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科研团队数据监护平台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检索模块等,体育科研团队利用数据监护平台,可以使自身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利用能力得到提升,保障体育科研团队的有效性,提升体育科研团队的研究水平。本文分析了体育科研团队数据监护平台,促进体育科研团队数据监护平台更好的发展,可以利用数据监护平台为体育科研团队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相似文献   

2.
学习和与管理是体育专业领导团队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体育专业管理团队的特点与学习内容,团队学习的深度,团队与内部和外部的学习交流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五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实践性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社会体育专业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包括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缺乏规范的实习内容、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课程体系模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社会合作;完善实习基地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编写实习教材、采用"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新课程观,优化课程体系等;以期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国内34所在教育部备案的高等院校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在建设中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课程体系设置相近、师资力量薄弱、教材与教学设施落后、忽视实践环节的问题;提出休闲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途径:准确定位专业、创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休闲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加快教材与教学设施建设、重视实践环节,以期为我国高校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面对现代体育服务业的人才需求,本文结合哈尔滨商业大学的体育经济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体育经济专业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戴志鹏 《体育科技》2022,(5):143-14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调查法,讨论了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问题。研究认为,聚焦课程目标,以成果导向教育的价值取向,细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夯实课程内容,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深度,融合构建“导入型”“嵌入型”“自主型”和“实践型”创新成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实施,以线上线下、教师团队、校企合作和项目导师教学,创新创业多元教学模式;深化课程实效,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呈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4,(4):12-17
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凸显出专业培养目标的"通才"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谨性与应用性、课程体系的广博性与动态发展性、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与靶向性、课程实施的连贯性与实践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制度化等特征。提出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定位,培养体育与休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拓宽休闲体育课程的覆盖面,体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动态发展;加强休闲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专业设置上体现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成立第三方专门机构,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休闲体育专业审核制度等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教师角色的转变,师资的培养要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目前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还比较薄弱,这与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滞后、沿袭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学术经历贫乏等有关.提出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研究型教师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对策,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体育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团队建设是"质量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带动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从湖北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团队的现状入手,分析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团队的意义,并对团队的目标定位、健全管理与建设措施提出建议,希望为其它学科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讨论的基础上,针对构建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拓宽专业口径、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课时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合理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体育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荣誉感.但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建议:1.普通高等院校要将体育课程体系的合理优化建设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给予其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有效支持.2.普通高等院校要提高体育课程考评在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中的比重,降低学生试图应付体育课程而将精力放在学习等其他领域的思想.3.普通高等院校要切实制定要求,引导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注入更大的精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院校体育信息技术的专业方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社会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体育信息技术的专业方向及其课程体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初期,应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体育结合的问题、实践环节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生源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迅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体育保健专业人才,也出现了专业能力不强、理论知识不实用、与社会企事业脱节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体育保健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构建了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期为本专业更好地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方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统一的专业指导规范.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应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精心设计专业方向、充分优化师资结构,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进而提升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提出开展高校体育工作必须树立现代体育新的观念: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过科研关,树立以科研为先导的人才观;以科研促发展,凝炼学科方向,树立发展体育学科的科学观;调整、优化体育专业结构,树立面向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体育专业的发展观;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树立现代课程的质量观;加强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树立现代体育发展的机遇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翠兰 《体育学刊》2005,12(6):89-90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素质要求,通过整合与重组,建构以人格素养课程、基础知识技能课程、专业定向课程为核心,以自我完善课程为调控的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使之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新世纪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54种体育类期刊上搜索到的98篇体育团队凝聚力相关科研论文进行分析得出,论文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3-37岁;职称主要为副教授,论文发表年代集中在2007年之后,基金项目所占比例较大;科研论文多来自体育院校核心期刊,关于竞技体育团体凝聚力的研究最多.建议加大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出适合我国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理论模型及评价体系,将研究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实际.  相似文献   

18.
从体育统计误用透视高校体育统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体育统计在体育科研中的无意误用现象,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统计教育的现状,认为分清体育统计教育的层次,将体育统计的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并重,降低体育统计普及教育的教育目标,开展体育统计专业教育,在努力提高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的体育统计素质同时,培养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和业务能力强的体育统计专业人才,是缓解目前存在的体育统计教学矛盾、减少体育科研中体育统计的误用,促进体育统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流本科教育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区域科研能力的重要象征。在“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必须要抓住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结合高校本科教育社会满意度低、就业质量不高及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资源投入、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及推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入手,以此实现双一流本科教育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陶荣兵  顾海勇 《精武》2012,(22):6-8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全面修订交通运输专业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从交通运输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建设具有交通运输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以此推动我国高职高专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