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约空袭南联盟违反了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互不侵犯原则,外交关系法基本准则及一系列战争法规,首开了国际组织公然违反国际法,实施国际违法犯罪行为的先例,是对当代国际法的粗暴践踏。  相似文献   

2.
国际反恐与保障基本人权--兼评美国当前的反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害",国际反恐势在必行.国际反恐必须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框架内,应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保障基本人权为最终目的.美国当前进行的反恐战争,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宠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国际法学家。针对国际法,他提出了诸多重要的主张和看法。他认为国际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可通过比较研究各国法律、参与国际比较法学会议和加强对国际私法的研究等方式加以弥补;国际法能够处理国际争端,避免战争发生以维护世界和平,但需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国际法庭方能达到目的;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的规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为了使国际法真正发挥维护国际秩序的作用,王宠惠积极参与国际法的修订,为推动国际法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主体组成了一个大的国际社会群体,国际法是规范这个文化群体行为的制度构架,能否公平,体现了国际法的文化价值。在“个体”利益与公平之间,公平的文化价值是公正。人类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结论是:国际法只有在公正的视野下才能充分获得完善,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格老秀斯,自然法学派思想的先驱和泰斗,对于世界国际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他的努力下,国际法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被进行论述,国际法的概念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闻名遐迩的《海洋自由论》、《战争与和平法》等著作,对当代的国际海洋法以及战争法等国际法律的制定和相关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统国际法视国家为国际法唯一主体的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现代国际法理论已经将国际法主体扩展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个人、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等非国家实体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律体制下,人权既是国内法调整的对象也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调整领域。基于国际 社会的主权性和人权问题的敏感性,在现代国际法上,人权与主权冲突不断,主要体现在国际法若干基本原则 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改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人权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中的战争法的基本原则有;限制原则;比例原则;区别原则;"军事必要"不解除当事国义务的原则;条约无规定的情况不解除当事国义务的原则。国际法对战争的约束面临新的挑战。各国家对国际法的自觉遵守是对国际法约束力的挑战之一。新型战争武器的使用脱离了法律的约束。军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道主义弱化,战争灾难加剧。  相似文献   

9.
如何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21世纪对使用武力的国际法控制仍然任重而道远。籍此伊拉克战争结束之际,将正义战争理论与当今国际形势加以对照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研究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和平崛起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憧憬。在新世纪的国际关系中,国际社会应牢牢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合作与进步的历史潮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伊拉克战争是对国际法的最大冲击。世界更加重视联合国的作用,重视国际法的作用。尤其是要加强对于条约法及其在国内的适用方面问题的研究,加强对WTO、海洋法、生物多样性公约、空间法等国际法专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日本从“九一八”事变开始,逐渐侵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七七”事变后长达近4年的事实战争中,中国没有对日宣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处于非战争状态,然而这是中国政府基于战略的考虑,利用这一国际法律规则,在抗战初期的困难局势下,积极争取到国际同情和援助的手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也是出于对“宣战”所能带来的法律后果的考虑对日宣战,以便在战后赢得胜利成果。  相似文献   

12.
冷战史新研究不仅表现在多国档案资料的发掘和运用,更表现在对冷战本质及其结构性特征的再认识,其中包括研究视角的拓展和转换。从新视角着眼,冷战逻辑并不限于国际斗争的层面,而且延伸到各地区本土革命的层面,两个层面的"四维互动"体现了作为世界体系结构性分裂的冷战格局的本质。文安立的《冷战与革命》通过对冷战与中国革命互动关系的考察为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创新作出了贡献.但作者的理论思维尚待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13.
战俘享有人道主义待遇,驻伊美军的虐囚行为己违反了《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等国际人道主义法的相关规定,属于酷刑行为,构成国际犯罪,应当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人民是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军。中国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战略计划,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他战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日民间索赔的国际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日民间索赔案件数量逐渐增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犯罪的民事赔偿责任开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中国原告没有在一起案件中获得完全胜诉。本文从国际法角度,对截至目前提起的对日民间索赔案件进行了分类梳理,并针对日本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和依据予以剖析解读,以求分辨曲直,澄清责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分析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战争发展史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战争的起源、本质、基本原则和规律性,明确了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战争的目的和消灭战争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科学的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华战争的遗留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日本对其侵略战争责任的认识问题;二是因侵略战争引起的赔偿问题。这些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并屡掀波澜,与日本朝野在政治上的右翼化倾向密切相关。现行国际法的原则和惯例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学依据。对日索赔的“法庭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但决不应再言放弃。  相似文献   

18.
Universities, as part of the neoliberal regime imposed on them, are being co-opted into a ‘war for talent’, in which national economic success is heavily invested. We examine part of this ‘war’ that affects universities directly – the recruitment of ‘the brightest and the best’ internationally mobile students and their subsequent retention by the host country as high-skill workers. After an account of this war for tal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study-migration transitions b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identify gaps in both data and theorization. We propose a three-part model that uses the notion of ‘flows’ to organize a research agenda in this field and the possible roles of universities in implementing it. We conclude that only by resisting full recruitment into this global talent war can academic researchers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value of their professional and disciplinary calling.  相似文献   

19.
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中的式微及在国际私法中的勃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别考察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领域和国际私法领域内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其衰荣的实证分析.揭示了20世纪以来,意思自治原则在传统民法领域和国际私法领域中表现出的不同发展趋势:在传统民法中渐趋式微但在国际私法领域却日益勃兴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