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1422"人才培养模式和"双轨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剖析,探讨了新的模式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思路,为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晶  张怀鹏 《文教资料》2020,(1):124-125,119
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是关系到民办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顶岗培训是继续教育的核心方式之一。加强继续教育中的顶岗培训,对建设民办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建立健全联合培训机制,实施顶岗实践分级分类培训模式,可以实现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津市41所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结构得到了优化,但院校之间存在不均衡现象;职业院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但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及实现科学规范管理方面仍需改进;职业院校开展了多层级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进一步创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但师资培训质量仍有待提高,仍需社会力量的有效介入;一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已经出台,但存在执行偏差现象,仍亟需统一的、具体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基于此,天津市职业院校应在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采取相应策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天津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现行培训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机制,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质量,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这一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培训为期12周,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模式进行。在国家级培训基  相似文献   

6.
从北京市教委实施"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落实"国外研修计划",组织北京市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赴德国培训,从"赴德国培训的背景、赴德国培训的概况、赴德国培训的收获、赴德国培训的几点思考"四方面报告赴德国培训项目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其中教师担当着重要角色。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其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往往是以各种形式的培训为载体来实现的。文章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教师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弹性培训制的构想,并对实施该机制的原因、模式选择及其基本操作进行了探讨,以作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的一种尝试,从而建立一种高效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8.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自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增强了提高职教师资水平的责任意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素质得到提升,改革了职业院校教师评聘制度和兼职教师聘用模式。但是改革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政策工具单一和保障不力的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改革需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以校本培训为主,实施有针对性的"双师型"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9.
关注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前瞻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而深刻的教育哲学理念,具有前瞻素质的创新型职业院校教师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积累传播运用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引导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决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核心和关键。创新型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应关注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前瞻素质,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和信息时代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来选择最佳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构建多中心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加强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合作的紧密程度可分为紧密型合作和松散型合作。按合作内容大致可分为: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委托职业院校培训企业员工,这一类称之为实习就业模式;接受学校教师赴企业调研与培训,称之为师资培训模式:在职业院校开设各类冠名班,派人参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可称之为渗透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职业院校教师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SCL)培训是有必要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对SCL的了解和认识,对他们提高上课效果产生正面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正面效应会逐渐减弱,SCL在国内职业院校中全面应用仍然困难重重,关键在于西方的SCL上课模式与中国的文化模式冲突。日后SCL的培训方向应是实现国外SCL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实践培训是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企业实践培训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教师参培主动性不足、规范化薄弱、培训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梳理企业实践培训过程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间关系,将零散的要素统整,以理念、制度、方法三维向度为分析框架,探索建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式,并通过实践应用不断修改完善,不仅利于企业实践培训经验的理性概括,丰富职教教师培训理论,还对推动"江苏模式"的实践,促进培训成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职业院校教师市级企业实践工作为例,探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体系建设、培训模式开发和实施,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共培师资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客观事实要求职业院校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上有所作为。职业院校在开展农民工培训上具有专业、师资、基地、就业服务等优势,但也受到教育观念滞后、办学模式僵化、培训经费短缺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要更好地发挥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活化办学模式,并且突出特色或优势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客观事实要求职业院校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上有所作为.职业院校在开展农民工培训上具有专业、师资、基地、就业服务等优势,但也受到教育观念滞后、办学模式僵化、培训经费短缺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要更好地发挥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活化办学模式,并且突出特色或优势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16.
"双师型"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一直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热门话题.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内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强师资力量是增强职业院校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工作.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接受教育与培训的全过程需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优势,共同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  相似文献   

17.
日本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表现为二元双轨制度结构,即办学主体和学校类型为官办与民办、普通与职业共存并重的格局。在两种办学主体内部均开设普通与职业院校,形成"国立普通与职业双轨制精英教育"及"私立普通与职业双轨制大众教育"两种体系,这已成为日本的特有教育模式。精英教育体系内采用双轨制教育制度在国际上较为少见,而这正是日本优质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中央政府坚持职业教育为"国家必要"的战略定位和以"实学为主、工学为重"的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职业教育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8.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有较好的体制、机制及务实的培训内容。我们应借鉴其培训经验,在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拓展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考核办法等方面加强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后续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培训模式是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文章试图探索和创新"校中厂,厂中校"的生产性培训模式,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培训环境,实现"受训到岗位零过渡"的培训目标,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这一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教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