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层状电磁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与力学行为"采取力学与材料学相结合的手段,抓住含界面/尺度效应的本构关系与设计方法、动力学特性以及多场耦合的失效机理与破坏准则这3个关键科学问题,对层状电磁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项目组经过4年努力,在力-电-磁耦合理论和方法、材料多场耦合性能表征方法和仪器研制、新材料与新结构的设计和制备三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提出了双非线性磁电耦合本构理论和多场耦合表面理论,研制了多场耦合微纳米压痕仪和鼓泡仪,设计制备了新型磁弯矩效应的磁电复合材料和低噪声弱磁传感器。本项目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电磁功能材料及器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70-770
<正>中科大李晓光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在多铁性异质结逆磁电耦合研究方面实现了电场调控的非易失180o磁翻转。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Co/PMN-PT多铁性异质结构,通过巧妙的设计电极化结构,有效排除了传统电极化结构中铁电场效应的影响,为电场控制的磁矩转动提供了可观的面内应变。通过控制电极化,使得压应变引起的磁弹各向异性与Co薄膜的界面磁各向异性竞争,即使无外加磁场,也可以在  相似文献   

3.
由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王育竹院士领导的新型星载原子钟课题组,在2012年12月15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快报》上,首次报道了利用基于磁光旋转效应的正交偏振探测技术探测气泡式铷原子钟的钟跃迁信号,获得了对比度高达90%的超高对比度钟跃迁信号,抑制了散弹噪声,压制了激光振幅和相位起伏的噪声,极大地提高了钟跃迁信号的信噪比和原子钟中短期频率稳定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磁致伸缩效应原理出发,分别介绍了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Mach-Zehnder干涉型光纤磁场传感器和Michelson干涉型光纤磁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汪浆法降水     
洛伦兹力公式在计算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大小是正确的,但是洛伦兹力公式对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解释是有问题的,是不自洽的。洛伦兹力公式的缺陷就是他对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解释。本文提出坡磁耦合、坡磁耦合电场的概念,对洛伦兹力公式进行变换,有效避免了洛伦兹力公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王昱枭  马英炳  刘聪 《大众科技》2009,(5):34-35,51
基于矩形双悬臂梁结构的光纤Bragg光栅应力传感器会使光纤Bragg光栅产生啁啾效应和等腰三角形悬臂梁抗扭特性差的考虑,结合矩形双悬臂梁结构抗扭特性优良和等腰三角形悬臂梁结构应力分布均匀的优点,文章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等腰三角形双悬臂梁结构的光纤Bragg光栅应力传感器,并从理论上分析该传感器的工作特性,证明该结构用于应力传感的可行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7.
舰船磁场信号空间衰减快,且易被近场环境磁场干扰,这就要求有更高精度的微弱磁场探测系统。本文基于自振荡离散波束铯蒸气型CS-133光泵探头,设计了一款高精度的磁场探测系统,对系统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设计和研究,并对光泵探头的探测原理和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测试表明,本系统具有高精度的磁场分辨率和较好的远场微弱磁信号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bDyFe合金具有应变大、响应快、输出力大等优良特性,它的应用开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研究的是基于该材料的一种新型流量阀,以稀土TbDyFe合金材料为驱动源,对流量阀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阀的流量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器件中热磁涨落和载流子缺陷辅助隧穿势垒的1/f噪声产生机理,推导了集成霍尔传感器的1/f噪声、缺陷和灵敏度的相关性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磁场是恒定的,集成霍尔传感器的电1/f噪声幅度和灵敏度都取决于传感器中缺陷数量,传感器中缺陷越少,该器件的噪声越小、灵敏度越高;当电场强度不变时,传感器磁1/f噪声与灵敏度都取决于传感器中的磁畴翻转,磁畴翻转越多,磁1/f噪声幅值越大,传感器灵敏度越小。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良好。该结果为集成霍尔传感器中1/f噪声对灵敏度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基于热释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单路控制开关电路,给出了一种被动型热释电红外感应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该系统电路以BISS0001芯片为核心,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信号,由信号输入调整、采集、放大、滤波、数据处理、延迟设计、可控硅控制电路等功能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11.
魏霞 《科技风》2015,(3):16
为了使金属物体探测器能快速探测到玻璃下方的金属物体,本设计采用了一款基于MSP430F149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的可自主移动智能型金属探测定位器。在机械结构上,通过可自由移动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导轨,实现探测定位器可自主移动;金属探测器采用TI公司LDC1000电感/数字转换器评估板(AY-LDC1000)作为金属物体探头,来感应金属涡流效应引起的通电线圈磁场的变化,并将磁场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单片机测得电压值,并与设定的电压基准值相比较后,决定是否探测到金属。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15)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负载变化或外部干扰会导致系统输出电压的急剧变化,引起系统整体性能下降、失去稳定等问题,以SS型谐振网络拓扑结构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移相调节原理的恒压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零电压软开关(ZVS)移相工作原理与谐振回路建模理论,推导出逆变器驱动信号移相角与系统输出电压的参数表达式,在负载电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逆变器驱动信号相位,从而可实现系统输出电压的恒定。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移相控制策略的控制器结构简单,避免了繁琐的参数计算和复杂的电路结构;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移相恒压控制的闭环系统能够解决负载突变时所引起的系统输出电压失稳的问题,对负载具有更好地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矿用钢丝绳无损检测问题,本文介绍了钢丝绳断丝漏磁场的聚磁检测原理,介绍了基于聚磁检测原理的矿用钢丝绳断丝检测传感器各部分的设计,并对其励磁与检测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满足钢丝绳断丝损伤检测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YSW—10型电涡流压力变送器完成单位及主要人员:杭州压力表厂吴子奎协作单位:浙江大学科仪系该仪表主要由弹性元件膜盒和电涡流传感器组成,当被测介质导入膜盒后,膜盒产生位移,再由电涡流传感器非接触地将位移量转换成正比的电流信号,用于测量各种生产流程中液体、蒸汽及气体压力,从而实现远程查测和控制的目的。压力测量范围:0~250mmH_2O 负载电阻:0~1.5kΩ精度等级:1.0级使用环境温度:-10~ 55℃输出讯号:0~10mA D.C. 该仪表是国内首次成功地应用电涡流原理试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压力变送器,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研究组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单个蛋白分子研究,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研究人员利用钻石中的氮-空位点缺陷作为量子探针(以下简称"钻石探针"),选取了细胞分裂中的一种重要蛋白为探测对象。首先将蛋白从细胞中分离并将标记物(氮氧自由基)固定在蛋白的特定位置,然后将此蛋白分子放置到钻石表面,此时标记物距离"钻石探针"约10nm,会产生仅相当于地磁场十六分之一的极微弱的磁信号。"钻石探针"具有感知极弱磁信号的能力,在激光和微波操控下,它形成一个量子传感器,将单分子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而加以检测。经过两  相似文献   

16.
船舶艏向发送器是通过磁场强度传感器将磁罗经的指针航向转换为数字化的船舶艏向电信号,传送给如雷达或电子海图仪等显示设备,实现航行信息的数字化集中显示,提高航行安全性。设计中使用了高性能的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C8051F350,通过芯片内部的运算放大器对磁阻传感器输出的微小磁场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再经过24位的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化的磁场强度数据,从而计算出磁罗经指针的航向角并通过串口发送给显示设备。船舶艏向发送器产品经测试,输出的艏向数据稳定可靠,显示分辨率为0.1度,并具有LED数码管直接显示、输出波特率可调、信息输出速率可调、安装位置误差可调等功能优点。  相似文献   

17.
华裔科学家、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这种由单晶体纳米带环绕而形成的封闭式环型纳米结构具有半导体和压电效应双重性质,可应用于微米、纳米机电系统、纳米级传感器和生物细胞探测.该成果开辟了纳米结构生长的新理论和新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测量仪表—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电涡流技术将非电量的位移信息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了各功能电路,介绍了关键器件,如振荡管、运算放大器等的选型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电路制作的电涡流传感器在对旋转机械等进行位移测量时,大大提高了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以及安装、调试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6,(15)
磁共振耦合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打破了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不可兼得的矛盾,为中距离内高效率无线电能传输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本文利用互感耦合模型,推导出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可以得到磁耦合结构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直接转矩控制(DTC)是一种高性能的电机调速控制方法,它通过对转矩和磁链两个信号直接进行观测和控制,省去了复杂的坐标变换,简化了控制器的结构。针对速度反馈信号易受传感器安装规范,检测精度,环境变化等多种复杂因素干扰的问题,本文对无速度传感器DTC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阐述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DTC控制方法,提高了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