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杨 《语文知识》2010,(3):28-30
台湾新生代女作家袁琼琼的创作颇具特点。一方面,她以对女性世界的关怀意识和洞察心态,在作品中显示了男权压迫下女性的种种反抗;另一方面,她擅长剖析身心层面的女性的自我意识,例如情欲话题、弑夫心态,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她的创作,展示了台湾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对女性文学的界定一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所有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包括男性作家有关妇女题材的创作。二是女性作家的全部作品,包含女性作家妇女题材以外的创作。三是女性作家描写女性问题的作品。笔者似乎更认同于第三种观点,本文拟以张洁的“女性系列篇”为研究对象.就她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她们的命运遭际和爱情婚姻等方面的内容作一浅要分析。发展至今的人类文明社会,不论它的社会形态如何,总是无形或有形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社会准则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准则。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文明的发达,悄悄崛起了向男性为中…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简·韦伯斯特在就读女子大学期间经常去孤儿院等慈善机构做社会工作为她创作《长腿叔叔》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长腿叔叔》以书信的形式展示了一位乐观开朗的孤女成长为一名独立自由的成熟女性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作为“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三位一体的实力派女性作家毕淑敏,其独特人生经历使她更善于从医生的视角去进行创作,医生视角的建构、挥不去的死亡意识、独特的白色意象以及“新体验”的探索贯穿她的作品始终,而她在其中不断进行着生存价值的追问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并最终获得了哲学意义和美学意义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5.
丁玲与萧红同是中国现代文坛著名的女性文学代表作家,她们都以女性作家细腻的笔墨来写她们笔下的女性,在体验人生、寻问人生中都发出了孤寂的心声,但丁玲是以女性在叛逆中寻求生命的火花作为她创作的主旋律;萧红则是以女性在孤寂苦难中呼喊人生成为她创作的主旋律。其原因在于:作家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思想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女作家袁琼琼的创作在台湾文学界中很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她具有对女性世界的洞察心态,其作品展示了男权压迫下女性的种种反抗;另一方面,擅长剖析身心层面的女性自我意识,例如情欲话题、弑夫心态,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本文对她具体创作的分析,旨在梳清她的创作历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台湾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发展脉络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商晚筠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在商晚筠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总是喜欢利用女性角色的视角去展开叙事。商晚筠善于刻画女性的命运,了解女性的艰难,细腻地勾勒出她们的心理转变。她的女性书写策略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已被众多评者/读者认同。  相似文献   

8.
丁玲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权主义的现代女作家,她从创作伊始就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在其很多作品中都反映了女性的内容,突现各种莎菲型女性的形象。本文着重从创作心理学的视角,阐述其创作中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和女性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9.
海男是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县城》,以一种诗性的叙述话语建构奇幻的异域情调和令人意外的境遇,从不同的角度透视人性。在肆无忌惮的皮肉生涯里窥探人性的灵与肉。作品流露了女性自身最隐秘的思想,她的这种"裸露"颠覆了女性作家这一群体以男权为主的创作。作品的女性写作呈现出一种对男权的反抗,她游刃有余地掌握着女性创作的主动权。同时,她同另外的女性文学作家一起也在为建构属于女性自己的写作传统做着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李伟 《文教资料》2007,(35):25-27
琦君是一位在创作中较早显露出鲜明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常常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婚姻爱情为切入点,去展现女性的生存状态、精神困惑乃至宿命悲剧。本文主要从女性悲剧、男性话语的侵权以及女性话语的弃权等方面解读琦君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流派争叱风云的当代文坛,王安忆的创作实力是无可厚非的。她始终都在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文本构建形式,在写作过程中反复论证自己的创作观念。从先锋文学到“新写实”再到女性文学,近四十年来,王安忆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以一种顽强坚韧的姿态,畅快地书写着自己独特的人生体悟、精神历险和生命向往,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她真诚地与世界对话,在对外国文学的反复肯定与不断修正中通过小说文本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观,完成了主体心灵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人其文相映成趣,构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一道艳丽的风景,无论世人褒贬如何,她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女性作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怪诞艳异苍凉为审美基调,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天地;其次,她以女性自身特有的敏锐与感悟,脱离了种种主流意识形态加于女性书写的限制,顽强独立地用女性视角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挖掘出女性心灵阴暗造成的女性悲剧,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张爱玲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书写的一次全面突破与完美终结,同时又开启了女性写作新世纪的大门,成为后世女性书写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3.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的一位著名作家.她的创作实绩有力地丰富和推动了英国女性文学传统的发展.论文从创作视角、两性关系、生存价值、文本实验等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多丽丝·莱辛对英国女性文学所做出的不懈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70年代乡土文学思潮影响下走上台湾文坛的曾心仪,创作伊始就显示了台湾女性书写的新型路线。其作品,或以悲悯情怀描写台湾风尘女子生活,揭示社会阴暗角落;或以自身经验表现社会底层职员命运,锋芒直逼工商界的畸形现象;或以嘲讽笔触抨击崇洋媚外风气,呈现出强烈的现实批判指向。曾心仪由此带来7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第一缕曙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状态回首观望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进程中,自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女作家,铁凝以独特的书写姿态站立在文坛中,作为一位女作家,铁凝并不否认自己的性别身份,但她又不拘泥于女性的视角,不以"女性意识"自居蜷缩在自己心灵最为隐秘也最为真实的地方。而是以一种超性别视角关注整个人类文化历史,探寻普遍的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状态回首观望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进程中,自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女作家,铁凝以独特的书写姿态站立在文坛中,作为一位女作家,铁凝并不否认自己的性别身份,但她又不拘泥于女性的视角,不以“女性意识”自居蜷缩在自己心灵最为隐秘也最为真实的地方。而是以一种超性别视角关注整个人类文化历史,探寻普遍的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从两方面讨论梅娘小说,以此重新评说沦陷区的女性写作:首先,梅娘小说从书写女性自身经历和个人情感进入女性写作。其次,梅娘小说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因此,表明中国女性写作并没有因为抗战而成为空白,而梅娘小说延续着中国新文学女性写作传统,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西方文坛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深远影响着世界文学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的一位代表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的作品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也因此受到世俗的抵制。她在创作中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以及现代派绘画风格,用以表现出人物的瞬间意识特征,借助于后现在主义表现方式以及"持续现在时"的艺术风格,采用大量的重复技法,深入融合其创作理念。以斯泰因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斯泰因的文学语言创作风格,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有些批评家认为林白的学叙事缺乏独特的生命体验,其价值“首先并非诗学/艺术上的,而在于体现权力关系的政治化方面”.其实不然.林白的学叙事同样具有诗学价值:这不但表现在林白本中总是流淌着女性独特而丰沛的生命体验,异样而鲜活的生命律动.也表现在林白依仗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对女性生命世界进行个人主义的哲学关照.并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主题话语和审美品格上.同时还表现在她的生命叙事对西方生命叙事的非理性和东方生命叙事的意识形态化的超越上。因此我们说林的艺术世界是个体化的,林白的言说在90年代的中国坛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独特、超前的诗人。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上 ,在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她以前的美国女诗人的道路 ,表现出了她的现代主义特征。从分析她的生活方式、爱情诗、宗教诗着手 ,可以阐述出她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