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黎黎 《传媒观察》2007,(12):59-60
继民生新闻、选秀等热潮之后,“编播季”成为近来风起云涌的中国电视界又一时髦的新名词。央视二套和多家省级卫视纷纷提出在节目的总体编排上将采用“季播”模式,改变原来一年一张节目表的编排方式,代之以季节性的多张节目编排表。  相似文献   

2.
我们进入了信息过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和相对过剩的信息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于是,如何让特定的信息进入受众的眼球,便成了信息取得传播效果的大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易读性”,就成为信息过剩时代传媒竞争的新的关键词。所谓“易读性”是指信息易于发现、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程度,它不仅指本内容的轻松化、明晰化和趣味化,还包括良好的信息展示方法和简洁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以海量信息称的网络媒体来说,易读  相似文献   

3.
如今,电视传播的发展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发展到“频道”时代。 在此情形下,任何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是决定其竞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给报纸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这几年,被人们称之为“视觉艺术”的报纸版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照片大了,标题活了,版面语言丰富了,报纸表情生动了……总之,报纸的脸面比过去靓了,被报业人士称之为报纸的一次“换容术”。报纸版面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报业飞速发展,目前全国的报纸已达到2000多种。报刊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各家报纸对版面的内容、形式和定位都要进  相似文献   

5.
廖欣 《新闻知识》2004,(7):36-37
我们进入到了一个读图时代。现代报刊图像越来越多,与过去的画报十分接近,几乎成为眼下报刊的一个基本特点。图像受到广大读的欢迎。关于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我曾经长期在一家周刊主持一个名叫“近身物像”的栏目,这个栏目主要刊发社会各界名流的家庭影像,因此成为一个阅读率很高的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的陈皇后为何在沐过“金屋藏娇”的宠爱后,被无情地弃之长门?原因很简单——她不再适合武帝的胃口了!同样,广播的发明曾是上个世纪人们最感自豪的一件大事。它通过电波传播信息,超越了地域、时空的限制,把大量新奇、好听的信息送到千家万户,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和宠爱。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穷人变卖了衣服、家具,却舍不得卖掉收音机,由此可见广播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然而,随着电视时代和“e”时代的纷至沓来,广播已不再是受众的宠儿,它的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那么,该如何拯救广播濒临失宠的危局,以求重新迎合受众的口味呢?  相似文献   

7.
典型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典型报道则总是被打上深深的鲜明的时代烙印。几年来,《战士报》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精心发掘并推出了一大批享誉军内外的时代先进典型,如“全国美好家庭”金奖获得贺胜良夫妇、“扶贫司令”彭楚政、“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模范士官”易新群、“见义勇为英雄女战士”邱玲等等。这些典型报道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战士报》在典  相似文献   

8.
谈杂志目录的“外包装”李海燕[济南]打开一本杂志,读者大都习惯于先浏览目录,希望从中求得最新信息。适应读者这种阅读心理,多家杂志的编辑们无不匠心独运于此。综观目前各期刊,人们会发现,编者对目录的编排真是用尽心机,令人目不暇接。一、巧用字号、字体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正像这首老歌唱的那样,不知不觉中,“读图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电视台引入收视率分析指标。1999年3月,北京广播学院研究所进行了一项有关电视传播者对收视率认识的访问,访问对象包括全国16家省级电视台、28家市级台和央视、凤凰卫视中文台的200多名新闻工作者。结果显示,有2/3的从业者认为,他们所属的电视台在节目评价中首先考虑收视率;作为个人,受访者认为收视率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央主管部门确立了4家报业集团——“大众”、“新华”、“河南”、“深圳”作为“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这次改革可归纳为两个层次、两种类型:两个层次即“事转企”(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出版的事业体制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部分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要转制为企业)和“独转股”(即已经转制为企业体制的新闻出版单位,由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多元企业体制,就是由单一的国有制转变为股份制)。两种类型即“整体转制”和“剥离转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报业改革的着力点正在向内延深化,  相似文献   

12.
“战 斧”式巡航导弹刺破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夜空 ,全世界各国媒体间的新闻大战的序幕也由此拉开。伊拉克战争爆发后 ,各国媒体对这一重大事件立刻作出快速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讲 ,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不亚于伊拉克战争 ,只是激烈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 ,我们发现许多家报纸的版面变了 ,特别是报纸的头版 ,“封面化现象”越加表现的明朗化了。好多报纸的头版除标题、导读外 ,只有一幅放大了的图片。杂志“封面化现象”给受众带来的是直观、强烈、真实、可信的感受 ,特别是今天的读图时代 ,报纸头版的“脸面”变得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3.
沈沣 《新闻与写作》2004,(3):39-40,48
漫画是报刊的传统内容。在美国,“花生”漫画的历史比猫王、披头士乐队还要悠久。从1950年10月2月,第一期“花生”漫画在7家美国报纸上刊载,到2000年漫画作者查尔斯·舒尔茨去世,史努比这只小狗在75个国家超过2600家报纸上露过面。而在中国,“三毛流浪记”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在  相似文献   

14.
编辑,素来就有“无名英雄”、“把关人”、“足球场上的守门员”这样的称谓。把关意识。是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新闻编辑必须首先具备的素质,电视新闻编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张靓 《声屏世界》2000,(11):26-28
“电视湘军的异军突起”给电视界带来的震荡和冲击波是巨大和深远的,他们在自身获得显赫的成功和诸多实际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电视理念的新变革。“频道形象”这样一个原来只被偶尔提起,如今却被他们广泛运用并赋予全新阐释的词汇,已日益引起业内越来越多的同行的认知和关注,并成为一个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16.
全国地市报纸由1985年140多家猛增到目前800多家.似雨后春笋般成长于报业之林。细究起来,大多地市报还属在计划经济体制格局下的地市党报,加上地域性的影响和业务指导受到局部的限制,其新闻宣传的人、财、设备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暴露出一些缺憾,使报业发展前景喜忧参半。从报业结构来看,地市报衔接“上下”,沟通“左右”,结合当地实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带有“乡土气息”的先进人物、先进经验和社会上各种为人瞩目的问题。这方面的作用,在我们这个幅员广大、情况复杂的大国中,是其他全国性甚至全省性报纸不…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报纸的扩版、广播电视的增设频道、网络的崛起,传播业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进入了信息过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和相对过剩的信息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于是,如何让特定的信息从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的视线,进入受众的眼球,便成了信息取得传播效果的大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信息的“易读性”,就成为信息过剩时代传媒竞争的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王建 《青年记者》2006,1991(14):53-53
中国有为数众多的行业报,其数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名目繁多的行业报,事实上主要承担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传播功能。中国的行业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到顶峰。据《中国新闻年鉴(1991卷)》的资料显示,在这一年,全国各级新增的191家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77家。这些为数众多的行业报,绝大多数是计划经济思想的产物。在条块分割的政治经济运作体制中,在信息报纸还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时代,充当所在“条”内指导、布置工作的重要通讯手段,发挥着行业工作“宣传、鼓动、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部分城市电视台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盲目,“上行下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时代呼唤着新的办报办刊意识──报刊博览会观感张泽清在1993年的10月金秋,以宣传、传播为主要功能的3500多家报刊,在“1978──1993中国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上,得到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15年来,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我国的报刊事业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