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藏书目录,见于记载者,以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为最早。彼时无雕版印刷,书皆写本,固无“版本”之称。唯写本不一,文字每多歧异,篇章或有参差,校雠定著,优劣自见。《晏子》有中书、太史书、臣向书、臣参书,《管子》有中书、太中大夫卜圭书、臣富参书、射声校尉立书、太史书,即所谓异本也。《晏子书录》云“中书以夭为芳,又为备,先为牛,章为长,如此类者多”,是谓中书校雠不精,非善本也。订讹补阙,端赖别本。《新唐书》谓韦述“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府书不逮也”。宋朱弁《曲洧旧闻》云“宋次道藏书皆校三五遍,世之蓄书,以宋为善本”。我国藏书家多蓄异本,尤重旧刻旧抄,断简残册,视若球璧,良有以也。至于古香吨薹,题跋庄严,钤印有序,足资缅怀往哲,悦目怡情,又赏鉴家之所由来也。于是宋元明清旧刻本,名家抄校题跋本,日为世重,称为善本。一九七八年国家开始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至一九九八年全部出版,历时二十年,著录中国大陆公藏善本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七种,为自来善本书目之冠。山东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二万余种三十余万册,初为教学研究资料,限于财力,鲜有宋元旧本,而以明清刻本为大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创始之初,余供职于山大图书馆,受命清理善本,从古籍书库中遴选善本数百种,合原定善本,共约一千二百种,制成卡片,上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同时编成《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交山东大学印刷厂排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桔《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目前中国最具权威之古籍善本书目,对于了解现今所存善本古籍概貌及鉴别、整理善本古籍皆有极高之参考价值。惟因其书所著录之善本古籍数量繁多,编纂者得以实地复核原书者,仅占少数,故难免有疏误之处。本文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所著录"《毛诗名物图说》九卷,稿本""《周礼注疏》十八卷,明末张采刻本""《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崇祯九年阎氏二分明月菴刻本"等三书中之问题提出讨论,勘订其误,或有助于其书之更臻完善。三处之误,盖皆由于未细审原书内容所致,由此益显示细审原书内容对书目编纂之重要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赵浚谷文集》十卷《诗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录》一卷,明平凉赵时春撰。其书传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等著录有  相似文献   

5.
古籍善本,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大为普通百姓所感知的。即使见诸报章杂志介绍,人们也往往置若罔闻。其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图书馆界曾着手干了一起前无古人的伟业——编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其目的在于:一、肃清“文革”所谓“扫四旧”的余毒,摸清家底,使古籍善本得到有  相似文献   

6.
近期来 ,我省有的市图书馆将馆藏古旧图书资料出卖。特别是有的县图书馆将馆藏已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湖南省古籍善本书目》之古籍善本书售予书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受国家保护”。“全民所有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的文物藏品禁止出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不许出卖。而收入上述两书目的图书 ,系中国古籍中的珍品善本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是国宝。古籍图书不像其他文物有一、二、三级…  相似文献   

7.
白莉蓉 《图书馆杂志》2004,23(10):11-13
1978年,为实现周恩来总理“要尽快把全国善本书目编出来”的遗愿,在国家文物局和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的领导下,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古籍善本书的普查及整理工作。1980年5月至1981年1月,全国各省市图书馆选派的编辑人员集中北京.开始对上报的善本书卡片进行汇总及初审,《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我受天津图书馆领导的委派,有幸参加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编目工作,由此,我这个刚刚迈人古籍编目队伍的小字辈,十分幸运地结识了来自全国图书馆界从事古籍  相似文献   

8.
考证《四库提要·麟溪集》作者郑太和非明朝人,而是元朝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 版本非“成化十一年刻本”,从该书刊刻及记事情况考定当为郑氏后代相续增补重刻。  相似文献   

9.
王重民先生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五千余篇(包括正编四千二百余篇、《补遗》 一百余篇、题跋二十七篇、《补编》约七百八十篇。正编、补遗、题跋1983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排印。《补编》1991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排印),其中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远 东部藏中国古籍善本所撰提要一千六百余篇,为北京图书馆在抗日战争期间寄 存美国国会图书馆远东部的古籍善本所撰提要二千七百二十余篇,为北京大学 图书馆藏古籍善本所撰提要约六百篇。分别标明“国会”、“北图”、“北大”。其中 北京图书馆寄存之书已于六十年代初运往台北,暂存台北中央图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书共收录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古籍210部。笔者将馆藏善本古籍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一一核对,发现该书在著录馆藏善本上有一些失误。本文试将这些失误作以纠正,以便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文史学界和图书馆界权威的工具书,由于其规模庞大,书出众手,难免有讹误存在,如部分作者姓名、题跋者姓名等信息著录错误,辑录者所在年代著录不当,部分图书被重复著录、分类不当,馆藏著录错误等。为此,《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应注重对这些错误的修订。  相似文献   

12.
一《随园闻见录》一书,《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附抄本联合目录)》、《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全目录》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增订二版)、《台湾公藏普通本线装书目书名索引》等俱无著录,李春光《清代名人轶事辑览》搜罗包括清人著述数百种,也不及载,足见其书之罕见。  相似文献   

13.
本刊曾自 1 998年第 2期刊出“北京图书馆近年采进善本书提要” ,至 1 999年第 3期 ,共刊出 6期 ,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了近百种稀见古籍 ,是对 1 987年《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出版后十余年善本特藏新增部分的揭示。数年来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的采访又有新的收获。从本期起 ,本刊继续刊出近年采进善本书之提要。提要将对著者、版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考订。如有疏误 ,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是该馆建馆百年以来的第一部馆藏古籍善本书目,蕴含了几代古籍编目人员的劳动成果和心血结晶。该文对此书目的编纂经过和编纂感受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子部·释家类》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释家类》均著录:"观音偈一卷邙山偈一卷,山主和尚作,刘公居士传述"。版本项下,二书均著录作"金刻本一册十行十六字白口四周双边"。《自庄严堪善本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共编有七部馆藏古籍目录。从内容性质上分,《大学堂书目》《大学堂图书馆汉文图书草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部藏书草目》属于综合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方志目》属于专科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贵重书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录》属于善本目录。这些馆藏古籍目录为我们了解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可以为当下的古籍编目及版本鉴定工作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稀见地方志提要》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北京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总目》中的方志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其在编纂和著录体例以及考订和著录的准确性方面各有优劣.因此,我们应从地方志的排序,地方志书名、责任者、版本的著录,内容提要的纂写等方面入手,找到编纂地方志目录更为科学、合理的体例.  相似文献   

18.
《析津志》是一部记述元代北京及北京地区历史的方志类史书,由元末熊梦祥撰写,原书早已亡佚,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组工作人员经过几十年的搜集整理,编成《析津志辑佚》一书,1983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重印。因为《析津志》原书早已亡佚,《析津志辑佚》一书主要是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组工作人员从《永乐大典》、《日下旧闻考》、《宪台通纪》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缪荃孙从《永乐大典》中所辑《顺天府残卷》等书中辑录而成,因此,书中或因原书已误,或因所辑出处已误,或因辑时抄录而误的情况不少。近日笔者在研读此书"名宦"卷时发现了一些与其他史书不一致的地方。现列举一二,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1."李忠宣公"条。此条记忠宣公李德辉"(至元)十一年迁安西王相。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一部我国现藏古籍善本书的总目录,是一部高质量且广泛使用的工具书。但其在著录我馆藏善本时,少量有误。本文根据浙江图书馆馆藏善本,将经部、史部少量讹误及时正之,以方便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5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结合本馆业务需求在馆藏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根据经验,我们提出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应当遵循3项原则: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推行的业务不交叉;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古籍工作现实,推进古籍保护业务的开展;调动高校图书馆古籍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广泛参与,早出成果。高校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之初应当尽快推进各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倡联合协作,整理编辑出版《全国高校图书馆所藏未刊善本古文献丛刊》;推动各高校利用馆藏古籍开展协同服务教育教学;组织研发适用于各馆实际业务需求的“高校古籍资源服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