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观察分析法通过对函数的解析式或对应法则的观察分析求值域.例1求函数y=3x+1(x∈R)的值域解:∵x∈R,由幂函数的性质知3x∈R,∴函数y=3x+1的值域为R.二、求反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函数y=f(x)在其定义域上存在反函数x=f-1(y)...  相似文献   

2.
一道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甘肃省静宁一中王启龙题目:已知a,b∈R,且a+b+1=0.求证(a-2)2+(b-3)2≥18.证明一:综合法∵若x,y∈R,则有x2+y2≥(x+y)22.当且仅当x=y时取“=”.又∵a+b+1=0,∴(a-2)2+(b-...  相似文献   

3.
1 问题提出《数学通报》1995年第8期问题969题:已知a、b、c∈R+,且a+b+c=1,求证:3-3<1-3a2+1-3b2+1-3c2≤6.已见多文对这类问题上界不等式的解法进行探讨〔1〕~〔4〕,但对其下界却少有研究.我们自然要问:其下界的求解方法可否优化?为便于说明,不妨摘抄原文如下:图1对于函数y=1-3x2,它的图像是椭圆3x2+y2=1(x>0,y≥0)在第一象限的部分,是凸的.过A(0,1)、B33,0的直线方程为y=1-3x.对于0<x≤33,有1-3x2>1-3x.∴u=…  相似文献   

4.
在复数集中解方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解复数方程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虚”为“实” 知识点:如果a、b、c、d R,那么 a+ bi= c+ dia=c, b=d. 例1已知zC,解方程3i=1+3i.(’92全国) 解设z=x+ yi(x,y R), 则x2+y2-3i(x-yi)=1+3i 即解得或 y= 0 y= 3 z1=-1或 z2=-1+3i. 2.两边取共轭 知识点:z1=z2z1=z2. 例2已知zC,解方程z-z=(常数、C,且1) 解…z-A。二。① ·”·Z-2Z=。,即z一人。=J② …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用寻找原型的思想来解决一些与抽 象函数有关的周期问题,供参考. 例1已知函数f(x)满足f(x+a)= (a为常数,且a≠0),求证:函数 1-f(x) f(x)是周期函数. 分析:观察式子的特点,易知函数f(x)的 原型是y=tgx,且tg(x+)=,而4 × =π正是函数y=tgx的周期,故我们可以猜 测4a为函数f(x)的周期. 证明:f(x+2a)=f[(x+a)+a]= 1-f(x+a) f(x+4a)二f[(x+2a)+2a]= 即f(x+4a)=f(x),所以函数f(x)是周 期函数. 例2…  相似文献   

6.
函数f(x)=logxa(a>0且a≠1)的性质及应用张大英(湖北省咸宁市青龙山高中437000)众所周知,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在其定义域内当a>1时,函数单调递增;当0<a<1时函数单调递减.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底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解题时,通常要根据底数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其过程较为繁琐.本文介绍一种方法,可以十分方便的解决一些关于指数或对数的不等式问题.我们知道:指数函数y=ax(a>0且a≠1)和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当0<a<1时是减函数,当a>1时是增函数.由此可得如下定理:定理1 在指数函数y=ax(a>0且a≠1)中,对于任意两个实数x1、x2,ax1-ax2与(a-1)(x1-x2)的符号相同.定理2 在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中,对于任意两个…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方程(x-2)(x+1)=0的根是_。 2.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3.若一元二次方程 x2-(m-1)x+m-5=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那么 m=_。 4.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4.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5.关于x的方程x2-4x+k=0有实数根,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6.一次函数的图像过(-1,3)和(0,2)两点,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_。 7.在函数y=中,当x-时,函数值y=。 8.实数a,b满足a+b…  相似文献   

9.
“有疑”之教一例江西吴跃生中专工科专业通用教材《数学》(第三版)第一册第二章第四节“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有道例题:“设函数y1=log2(x2-2x-15)和y2=log2(x+3).y1>y2的x的值。”教材中此例题解法有错误——没有考虑对数函数的...  相似文献   

10.
一道代数习题的几种几何解法平凉师范宋灵宇中师《代数与初等函数》第一册271页第5题是:求函数y=x-2+16-x的最大值.有以下几种几何解法.解法1函数定义域是〔2,16〕,利用不等式(a+b2)2≤a2+b22(当且仅当a=b时取“=”号),有(x...  相似文献   

11.
题如图(1),给出定点A(a,O)(a>O)和直线L:x=-1,B是直线L上的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AB于C.求点C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a值的关系.解法1设B(-1,yB),则AB的方程为yyB=x-a-1-a.又kOA=0,kOB=-yB,tg∠BOC=tg∠COA,∴-yB-koc1+kOBkoc=koc.(1)设C坐标为(xc,yc),0<xc<a,则koc=ycxc,代入(1)有yB+ycxcyB·ycxc-1=ycxc.消去yB化简得(1+a)y2c+(1-a)x…  相似文献   

12.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是高考和各级数学竞赛的热点.由于单调函数y=f(x)中x与y是一一对应的,这样我们就可把复杂的高次方程通过恰当变形转化为型如“f(x)=f(a)”方程,从而利用函数单调性解方程x=a,使问题驭繁为简,而构造单调函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分段函数的几个结论,智解第十一届“希望怀”全国数学邀请赛的有关试题. 结论1若分段函数F(X)= f(X)(x ≤ a)存在反函数,则它的反函数可表示为F-1(X)= g-1(X)(g(X)的值域). 例1(高一第一试题) x2(x≤0)函数y=2-X-1的反函数是 2-X-l(x > 0) 用当X≤0时,y=X2的反函数为 y=-X(x≥0); 当X>0时,y=2-X-1的反函数为 y=-log2(x+1)(-1<X < 0). 故原国数的反函数是 1一J工k>0〕. I--looZ(x+1)(1<x<…  相似文献   

14.
对概念理解不透彻造成的解题错误。 例 1 把 1+cosa+isina(  a 2)化成复数的三角形式。 误解分析:解题中没有注意到, 在复数的三角形式中,模r≥0。 正确解:.故 1+cosa+isina的三角形式为:对初等函数的定义域考虑不周造成的解题错误。例 2 已知 2lg(x-2y)=1gx+lgy,求 x:y。误解:由已知可得 lg(x-2y)2=lgxy,即(x-zy)2=xy,解之得 =1或 =4。误解分析:据已知条件得x--2y>0,x>0,y>0。正确解:由已知得 =1或 。由于 X-Zy…  相似文献   

15.
x=f~(-1)(y)与y=f~(-1)(x)是同一函数吗庆阳一中白惠敏函数x=f-1(y)与y=f-1(x)是否表示同一函数?部分学生往往搞不清楚。为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函数概念,进一步掌握“函数概念是从定义域A到值域B的映射”,决定函数的...  相似文献   

16.
等式的证明一般分为恒等证 明和条件等式的证明两种。而条 件等式由于其条件的形式多种多 样,学生证明起来往往感到困难。 本文就此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一、由条件直接推进结论 例 1.已知:b2=ac(a、b、c 为不等于1的正数) 证明:将等式b2=ac两边以 不等于1的正数N为底取对数, 得 例2.已知:8x=9y=6z(x、 y、z≠0) 求证证明:由6z=8x得xlog68=z x z 由 6x=9y得ylog69=z yz 把①、②代入结论的左式,有 二、消参法 若条件中含有结论中未出现的字母,则可将其看作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投影仪,有其广阔的天地和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现浅谈两例。a.运用投影仪,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二次函数抛物线坐标轴平行移动的教学比较抽象,有些学生难以接受。采用投影仪能使这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例如:已知函数y=3x2,通过平移坐标轴将y=3x2的图像变成函数y′=3(x′-2)2+4的图像。我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投影片,进行了以下分析和讲解:①首先使学图1 二次函数抛物线投影片生认识由于两函数a都等于3,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上)和开口大小(扁平程度)都一样,所以首先作出函数y=…  相似文献   

18.
高中《代数》(必修)下册16页第11题和12题:求证:a+b22≤a2+b22.(1)已知a,b∈R+,且a≠b,求证:2aba+b<ab.(2)若(2)式允许a=b,那么两式均为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两题的证明虽然简单,但却有着重要的潜在功能.我...  相似文献   

19.
函数的值域求解 ,经典方法是用判别式法 ,其缺点是 ,如果对原函数的定义域做如下限制 ,即y=x +ax→ +∞.考虑到函数y =x +ax是奇函把函数y=a2x2+a1x+a0b2x2+b1x+b0 转化为形如y=x +ax 与 y=x - ax 的函数求其值域.X +12x 的图象 ,如图(1) ,由其单调性 ,∵X∈[6 ,7]∴E∈[8 ,617] .从而得Y∈[712,1] .最后 ,根据求形如f(x)=(a_2x~2+a_1x+a_0)/(b_2x~2+b_1x+b_0)函数值域的一种方法@牛银菊$兰州市四十二中!甘肃兰州730030函数图象分析;;值域求解…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参考书上都有这样一个命题: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 首项al>0,公差d>0;等比数列|bn|中,公比q>0,且al=b1,a_(2n+1)=b_(2n+1),(n∈N),试比较。a_(n+1)与b_(n+l)的大小。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法,各书都是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性质,化为不等式证明.比较繁琐。其实,如果从函数观点出发.利用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图象,问题的结论简直是一目了然。 设线性函数y=f(x)=al+dx. 指数函数 y=g(x)=blq~x(q>0), 则有an=f(n—1),b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