系管理和自我展示)的正面影响超过隐私关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涛  袁青青  邓胜利 《现代情报》2023,(11):146-157+167
[目的/意义]开源软件社区用户通常从社区中获取代码相关知识,而缺乏贡献的动机和意愿,这将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整合动机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开源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模型,采用混合方法包括SEM和fsQC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内部动机(流体验、自我效能)、外部动机(感知声誉、互惠)、社会互动关系、社区认同、共同语言显著影响用户知识贡献意愿和行为。fsQCA结果显示,流体验、感知声誉、互惠、信任是4个组态的共同核心条件。研究结果启示,开源软件社区需要关注用户的内外部动机,发展社会资本,以激发用户的知识贡献意愿和行为,促进开源社区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技越向前发展,算命之类的迷信行当竟也日益“发达”。这种怪现状的背后除了国民素质的问题之外,更有着现代人的种种畸形心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高一虹等人提出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以及问卷量表,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探讨了分级教学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初次分班后,A班学生主要以"内在兴趣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为主,B班学生主要以"成绩动机"和"社会责任动机"为主。无任何干扰因素影响下,AB班动机呈稳定下滑趋势,A班成绩动机由弱到强,B班内在兴趣动机逐渐上升。加入干扰因素后,AB班信息媒介和出国动机显著提升,且带动其他动机强度上涨。对比AB班学习动机保持情况,A班保持效果要好于B班,但B班前期涨幅要强于A班。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引发人们热议,捐赠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一直被高度关注,以往学者对慈善捐赠的动机研究,大致分为:利己动机、利他动机、管理效用动机以及战略性动机。以此为研究背景,进而提出以下几个研究问题:一是:企业对业绩、竞争担忧较小,那为什么还要牺牲自身利益做出慈善捐赠呢?二是:学者们在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一部分企业进行捐赠研究未设定研究背景,另一部分以公共危机事件为背景进行研究,两者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而日常捐助与公共危机事件捐助最大的区别在于大众的关注,由此提出第二个研究问题:大众关注是否会对企业捐赠产生影响?不同的大众关注度是否会影响企业捐赠的经济后果?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探究大众关注度对企业捐赠产生何种影响以及给捐赠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以期丰富大众关注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与企业捐赠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日后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坤坤  茆意宏 《情报科学》2018,36(11):101-107
【目的/意义】分析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化阅读社区的行为类型及其动机,为数字阅读服务与推广以及社会化 阅读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参与行为类型及参与动机的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 据,利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五种主要参与动机对不同参与水平、参与层次的差异影响。【结果/结论】高校学生在社会 化阅读社区中的整体参与行为仍处于对社区贡献水平较浅的层次,合作共建等贡献水平较高的参与行为仍较少。 在影响高校学生参与水平方面,社交性动机、娱乐动机是主要的参与动机;在影响其参与层次方面,娱乐动机、兴趣 动机、信息性动机、社交性动机、自我实现动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的参与行为主要受控制性动机的 激励,自主性动机对合作共建等贡献水平较高的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刘卫 《百科知识》2011,(13):8-9
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提出用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的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这种“科学算命”的方法是否管用,真相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最近,算命在社会上又开始流行。许多中小学生也拿自己的零用钱去算命。有些人是出于好玩,可更多的人是相信算命的,认为它能准确地预测人的吉凶祸福。那么,算命究竟有没有“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曾一度被禁绝的“算命”又登堂入室,出现于城乡大街小巷之间。在成都市,就相继冒出过4家持有工商执照的算命机构。他们大都打着“周易预测”的幌子,自称是集现代科学之精华、承传统文化之余绪,让人难辨真伪。一时之间,信男信女趋之若骛。舆论曝光,算命摊子被掀翻 1994年9月,一家打着四川易经学术研究中心牌子的算命公司在青年宫内粉墨登场。该中心一开业就对外开展名  相似文献   

14.
黎明华 《今日科苑》2010,(18):48-49
动机问题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内容很多,近年来,由社会认知理论驱动的体育运动动机研究是一个新的热点。社会认知理论将人在社会情境中的认知过程看作为行为动机产生的决定因素。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找到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研究存在的缺陷,为广大体育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区为用户的知识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现有研究成果予以系统分析,发现被用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的主要理论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动机理论和信任理论等;影响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因素主要包括动机、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和态度等个人因素以及信任、互惠规范、社会认同等社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的社会交换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社会交换视角阐述了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机制.结合交换行为主义、交换结构主义、趸换网络理论对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进行解释,阐释了隐性知识流动满足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以及满足社会交换关系的形态;论述了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中的社会交换原则、社会交换媒介、社会交换动机,指出公平互惠原则是其核心原则.互惠、声誉、利他和信任是其主要媒介,内在动机和内在报酬是其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专利独占创新收益的低效力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高增长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对于企业专利保护动机的探讨。本文回顾了专利保护动机的研究背景和十几年来主要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系统总结和分析了专利保护动机的演变趋势和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一致表明源于技术需求的传统保护动机的重要性已经减弱,而战略竞争和合作相关的专利申请驱动力日益重要。而且,专利保护动机受企业外部因素如行业、国别和企业内部因素即公司规模、创新类型、竞争强度与研发强度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中国背景下企业专利保护动机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其实看相不仅仅能算命,还能看出许多东西!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人的脸不可能透露人的寿命、性格等等信息,因此把看相算命当作不靠谱的封建迷信。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人的脸上真的能透露包括人的寿命在内的许多信息。你的寿命,脸上标着其实看相算命并不神秘。例如你面对着一名老人和一名儿童,现在让你给他们两人"算命"——从现在起,两个人中谁会活得更长,那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独立意识也逐步苏醒,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受到语言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我们从语言中可以看出一切社会现象,当然,性别歧视现象也不例外。本文将以标记理论作为基础,分别从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三个方面探讨俄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了语言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用户的微信使用行为,涉及使用动机、隐私关注和隐私行为三个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以隐私关注为中介变量,使用动机为前因变量,隐私行为为结果变量,构建用户使用微信的APCO模型,设计量表,测度微信用户对这三个变量的认知,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使用动机与隐私关注整体上相关性较弱,但其中的关系保持和信息搜寻动机对隐私关注存在正向影响;隐私关注对隐私行为中的隐私保护存在正向影响,但在使用动机与自我披露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使用动机中的关系建立对隐私行为中的自我披露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