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视点一:高考状元有规律可循?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曾对近百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考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调查显示,状元并非智力超常的"神童",大多数状元智力水平一般,少数人智力中等偏上,70%的"第一"来自于普通的工农家庭,70%的"状元"父母文化程度是初中,而民主的家教环境对学生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风光入名校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2005-07-25) 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了解到,今年两校高考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北大共招收了全国47名"状元",清华共招收了全国33名"状元".除"状元"外,各省市高考的佼佼者也多花落这两家.黑龙江省理科前10名有8人进入北大,河北文科前20名全部进入北大,湖北省文科前30名有29人进入北大.浙江省理科前10名中的9人进入清华,江苏省理科前30名考生中的26名进入清华,福建理科前32名中的31名均被清华录取……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媒体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双向交流平台;因此,以乌鲁木齐市旅游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发放1100份问卷,实证检验社会化媒体特征对旅游消费者采纳意图的作用,并探究旅游消费者个体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服务质量、互动性、信息有效性、便利条件和参与性特征对采纳意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某些维度上影响旅游消费者对社会化媒体相关特点的关注程度.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共享性"和"贯通性"特征越重视;而收入水平越高,对"服务质量"和"信息有效性"特征越重视;已婚者对社会化媒体"信息有效性"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未婚者.  相似文献   

4.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 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说说状元     
<正>我国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直至1905年被废除,历时1300多年,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任用管理的制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科举制中状元的话题。为什么称状元?状元是科举时代进士科第一名。唐朝规定各州、府选送士人至京师参加尚书省礼部的考试,需向有关衙门投"状";"状"包括家状(本人家庭状况  相似文献   

6.
"郭德纲事件"最近在媒体上大受关注,文章拟从法律角度对此事件做出评析,以期引起人们对房地产、买卖中的法律维权及社区建设等问题有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林生 《知识窗》2001,(7):13
铜锣泄题 康熙年间,张英官居相位,又兼礼部尚书.张英家乡观念较重,当了主考官后,首先想到的是让家乡桐城县的学子能够更多地通过考场,进入官场.尤其希望"桐城文乡"能出个状元.  相似文献   

8.
金旺 《知识窗》2005,(8):12
一 莫宣卿,唐代封川(今广东封开)人,17岁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是"岭南八大才子"之一.他7岁时作过一首表示自己志向的诗: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对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历来褒贬不一,但对三项自然科学奖却刮目相看,其源盖出于它的"刚性"。翻开灿若星汉的获奖者名单,心中会油然升起对人类文明的追念和对科学先驱的敬畏。诺贝尔奖的功勋不仅在全世界推动了科学进步,提高了科学地位,也大规模普及了科学知识。每年10月,新科"诺贝尔状元"如同奥运会的冠军一样名扬天下,成为媒体的焦点和公众的偶像。诺贝尔奖章数量的多寡,常常被大学、机构乃至国家当作展现科学实力的招牌。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活跃在科技媒体的专栏作者,他的文章一再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期开始,我刊开辟以作者沙棘主笔的"沙棘评论",欢迎读者朋友参与我们每期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08,(18)
距阜阳"大头婴儿"之后,由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引发的"泌尿系统结石婴幼儿"事件再次成为媒体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多个省市出现婴儿长期服食三鹿奶粉后患肾结石的投诉,迅速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怒不可遏的网友们强烈要求揪出"元凶".  相似文献   

12.
凡看过<秦香莲>或<铡美案>的人,无不对那个喜新厌旧、杀妻灭子的状元驸马切齿痛骂,长久以来,"陈世美"三字成了负心汉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徐辉 《学会》2008,(5):3-4
<正>终于,当灾难危及公众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时,不再有媒体书写"为何NGO的身影难见"的苛责。媒体在关注国家主席和总理及数十万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挺进震中的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将关注的眼光投向了积极回应灾情的NGO。  相似文献   

14.
奥运冠军就读名校的话题,近几年一再引起媒体的关注和讨论.人大"破格录取"5名运动员的新闻一问世,网上几乎是一片指责之声:有人质疑相关大学"献媚",有人拿外国某著名运动员的情况来对比,有人质疑录取是否"破坏社会公平与正义"等等.其实,质疑的焦点就是这些运动员是否有资格被相关大学破格录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以后,期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科普期刊的编辑,有以下两方面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关注社会热点.随着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已成为趋势,面对这样一种竞争环境,科普期刊也不应该因循守旧,只是停留在对科普知识内容本身的阐释,而是应该结合社会热点,找到新闻素材,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这其中有"正向法"和"逆向法"可以运用.二是关注受众需要."小众传播"、"分众传播"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体现出来,因而,办刊方针一定要明确,所选择的内容也一定要有针对性.作为面对青少年读者群的<科学大众>,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教育改革,其中主要包括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世知 《科学生活》2008,(4):88-89
很多人一直在关注:未来的科技产品将会在何处出现?根据美国媒体最近评出的"世界十大科技城市排行榜"来预测,以下10座城市将会让人们的梦想成真。1.日本东京众所周知,东京的高科技生活方式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7.
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频繁发生,使"韩企夜奔"现象、"外资退潮"论,成为社会、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文章就当对"韩企夜奔"现象——"抛砖"之作,望有识之士能不吝"现玉",对引进利用外资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状元之忧     
七八月之交,正是“盛产”状元的季节。省有省状元,市有市状元,状元何其多,父母师尊何其乐!君不见,满城皆摆庆功宴,千夸万羡捧状元。  相似文献   

19.
每年夏季,高考总是人们最关注的议题。而谁将成为执牛耳者,更是这波舆论关注热潮中的沸点。考生兴奋、家长满意、老师和学校为之光荣和骄傲、人们的称赞与艳羡以及媒体的追踪、包围、聚焦和宣传,让折桂者一夜成名。虽然对“高考状元”的提法教育界一直反对声音不断,但是各方的重奖、媒体的报道、商家的广告……无一不在强化“状元”在公众视野中的亮度。因之,近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高考制度”的深思之风,名流大家们纷纷挥毫泼墨,或义正词严地为高考正名,或不偏不倚地中肯指点,抑或嬉笑怒骂极尽批驳之态。此时,又正值各高校紧锣密鼓、开学迎新之际,本刊编辑部将着重笔墨聚焦“状元秀”的前前后后,以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中国注定不平凡.就在即将召开奥运会之前,国家经历了两次大的突发事件.在这两次事件中,政府采取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处理突发信息的方法,使得国内媒体从"沉默不言"、"无话可言",转变为"充分报道"、"全面记录",向公众展现事件的真实画面;西方媒体对中国政府、媒体的评价,出现了由差至好的"180度"突变,并且随之反映出我国的国际形象,根据掌握着话语权的西方媒体态度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通过对比两次突发事件,国内媒体、西方媒体的不同报道特点,分析信息透明化对我国形象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