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国出版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出版学研究概况[韩国]闵丙德一、为出版学定理而努力在韩国,对出版有关的研究领域、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关心,从以下论著中可以看出:①《出版理论》(安春根,1963)、《新设大学出版学科及学科体系化》(闵丙德,1967)、《出版学序论》(闵丙德,19...  相似文献   

2.
韩国出版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出版学会于1969年成立之后,即对如何确立出版学固有的研究对象,如何探索研究的方法与结构等基本问题开展工作.结合对未来的思考,本文将对韩国出版学研究工作做一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出版学研究过程的理解——以韩国出版学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疏理出版学概念、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回顾韩国出版学研究的早期发展,评论韩国出版学会及其以学会志《韩国出版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研究活动,并展望出版和出版学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从出版及其相关概念内涵、出版学研究对象、出版学学科体系与出版学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此期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的各种认识进行归纳与分析,并阐释了作者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现行出版学概论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91年彭建炎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第一部《出版学概论》教材至今才十几年时间,我国出版学概论课程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工作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出版了袁亮主编的《出版学概论》,罗紫初著的《出版学原理》,余敏主编的《出版学》,张志强主编的《现代出版学》,罗紫初、吴赟、王秋林著的《出版学基础》等专业教材,这些教材初步建构起了出版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对我国的出版学理论研究,对培养合格的出版专业人才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编写中国特色出版学系列教材《出版研究方法论》过程中,发现出版学研究方法或范式的一些显著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于殿利先生指出的,“当前的出版研究重现实、轻历史”[1]。从方法论视角看,史学方法或范式的不足或缺失必然影响出版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史学视角的出版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韩国出版研究所事务局长金羲洛在《韩国的出版学教育的现状与教育课程的开发》长篇论文中指出,“进行出版学教育,首先必须从理论上确定关于出版的课题,因此,需要综览韩国出版学研究的发展过程”。论文作者首先对“出版学研究”作了简要的历史回顾。文章说,1963年,安春根的《出版概论》和郑长澈的《编辑与校对》,分别作为出版方面的理论书和实务书被出版发行,之后,韩国开始了出版理论研究。1969年3月,韩国出版研究会成立,同年6月,韩国出版研究会发展为韩国出版学会,并开始发行学会刊物《出版学》。这是正式将出版作为一门学问研究的开始。出版学会的活动从1975年曾一时中断,1981年,中央大学设立了新闻广播大学院,其中有出版杂志专科,因此,学会的刊物得以继续出版。出版学会也随之再起,出版学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在谈到“出版学教育”时,作者说,韩国出版学教  相似文献   

8.
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催生了颇具规模的研究成果,但是当前出版学研究存在“四多四少”的结构性偏差。对出版学研究的深化既需要立足于现实出版生态的深刻变化,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向其他学科学习。作为一种激发和彰显数字化时代社会学想象力的新研究范式,数字社会学有望从研究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三个维度为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学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议题层面,通过跨学科的问题意识迁移为出版学研究贡献学术增量;研究视角层面,倡导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能动性、批判性分析;研究方法层面,重视方法论革新,推动出版学研究从“思辨”为主转向“思辨”与“实证”并重。  相似文献   

9.
顺应世界潮流推进比较出版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出版学是以跨国度的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出版学分支学科。加强比较出版学研究有利于出版学研究的深化,有利于各国出版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各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比较出版学研究要坚持可比性、客观性、动态性原则,比较出版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影响比较与平行比较,研究程序是描述、解释、并置、比较。  相似文献   

10.
出版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传播学是出版学与传播学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交叉、边缘、应用性的新兴社会科学,同时具备综合整体性、开放发展性、依附互补性的学科特点.其学科地位在与上位学科(出版学、传播学及信息科学等)、分支传播学、分支出版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得以确立.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学科理论本身的互动中生发出独特的出版传播研究方法.学习与研究出版传播学有助于出版理论建设并推动出版学学科建设,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类传播现象并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有助于解决出版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并提高出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许洁  蔡忠伟 《出版科学》2021,29(4):14-22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对8种出版学期刊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出版学研究应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偏少,占比不到7%;尽管运用的量化研究方法种类多样,但缺乏对新方法的引介,且运用量化方法研究的主题比较单一,还存在方法与目的不匹配等问题.未来出版学研究应规范研究方法,重视对新方法的吸收借鉴,优化量化研究方法的使用,更多尝试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结合,使研究方法更好地为研究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在《出版科学》发表文章说,出版评论应该是出版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作为学科层面的出版学研究应该是由出版理论、出版史和出版评论组成,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三个部分:出版理论、出版史和出版实务。把“出版实务”作为出版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科学的。所谓出版评论,是指以一定的出版观念、出版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带有扎根理论色彩的质性研究思路与主题分析法,通过对七个欧美出版研究中心的跨案例调研,考察了欧美出版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主题维度、基本特征及启示。研究发现,欧美的出版学研究聚焦多个研究领域,涵盖出版历史与文化、出版产业与实践、技术与出版发展三个主题维度。基于对欧美出版学研究体系的整体把握,总结了五个基本特征与启示:综合分领域构建出版学基础理论体系、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集成、技术与人文双重视野下的研究取向、时空视角下的出版实践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驱动的研究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4.
会用哲学     
前三期《卷首语》分别对出版学的独立性、应用性,以及社会科学性作了阐述,意在对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及特征做较为完整的概括.从本期开始,我们再来探讨怎样进行出版科学研究,也即采用哪些方法来进行学科研究的问题.会用哲学,指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哲学方法作为出版学方法论的基础,以使出版学研究能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出版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1].经过我国众多出版学研究者、工作者的努力,已经产生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出版业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出版学理论研究也非常活跃,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冲击着传统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模式.对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出版学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对于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出版学历来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上世纪30年代,我国最早提出了出版学的概念,到50年代,日本人出版了他们自己的《出版学》,60年代韩国人也出版了他们的《出版学》.从三个国家出版学的产生来看,出版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构成,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说,出版学是在众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少数科学技术知识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对其特有的研究对象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独立地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罗紫初  吴亮芳  杨欢 《出版科学》2010,18(5):5-9,34
作为出版学知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随着出版研究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出版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研究者重点对出版学研究对象、出版学学科体系、出版学与编辑学的关系、出版专业教育进行探讨。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这些出版学基础理论重点内容的研究探讨情况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8.
许洁  张娜 《科技与出版》2022,(2):118-128
加强出版学研究,是更好发挥学科对行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从现实情况看,出版学研究本身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实务研究与理论研究发展不平衡、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不匹配、研究成果对出版实践作用有限等问题.本研究聚焦科技出版领域,基于科学知识生产理论、科学交流理论、信息传播理论的相关内容,根据文献研究和内容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版学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界对出版学的研究发端于编辑学的研究。1949年3月自由出版社出版的李次民《编辑学》一书,为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冠以“编辑学”的著作,可谓中国编辑学之始。出版学理论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吴赟 《现代出版》2007,(4):14-18
在当前我国的出版学研究中,经济学分析是一个薄弱环节.与教育经济学、电信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部门经济学学科相比,出版经济研究已经落后.就出版学学科发展与理论建设而言,较为成熟的出版经济理论体系远未形成,相关的理论研究多停留在学科体系设想和基本范畴研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