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算法多样化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对"算法多样化"有这样的建议:在第一学段鼓励算法多样化,在第二学段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可见,算法多样化不仅是计算教学的专利,而且是其他教学内容必须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算法多样化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对“算法多样化”有这样的建议:在第一学段鼓励算法多样化,在第二学段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可见,算法多样化不仅是计算教学的专利,而且是其他教学内容必须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但是,伴随算法多样化而来的便是算法的优化。算法优化和多样化的关系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利用学段具体情况引导优化算法优化是建立在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之上的,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随着学段的增加而逐步  相似文献   

4.
算法多样化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对“算法多样化”有这样的建议:在第一学段鼓励算法多样化,在第二学段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可见,算法多样化不仅是计算教学的专利,而且是其他教学内容必须涉及的问题。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因材施教、展现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颇。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把握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方法课改背景下,教学过程强调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方法。只有这样,才保证教师…  相似文献   

5.
自《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老师们对《标准》中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目标中所提出的“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标准》第12页)经历了不断加深理解、不断实践创新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盲目追求算法多样化,甚至为了“多样”而多样,到后来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认为算法多样化是过程、是前奏,在多样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甄别、比较、筛选,进而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的算法才是计算教学的理想选择。至此,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之间的纷争似乎已尘埃落定。但是,在追求优化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有些误区有待澄清?还有些做法有待商榷呢?以下几个案例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付颖 《辽宁教育》2012,(15):42-43
一、问题的提出十年课改中,对计算教学提出算法多样化的要求,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不少教师对算法多样化进行了研究,也普遍重视了算法多样化。但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实施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先随意请一些孩子尝试用不同算法计算,再引导学生选用一种教师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做为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这种指导貌似正确,实则违背了"算法多样化"的初衷。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教学结束后,笔者抽查学生对计算方法多样化掌握的情况,题目是"请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分别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每种运算一般只讲一个方法,每道题目只有一种解答思路"相比,无疑有助于避免学生思维僵化,发展学生数学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了自觉的探索.笔者在调研中普遍看到这样一种倾向:教师先出示问题,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有的题目学生只能想出一种解法的,教师也不遗余力地启发、引导;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花在这一环节,而后面的交流、评价似乎变得异常"轻松",学生依次发言,教师一律称好,最后出几道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就算结束.  相似文献   

8.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为沉寂的计算教学带来了新的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运用此理念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剖析,会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理性地理解算法多样化的理念。问题1:新课程中,我们为什么强调"算法多样化"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以24×16为例,学生自己发现的解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李旋 《小学生》2010,(2):27-28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精确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了。新课标实验教材已把估算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分散在各学段中加以教学。新《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3年级)“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4~6年级)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第一学段“提倡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部分教师在领会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走入了误区,当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第一学段“提倡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鼓励算法多样化”。因此,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中关于计算数学的一个要点,也是近两年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在实施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广大教师既有经验,也有困惑。经常有教师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在教育理念上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不要提出一种最优的解法介绍给学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的方法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最好的方法等等。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着力倡导的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理念,为了解惑释疑,加深理解,正确实施,本栏目将在本期起开展“解法多样化”的大讨论。本期编发的几篇文章,见仁见智,作为引玉之砖,望广大读者实话实说,有理有据,踊跃来稿,参与讨论。来稿以2000字左右为宜,欢迎短小精悍的千字文。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和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中分别指出,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一建议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广泛注意,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大胆革新。但如何理解“算法多样化”的真正内涵,以“算法多样化”为载体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思维?下面想结合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70页“加、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运算”的两个案例,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案例一]: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  相似文献   

13.
近来,常常听到部分教师把估量、估值、估测和取近似值的过程也说成是估算,几个概念常常混为一谈,真让人哭笑不得。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便捷的计算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课程标准不仅对估算进行重新审定,而且还成为现在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原来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只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1~3年级)的知识技能中明  相似文献   

14.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提倡的关于计算教学的亮点之一,它无疑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兴奋剂,成为眼下数学教学工作者的热门话题之一.算法多样化改变了以往小学算术教学过于强调计算技能培养的套路,突出了过程性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能得到倡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对"算法多样化"缺乏正确的理解,盲目热衷、机械效仿,为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使得"算法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上出现了一些误区,需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布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该标准对模块内容做了重大调整,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均设置了"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义务教育阶段,"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由"生活与程序"和"结构与算法"两个单元组成,在高中阶段,"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由"程序基础""统计类问题""计算类问题"和"程序开发"四个单元组成。本文从模块整体的内容结构入手,分学段对具体的内容标准进行解析,阐释内容标准的特点,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第一学段总体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新课程改革以来,计算教学的变化很大,多样的教学内容、多变的计算方法导致了学生花样百出的错误。因此,提起“计算”每个教师都有满肚子的苦水,每个学生都有满脑子的烦恼。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师在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鼓励和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教学要把握住算法多样化中的度,灵活采取小组合作等有效组织形式,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应明确,算法多样化不等于算法的优化,同时教学中要克服对算法多样化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计算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尝试算法多样化,用自己的方法说计算,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别人的算法,在感受算法多样性的同时,改变自己、提升自己,逐步达到理解算法的内涵,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也是实现学生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途径。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是这么要求的: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  相似文献   

19.
算法多样化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体现了"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神圣使命,但当人们对"算法多样"纷纷效仿时,我们有理由对这种现象进行必要的思考。我个人认为对于算法多样化的认识,我们理应变得理性起来。算法多样化的效用关键在于呈现后,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选择恰当的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更应重视优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目的,既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要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和技能。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的实施和开展,激发学生主动创新、开放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文章主要对"算法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认识和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