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有着重大意义。而"航空维修工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必须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该文分析了"航空维修工程"课程思政的现状,探寻授课要点与思政的融入点,利用实例分析,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地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实现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传统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成为发展趋势,而作为高校课程中"老师反映难上,学生反映难听"的思政课,要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进行改革。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性,找出改革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并探究相应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回归。文章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课程层面剖析课程思政"价值"本源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课程的相关内容,秉承自然融合、点到为止的原则,大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品德、为人处世、创业教育等方面在本门课中融入思政教育点。  相似文献   

4.
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更加强调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学涉及科技、人文、艺术和经济等学科,其多学科交叉的特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设计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可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育人目标,找准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切入点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教"走向"育",形成价值引领、能力达成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的育人新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授课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零售学"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深度挖掘"零售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在教学大纲中直观体现出来,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思政教育效果,优化课程考核五个方面进行"零售学"课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思政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自我修养,还能够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本文结合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将"三生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思维当中。通过对"三生教育"的普及,使学生对思政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这门课进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新时代大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该文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评价入手,就其核心概念、重要意义以及评价的主要原则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技术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微课"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必然会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现阶段教育方式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微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分析,简单探讨我国高等院校推行"微课"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提出一些能够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在挖掘不同学科和各专业课程中隐含的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资源,从而建立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1]最终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会中提到的"立德树人"从单一的"思政课程"普及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中。本文就"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莎 《科教文汇》2020,(13):53-54
分类教学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选择。目前针对“思政课”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高校按照文科、理科、艺术类实施分类教学,专门针对师范类专业的分类教学极少。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教育要求指向性更明确,内容层次要求更高,实践性更强,因而探索构建师范类专业“思政课”课程育人体系,为教育传承培养合格的人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9)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环境下,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设的"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线开放课程首次在课程内引入思政元素,以期发挥专业课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主渠道的作用。本文从慕课背景出发,介绍了"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慕课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并结合高校思政改革的紧迫性认知,通过探究思政元素如何在此课程中的融合,以期为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有着重大意义。而“航空维修工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必须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该文分析了“航空维修工程”课程思政的现状,探寻授课要点与思政的融入点,利用实例分析,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地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相互融合,实现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校英语教育肩负着培养国际化综合人才的重任,而德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也不可或缺,单纯的英语教育或思政教育在以往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已然存在,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将思政理念引入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系列研究还未完全成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探索之处。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思政理念与高校英语教育的融合也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案例分析,以"课程思政"而非传统的"思政课程"为着入点,探讨了高校英语教学与思政理念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4.
各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教改的重要方向,只有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渗透。高校经济数学课程中包含了丰富了思政元素,所以本文对经济数学的"课程思政"改革做了一系列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由于专业课与思政课存在分离的现象,部分专业课只注重专业素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培养。因此,各高校都在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充分发挥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效应。金融类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科专业知识,也要全方位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深刻变革的重要着力点,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成为每位高校教育人员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变质岩岩石学"在"课程思政"上所做的相关工作,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8)
高校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一道协同育人,旨在培养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怀揣中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高校英语课程思政肩负重担,面对时代的需求,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从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师角色等多方进行探索,为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添砖加瓦,进而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8.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不可避免的使高校思政课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力图从"微课"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入手,针对当下高校思政课教改面临的困境,探索高校思政课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终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中级德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重点阐述了在"中级德语"课程的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政元素的具体内容。高校外语教学同样要顺应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要义融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高校在提高德语专业学生外语知识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真善美的人生追求和思想政治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中级德语"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易班优课学习平台进行教学改革,有力推进了"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武装时效性、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