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一近年来 ,我国的课程研究和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理论层面的现代课程观念初步形成。但是 ,由于传统习惯思想的影响 ,许多人把转变课程观念看做只是课程编制专家的事情 ,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 ,只需按照课程编制者的意图进行教学就行了。因此 ,在教学思想领域中 ,我们没有像转变教学观、学生观那样去重视教师课程观的转变 ,从而使现代课程观缺失成了教师教学思想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教师也是课程编制者的角色意识。新的课程理论与实践 ,不但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实施情境对原有课程做出经常性选…  相似文献   

2.
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需要课堂情境的社会化和充分的课堂互动,满足这些条件的教学必然是一个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并帮助他们理解情境和作出适当回应的过程。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并行者、先行者和调控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长。这种教学的开展要求我们树立课程即发展资源的课程观和将班级学生视为整体的学生观,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智源型教师。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所持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错误潜在价值的充分发挥。教师的“错误”观是教师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其教学能力、评价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错误时,应该具有科学的“错误”观,如课程资源观、启发契机观、审视教学观、评价信息观。教师应该在这些“错误”观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策略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4.
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意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主要有:漠视教学目标,弱化课程资源,轻视教学过程,偏重量化评价。培植教师课程意识的四个基本策略为: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意识;以崭新的课程观替代狭隘的课程观;注重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拓展;自觉站在课程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学生课程观的偏差已经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严重阻碍中学生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制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学生课程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被动、接受的课程学习观;狭窄、封闭的课程资源观和终结、片面的课程评价观。新课程实施需要中学生树立主动生成的课程学习观、开放多元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全面的课程内容观和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观。应当从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学校坚持正确的评价观、父母转变落后的成才观和利用班级社团活动等方面着手对中学生进行新课程观培训。  相似文献   

6.
陈卫东 《教书育人》2013,(26):56-57
一、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的文化使命1.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的核心是树立现代课程观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帮助教师建立现代课程观是课改的核心任务。现代课程观至少包括下面五方面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就应当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一、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平台,构建"激趣"的教学手段,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1、围绕时代背景制作课件"激趣",实  相似文献   

8.
汪维 《甘肃教育》2023,(21):67-70
人地协调观是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地理素养,对初中生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意义重大。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教师观念、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增强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认识、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健全评价方式,这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曾令方 《家教世界》2012,(12):53-54
我国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与时俱进的快速发展。《体育与健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保证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核心问题。我的体会是在实施课程中必须具备这样一些教学观:《体育与健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观;重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观;要树立"轻技术重技能"的教学观;应结合校本实际,合理开发体育教学资源的教学观;要有能真正反应社会生活的教学观;教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教学观等等。教学观的转变到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在课程的实施中学校和教师都获得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学观是一种正在产生重大影响的教学理念,法学教学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应在本科教学中运用主体性教学观。但是,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程应给学生不同的主体定位。以税法为例,其作为法学体系的一个分支,有其特殊性,教师应当考虑税法课程的设置目标与教学对象差异,区分法律院系、财经院系和其他院校,法律院系可以视教学的内容秉持由教师主导的中层教学观与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面教学观,财经院系和其他院校只能落实由教师主导的中层教学观。  相似文献   

11.
简要概述了过程课程观,并通过对职业教育需要过程课程观的原因分析,说明了过程课程观有利于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而且通过对系列应用案例的剖析,阐述了过程课程观对职业教育实践的贡献:课程与教学的融合、课程实施(教学)的情境化、课程目标的生成性与课程评价的过程化、课程资源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新课程改革的先导。新课程需要教师具备以下四个教学观:第一,教学不再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第二,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第三,新课程重结论,更重过程;第四,学科教育的落脚点应该在教育,最终在人。教师应努力树立上述教学观,并在课程实施层面上努力落实相应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观与数学差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不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易产生数学差生,防止数学差生产生和转化数学差生都需要教师树立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动起来,及时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已学知识,尽可能地将新知识“修剪”得适合于学生建构等是数学课堂上进行教学差生转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使英语课堂教学陷入种种尴尬之中。为了使教师看得更远,飞得更高,重建英语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必要。应该重建英语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生成课堂,树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观,整合课程"三维目标",促使"三维目标"的落实,重建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观课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常态化的教师研修活动。从教师发展立场对深度观课的三个维度进行初步探究:一观课堂教学结构,要打破模式观察的僵化思维,探寻课堂结构的基本规律;二观教师教学细节,通过对课堂提问等细节观察,促进教师教学走向成熟;三观学生深层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等深层发展目标,观察"应答性""对话性"的学习环境的营造和课堂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处。  相似文献   

16.
王梅 《考试周刊》2011,(74):217-217
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思想品德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思想品德老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看法。树立新型的正确的学生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课程理念自觉地转化为具体教育教学行为的体现。它对于决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陈志鸿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22-123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背教材的现象。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材奉为“圣经”,并以此来“规范”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割断了教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变更授课顺序,调整授课时间,选择教学实例,把教材作为学习材料,树立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一、开放式教材观开放式教材观要求教师以质疑的精神对待教材,对“教什么”和“如何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并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挖掘课程的潜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扩展其学习空间。如关于地图要素的学习,可设计如下教学内容:①让学生熟悉校园,为画学校平面图做准备。②让学生回到教室,画学校的平面图。③学生讨论、汇集在画平面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④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地图要素及其重要性。⑤以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画校园平面图的一些基本技能。⑥让学生重复①、②...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2007,(2):64-64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发表了《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一文,文中提出,儿童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核心部分的,而是非核心的、辅助性的。整体而言,教师的帮助,其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之牧者”。由此,教师的职能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教师的核心能力应是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生活的能力,而要形成这种核心能力就应当具备爱心和激情,具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专业思维以及对自身教学领域的融会贯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课堂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着知识性与人文性的一方面,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语言,借助课堂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心智。  相似文献   

20.
观课九品     
观课是教师认识课堂、研究课堂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课堂导入、课堂结构、课堂板书、重难点突破、课堂气氛、教学细节、教态之美、课堂闪光点、课堂结尾入手进行品鉴分析,能够帮助教师认真审视课堂,不断提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