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21,(28):12-15
"鬼斧神工出自然,千雕万刻视待闲,粉身碎骨皆不怕,留得高洁在人间."这首诗怎么如此眼熟?原来,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坚强不屈、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后人仿照此诗创作了上面这首《石菊咏》,咏赞一种像菊花一样的精美石头.它便是菊花石.  相似文献   

2.
石钟山之谜     
<正>“湖水青青江水黄,人言此水号鸳鸯。钟声忽起波间石,清越偏宜秋夜长。”这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所写的一首诗《泊舟石钟山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奇怪的景象:一边是清澈的湖水,另一边却是浑浊发黄的江水,江湖两色,清浊分明。忽然,从水波之间的石头里传来阵阵钟声,悠扬动听,恰似一首古曲《秋夜长》。诗中描绘的江湖两色、阵阵钟声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奇景吗?如果有,这一景观又会发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吕方源  刘丰丽 《内江科技》2007,28(4):31-31,33
李白的《长干行》是有名的乐府诗,表达了妻子对外出丈夫的思念之情,有不少西方诗人把这首诗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国家中广为流传,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再加上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译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本文旨在探讨译诗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这首诗。  相似文献   

4.
柔柔的水竟然会变成锤子敲坏管子,还会把厚厚的金属蚀刻出一个个小洞,多不可思议!据说足够细的水流还会像刀一样切断石头和金属呢,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5.
“镶牙染发闯西东,遮老掩衰充英雄。六十而立该怨谁?一笑尽藏不言中。滚滚长江东流去,载走几多少年梦。坎坷一生心未了,醒来已是夕阳红。”这是著名发明企业家徐学洪先生自己写的一首诗。他把这首诗称为“对一生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只老虎躺在树下打盹.一只老鼠过来问:“大王,您需要我帮忙吗?”老虎斜视着老鼠说:“呵呵。真好笑.快走开!”过了几天.老虎中了猎人的圈套.被绳索吊在树上。正当它痛哭不已时.老鼠跑过来,用牙齿咬断了绳索。让老虎获得了自由。  相似文献   

7.
在顶板不坚硬、有动压复合顶板巷道中使用金属树脂锚杆、钢带、喷浆联合支护,目前还不是很多。为了使用金属树脂锚杆、钢带、喷浆支护技术进一步在动压复合顶板半煤岩巷道中得到应用,以适应发展煤炭的需要。集贤煤矿在2216、1216、3116采区16层半煤岩巷道掘进中,均采用了金属树脂锚杆、钢带、喷浆支护,施工长度3100米。对所施工过的巷道进行全面调查,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新型凿岩机     
在矿山里每天要开采出大量的煤炭、矿石;修一条铁路、一条公路,时常是要“开山劈岭”、“凿洞穿山”,搬走大量的石头;在水利工程、各项山地建设和国防工程中,都要遇到大量的石方工程。跟石头打交道,通常的办法是“打眼放炮”,就是说把这些坚硬顽固的“堡垒”用凿岩机凿成一个个的洞眼,然后放进炸药,把它炸成碎片而运走。在整个施工中,开凿炮眼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正式生产凿岩机是在1954年,长期以来,一直是根据外国图  相似文献   

9.
石头变黄金     
在几十万年以前……这是一处河滩,河滩上堆滿了許多石塊,这些石塊是沒有生命的东西,河水将它們無目的地搬来搬去,此刻它們靜靜地躺着,一动也不动。突然一只毛茸茸的大手伸到石塊中,将它們翻来检去,一些最坚硬的石头被带走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有一棵小草把它身边拳头大小的石头给吃下去了,你会不会感到奇怪?会不会感到这完全不合乎情理?仔细想了一会儿以后,你肯定会说,如此荒诞的事情不可能存在。你说对了!如果告诉你是动物吃石头,你会感到奇怪和荒诞吗?换作是人呢?动物吃石头,完全不奇怪有些动物爱吃石头,这在许多人眼里还真不是什么新奇的怪事。但客观地讲,在动物王国里,真正爱吃石头的动物种类并没有多少,他们是动物群体里地道的“少数派”。观察发现,动物们吃石头并不是为了戏耍或逞能,而是有实际的内在需求。不过,不同种类的动物吃石头要满足的需求还真的大…  相似文献   

11.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21,(16):24-28
有首歌唱道:"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今天要介绍的这种石头尽管块头很小,却有人夸它是"石中皇后""天赐国宝,中华一绝",还有人称赞"世间万石她第一".它就是雨花石.这种石头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石头城,去探寻雨花石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宣杨 《知识窗》2002,(9):32
一字诗 一家文学刊物刊登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网"字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月光如泻笼江干,一曲离歌秣陵关。星火危崖采石渡,紫烟青霭铜官山。三载征程兴未尽,期年伏枥当思还。此身许国无多求,乐在图书山水间。”这首诗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常印佛院士的第一首诗作。立足地质,科学报国,这是他在风华正茂之际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用四个字在生物体内写了一篇冗长枯燥的文章,但人们在上面发现了神奇的基因,这篇文章开始变得像诗歌一般优美,而现在,科学家们又发现这首诗的含义远不止字面上的描绘,在每个语句之中,还另有乾坤。  相似文献   

15.
把老虎请回景阳冈话说景阳冈的老虎被武松打死之后,武松一时成了当地的英雄,所到之处都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只有一位长者摇摇头说:"这未必是件好事啊!"长者的话很快就应验了。此后的一年里,在阳谷县,老虎伤人的事是基本绝迹了,但像狼之类的  相似文献   

16.
让箭头调头     
正你知道吗?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它还能使物体的像调头哩!实验工具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水、一张白色卡纸、一支红色彩笔实验过程1.在玻璃杯中倒入一大杯水。2.用红色彩笔在白色卡纸上画一个箭头向右的粗箭头,再将白色卡纸放在玻璃杯后面。3.透过玻璃杯看向箭头,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向右的箭头竟然指向了左边。  相似文献   

17.
苏东坡有一首诗我特别喜欢,我也常把诗末的两句改为"不识语言真面目,只缘身在言语中",因为打从我们在母亲的肚子里起,就已经隐隐约约听得到说话的声音,于是我们一辈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大部分的思想也一定需要靠大脑里的语言组织妥当,然后才能脱口而出或化为文字。要研究语言的真面目,不能不借助语言,但又难免会受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时间箭头问题(即时间为什么存在方向性)以及霍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霍金最初进入宇宙学领域时首先对电磁学时间箭头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电磁学时间方向性的根源在热力学,而人主观感受的时间方向(心理学时间箭头)必然与热力学时间箭头一致,都是沿着熵增的方向。后来,在进行量子宇宙学研究时,霍金提出了无边界模型,在这一研究中霍金一度得出了宇宙膨胀时熵增加、宇宙收缩时熵减小的结论,但后来他认识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并称之为自己在科学上的最大错误。  相似文献   

19.
别离诗以其特有的、动人心魄的情感震撼力成为古诗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在《唐诗三百首》中,表达别离的诗就有三十多首(约占总数的12%)。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古代别离诗的一些看法。一、古人重视别离传统的根源古代的交通极为不便,由于疆域初开,很多地方还未开发,道路坎坷难行。所以,有些时候,一去即  相似文献   

20.
正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黔之驴。故事的大意是:从前贵州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回了一匹驴,却发现它没有什么用处,于是把驴子丢在了山上。一只老虎初次见到驴子,觉得它身材高大威猛,不禁有些害怕,不敢靠近。老虎日日观察,发现驴子没什么动静,于是慢慢接近它,故意骚扰激怒,想试探下敌情。驴子不知这是老虎的计谋,举起蹄子就踢,老虎这才发现驴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