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口粮。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之一,常年种植水稻3000万亩左右,总产1500万吨以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四川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3%和47%,居四川各大作物之首,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但近年来,四川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9年至2003年平均每年减少92.3万亩,相当于每年减少2个水稻生产大县,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种植可以为我国带来粮食,国家有了粮食才能开展其他的经济活动。因此,国家在发展中要重视水稻的作用,提高水稻的产量,使我国的粮食供应充足。可是在实际种植中,水稻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产量下降,在加上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远远落后其他发达的国家,没有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水稻的产量下降。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国家要采取措施,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水稻的效益。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的方法,为提高水稻的产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栽培作物,水稻种植欠丰与否,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供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对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的稻瘟病的防治策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六大经济工作任务的首位,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是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的关键。最近我们在河南、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存在五大问题。一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接近极限,面临较大的增产压力。  相似文献   

5.
聂媛  李晓云  江文曲  刘念洁 《资源科学》2022,44(11):2315-2329
水资源短缺与水-土-粮系统不协调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种植结构优化作为农业结构型节水的重要举措,对保障中国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中国北方10省,揭示水足迹视角下水资源压力与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关系,探讨不同目标权重情景下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得出不同节水情景下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①中国北方10省中粮食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普遍偏高,水资源约束呈趋紧态势;②当使用熵权法对经济收益、蓝水(灌溉水)消耗和绿水(雨水)利用目标客观赋权时,北方10省将增加高收益高耗水的水稻种植。随着蓝水消耗最小化目标的权重逐渐加大,水稻种植面积和蓝水耗水量会逐步减少;③在15%节水情景中,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应调增玉米种植面积而减少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宁夏和新疆应调增小麦种植面积而调减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河南应调增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而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④在节水5%、10%和15%情景中,优化的种植结构能够使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蓝水足迹总量较2019年分别减少38亿m3、51亿m3和64亿m3,平均单位蓝水足迹的现金收益提升4%、3%和2%。本文结果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重点建设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三年来我省承担实施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粮食局等共同组织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稻育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杂交稻种植面积2.2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使得我国杂交稻育种研发在全球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研究如何建立高效运转的水稻育种创新体系,保持我国水稻育种创新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对于保障我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现代科技创新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力图从分析我国水稻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出发,阐明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水稻育种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水稻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速水稻育种创新和转化运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5%,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4%。全国南起海南岛的崖县,北至黑龙江的漠河;东自海滨的沙田和潮田,西抵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无论河谷、平原、丘陵、山地都有水稻种植;不仅水稻种植北界任何国家不能比拟,而且种植海拔上限居世界第一。本文根据调查和有关资料,列举和分析了我国不同气候生态型水稻品种的种植上限及其温度条件,为扩大栽培地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稻在我国农作物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广、单产量高以及总产量比较高的粮食农作物。水稻成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占据着主要位置。加速水稻技术化建设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劳动强度也逐渐加强。为了提升生产成本,增加产量经济收益,理应投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增加水稻的产物,才能提升水稻生产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重要战略。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总值还比较低,随着技术水平加入,水稻生产机械化逐渐提升。但是由于我国机械化发展水平低,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实现全面机械化,当前还是机械化种植为产。本文主要究当前水稻进行机械化作用,机械化程度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30%和40%以上。水稻生产的发展对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1996年底,全国收获机械的保有量为90.5万台,这些机械主要用于收获小麦。在我国现有机收面积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是蒙自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00公顷左右,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占第二位,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3%。但产量居第一位,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7%。由此说明,水稻产量的丰与欠对蒙自县粮食生产十分重要。2008年在省、州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又有新的突破,单产得到不断提高,使全县的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拥有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生产粮食大省,如何在当今世界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并提高粮食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保证中国粮食生产安全,黑龙江省必须客观、综合分析自身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一个粮食生产与需求大国,粮食产量的多少直接会对我国的进出口经济造成影响。我省从原来最原始北大荒被建设为如今的北大仓,成为整个中国的第一大粮库,这不得不说是我省农民勤劳奋斗的结果但同时也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黑龙江对于水稻的种植十分普遍,黑龙江水稻一直以口感优质且产量高而享誉全国,但是由于黑龙江本身的天气寒冷对于水稻的种植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高寒地带种植优质水稻的同时减少低温对水稻的影响预防预防灾害的出现则成为了黑龙江农业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通常也是水稻种植技术较为先进的而国家。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我国早期研发和投入使用的重要技术,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水稻种植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局面。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分析,对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解,从而对我国的水稻的机械化种植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人物     
“超级玉米推广之后,每亩至少多收100多公斤。我国种植玉米约4亿亩,几乎都是杂交玉米。如果约4亿亩地都种超级杂交玉米种,那就多增产400亿公斤玉米,够两亿人一年的口粮。我要育出更多更好的高产玉米新品种,力争在我的后半生再为国家增产1000亿公斤粮食。”  相似文献   

16.
刘朝旭  刘黎明  彭倩 《资源科学》2012,34(12):2234-2241
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农户的水稻种植决策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双季稻区湖南省长沙县作为研究样区,以31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土地因素、农户因素、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水稻种植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农户选择种植双季稻的比例较低,仅占被调查农户的55%,农户的水稻种植意愿存在着不断下降的趋势;②在农户的双季稻决策过程中,灌溉条件、人均农业补贴、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经营规模是显著性最高的影响因素;③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效益低、劳动力缺乏、农地规模限制、灌溉条件制约是研究区农户双季稻种植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粮食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农地流转政策、农资价格调控政策和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政策是今后主要的政策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水稻是人们主要的粮食供应,是保证人们生活的最基础的物质保障。我国的人口众多,对于食物的需求也比较大,而水稻是最基础的粮食保障,所以说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对水稻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病虫害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要加强对水稻的田间管理,有效的防治病虫害,使我国的水稻优质高效的生产。分析了水稻生长期内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等问题,从而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是中国粮食生产大省,其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林业生态功能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客观分析林业生态功能事关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生态状况,研究提出了提升林业生态功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众多,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产粮大国。在我国的粮食主要构成体系当中,玉米是最主要也是种植面积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在当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国民的主要粮食来源。玉米不同于其他的粮食和饲料,除了可以直接作为粮食,还可以作为提炼酒精和淀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原材料。提高玉米种植的水平和技术先进程度,不仅能够增加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粮食行业的发展。针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角度讨论,对当前玉米种植技术存在的一些控制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并对相应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途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夏青 《华夏星火》2015,(1):34-35
粮食安全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战略则事关百姓日常生活和健康,日益触动人们的神经.在我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正日益成为被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 在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粮食安全成为国家一号战略;2014年12月22-23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凋,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