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帅  周静婷 《兰台世界》2016,(9):103-105
乾隆时期《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在"稽古右文"的幌子下,清廷推行文化专制的产物,而四库馆臣则是"寓禁于征"政策直接的贯彻执行者。关于其禁书标准,司马朝军先生曾有《乾隆时期禁书实录——从翁方纲〈四库提要稿〉看禁书标准》一文,刊于《出版科学》2008年第6期。今在整理研究吕留良著述过程中发现四库馆臣对禁书标准之解读或犹有可发之处,即需就著述来源、书籍类型、受众对象、影响范围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2.
世界禁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有相当一部分外国文学名著在某一时空范围内被某种权威势力宣布为禁书。现在的年轻读者可能不会想到,像《人间喜剧》、《母亲》、《红与黑》这样的传世之作都曾经上过黑名单。一部禁书史,实际上是人类意识形态与道德观念的进步史。许多书籍,由于在这两个方面触犯过当时的禁忌,因而被看成是危及社会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年间江西禁毁书查缴始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乾隆年间正式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的第二年,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在全国范围开始了一场长达19年的查缴、销毁所谓"违碍、悖逆"书籍的活动.这场从"寓禁于征"到彻底清查禁书,涉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其结果使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一次空前浩劫.据统计,此次禁毁书籍3100多种,共151000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全国按现行省份统计,禁书数量第1位是江苏省,共63000余部,第2位是江西省约27000余部.  相似文献   

4.
"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在我们的当代史中,人人尽知,确实发生过史无前例的禁书狂飙。‘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当时我们针对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1981年4月《读书》杂志《两周年告读者》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 ,人类从未停止过思考 ,文明也因此而进步。同时 ,自由地表达与传播自己的思想也是诸多智者仁人所渴望的。但是 ,这一自由的获得却是无比艰辛。历史上 ,无论中外 ,所谓“书禁”一直是统治阶级钳制思想、控制舆论、愚化人民的重要手段。不过 ,“整个历史证明 ,笔比剑更有力量 ,剑只能杀死挥笔者 ,但文字和思想却有顽强的生存和再生能力。”1 以史为鉴 ,即使在人们得享这一自由的今天 ,考察禁书与反禁书、镇压与反抗的斗争史的意义也是显然的。然而 ,对于人类历史的研究 ,人们往往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传统课题…  相似文献   

6.
明政府对图书出版持相对宽松的政策,但依然对图书有诸多限禁。本文综述了明朝禁书种类及明政府对限禁图书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出版史上出现过的“另类”图书,包括献书、禁书、奇书、妖书,这些书虽不入流品,但也曲折地反映了出版事业的基本规律,甚至反映得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8.
国内第一部规模最大、总括外国数千年禁书,立体而全面再现人类文明史上这一重要而复杂现象的专著《世界禁书大观》一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创意策划的这一选题计划,组织、动用了国内各方面学术力量。全书对世  相似文献   

9.
禁书一席谈     
禁书一席谈──摘自《博览群书》1995年7月作者:郑骏在昨日的历史上,书曾被当作恶禽猛兽被焚毁灭,读书人也为统治者视为“妖言惑众之辈”而加以摧残直至从肉体上、精神上彻底消灭。秦始皇时期有过,中世纪的罗马有过,就是现代的中国,在十年浩劫时期也有过。禁书...  相似文献   

10.
丁耀亢(1599-1669年),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木鸡道人等,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续金瓶梅》是丁耀亢的小说代表作.该书承袭《金瓶梅》而来,书中杂以淫秽描写,后来成为禁书.也有人曾更改书中人名及回目,删削成《隔帘花影》,又名《三世报》,书尚未完,就以淫秽被禁.但淫秽并非此书遭到禁毁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1.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保存了乾隆后期的禁书史料,为清代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资料。其禁书标准有六个方面:因其人而废、因其书而废、因抵触本朝而废、因怀念前朝而废、因名教而废、因“淫秽”而废。  相似文献   

12.
刘家忠 《兰台世界》2007,(11S):63-63
丁耀亢(1599-1669午).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木鸡道人等,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续金瓶梅》是丁耀亢的小说代表作。该书承袭《金瓶梅》而来.书中杂以淫秽描写,后来成为禁书。也有人曾更改书中人名及回目,删削成《隔帘花影》,又名《三世报》,书尚未完,就以淫秽被禁。但淫秽并非此书遭到禁毁的真正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纪嫣然 《大观周刊》2010,(38):21-21
美国国图举行“禁书周” 每年,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都要举行“禁书周”以纪念出版自由,今年“禁书周”从9月26日开始至10月2日。获评十大最容易被禁的书中,  相似文献   

14.
在乾隆王朝统治中国的60年中,特别是在中期的禁书行为,使我国的图书收藏事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对意识形态方面所直的钳制作用,压制了中国思想界的发展百余年。本文力求对有关事件进行揭示和分析,并就其禁书的动因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秦汉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汉代开始,逐渐放开了书禁,并且皇帝带头成立了皇家书馆,专门设置了管理图书的官员,制定管理图书的制度,对图书进行校勘和保存,对中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曾经创造了历史奇迹的中国共产党一样,红色出版也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很多奇迹,毋庸置疑将会成为永恒的出版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畅销书市场几乎是红色书籍的天下。本版书有《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等;外版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17.
禁毁图书,古已有之,尤从清代为盛。清代禁书活动在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时期禁书活动与其它历史时期禁书活动所不同的是,清高宗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在征集典籍的幌子下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洗。本文就乾隆时期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禁毁书籍的政治目的,禁书的内容及评价,禁书目录的刊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图书馆读者因损书、丢失图书而赔偿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些书一般是读者比较喜欢、借阅率较高的图书。赔偿后的图书的补做工作按常规是由采编部处理后才能上架。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造成赔偿的书不能及时上架流通,影响了读者的借阅及资源的共享。为了提高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减轻采编部的工作负担,本人认为以下方法能较快捷的将赔偿的图书补做后再与读者见面。1 读者赔偿的书一般由于损毁和丢失不能再流通的,并且按要求所赔的书的内容、作者、出版社要一样,价格不低于原书价。所以补做时只要用上原书的财产号、条形码和索书号可…  相似文献   

19.
书价     
涤尘 《传媒》2003,(5):53-54
早些年,所有商品的零售价格中,最不被消费者埋怨的就是书价,何况那时候也不把图书当商品。书价猛然上扬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其时,其它商品价格陡升的事,已经被消费者议论得乱麻一样。气愤之余,人们才发现图书的价格也上去了。于是,书价便自然而然地走进被声讨的行列,和所有商品一起,忍受着消费者的“鞭挞”。想想吧,在上世纪80年代和更早一些时候,区区一册书,定价才几毛钱,上了元就是高的了,也有十几  相似文献   

20.
丁日昌与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福 《图书馆论坛》2006,26(2):217-220
从丁日昌藏书、禁书、荐书、撰书、督导译书、编书和刻书等七方面来描述丁日昌治书活动,突显其弘扬传统文化和引介西方先进科技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