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辉  周孝华 《科研管理》2006,41(1):98-107
产融结合有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7-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产融结合显著增加专利申请数,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但非发明专利申请数并未显著增加,说明产融结合只是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并未刺激企业策略性创新;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在政府干预较多、金融欠发达以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表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是产融结合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实质性创新才是企业价值的源泉,产融结合提升了企业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强化了实质性创新对企业价值的边际贡献。文章结论为合理评估产融结合所引发的微观治理效果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地提供了微观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2.
徐辉  周孝华 《科研管理》2020,41(1):98-107
产融结合有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实证分析了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而并未刺激企业策略性创新;这一现象在政府干预较多、金融欠发达以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更明显;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是产融结合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发现,实质性创新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产融结合提升了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强化了实质性创新对企业价值的边际贡献;参股银行、证券和财务公司可提升创新能力,且这一促进作用随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强,但参股信托和保险公司未发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黄亮 《软科学》2012,26(5):91-93,99
环境不确定性和高管团队支持是影响企业战略执行绩效改善的重要因素。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研究表明,高管团队支持对企业战略执行绩效的改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下,得到了显著的强化。因此,重视培育高管团队支持并营造其发挥积极作用的氛围是中小民营企业战略执行绩效改善的重要途径,这在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下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李梦雅  严太华  郝晨 《科研管理》2021,42(8):168-175
基于2010—2016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的面板数据,探究了风险投资与企业不同类型创新产出的关系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支持对不同原创程度和技术含量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但却能增加企业的非发明专利产出;(2)完善的地区制度环境能够对风险投资的创新产出增值作用进行一定的筛选和甄别,矫正风险投资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出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质量;(3)风险投资支持能够提高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但对非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地区制度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发明专利和非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均能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邻近性的视角,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提供的产学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多维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制度邻近与技术邻近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技术邻近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制度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技术邻近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倒U型的,且这种倒U形关系受到地理邻近的负向调节作用;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地理距离并不会负向影响产学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以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分析政府补贴、产业与金融(以下简称"产融")结合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正向调节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融结...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中国大学和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3所大学及与之协同创新的191个企业作为样本,用大学-企业联合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作为测度两者协同创新绩效的指标,运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技术距离、地理距离对中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距离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5,(9)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及省级层面的制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政府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制度环境变量每增加1个标准差,将导致企业创新绩效提高0.16个标准差;与没有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的企业相比,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的企业创新绩效要高出1.48%;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相比,政府财政补贴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以沪深A股市场中我国制造业海外投资企业为样本,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实证比较,对制度双元性下的高管权力与企业海外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民营企业中高管两职兼任对海外创新绩效产生了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高管年薪的人力资本定价功能与股权比例增加的管理防御效应分别对企业海外创新绩效起到更为显著的积极和消极影响。(2)民营企业中母国政治关联在董事会监管、两职兼任与海外创新绩效之间起着更加显著的调节作用;无论何种所有制企业,东道国制度完善性在董事会监管、高管年薪与海外创新绩效之间都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3)国有企业中高管连任对企业海外创新绩效不利的特色影响,被母国政治关联、东道国制度环境完善性反向调节得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融资约束理论框架下,对产融结合、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选取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发现: 产融结合能缓解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制造业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能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但持股上市金融机构则不存在这种效应;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金融欠发达地区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从融资约束角度证明了产融结合在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中的积极作用,对政府制订再工业化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产生的技术创新绩效。选取2004-2015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并购行为产生正向技术创新效应,对发明专利申请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总专利申请量影响不稳健;随着公司并购经验的积累,公司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购技术绩效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出现异质性,民营企业的并购行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更高。  相似文献   

12.
刘兰剑  李洄旭 《科研管理》2019,40(10):96-105
政府资助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政府资助下的绩效是否表现出差异性?本文建立回归函数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两种资助方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直接资助对我国内陆企业的创新产出未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与政府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的关系不显著;私营企业等的创新产出对税收优惠表现出更大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数智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如何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并促进企业创新成为重大命题。本文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以人力资本为视角,选取2011-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与上市公司创新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了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具有提升效应,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水平提升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业机器人从增加高质量劳动力和提升现有员工技能水平两个维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丰富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对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和推动数智技术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黎明 《科研管理》2021,42(12):135-144
    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就是激励创新,专利诉讼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是专利经济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2000—2018年我国涉外发明专利民事案件为样本,构建动态效应模型,重点考察涉诉后不同规模被告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差异。研究发现:(1)涉外专利诉讼会提升我国被告企业的专利申请质量,而且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质量的改进效果更明显;(2)与专利申请质量变化不同,涉外专利诉讼发起后,小微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而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基本不受影响;(3)考虑创新能力异质性,小微企业涉诉后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倒U型增长关系。创新基础薄弱的小微企业涉诉后专利申请更活跃,但受限于经济效率影响,从诉讼后第五年开始,企业专利申请质量不再正向增长。  相似文献   

15.
冉茂盛  同小歌 《科研管理》2020,41(10):89-97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金融错配现象为现实依据,利用2003-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和外部融资依赖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从政治关联的视角对上述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显著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特别是对含金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探讨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活动的调节机制发现,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进而影响金融错配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对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By using the panel dat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venture capital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the patent quality(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s, number of effective patents, IPC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and patent claim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the venture capital; for industries with higher dependence on external financing and high technology intensity and areas with better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venture capital promot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is paper, it further distinguish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s, and finds that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non-state-owned venture capital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state-owned venture capital; the venture capital institutions with high reputation and high network capital play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王昱  夏君诺  王晓娜 《科研管理》2022,43(2):118-125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有何影响?本文使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8年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了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对不同研发投资存在非线性效应,对研究阶段投资表现出显著抑制效应,而对试验开发阶段投资呈现出“N型”影响特征;(2)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具有异质影响。随着分位点提高,其对研究阶段抑制效果更明显,对试验开发促进效果不断加强,但存在最优界限;(3)随着产融结合程度加深,其对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具有明显挤出效应,而对开发阶段促进效果显著;相反,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水平,而不利于其试验开发阶段投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产融结合进行外源融资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研发类型,选择与自身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产融结合水平,为达到提升研发投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7年中发生跨国并购的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跨国并购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就不同专利产出类型分别回归检验.结果 显示,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最大的并不是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密集型企业应创造条件通过跨国并购来提高创新绩效,应加强并购后的学习与吸收以促进高质量专利产出,同时政府应继续对企业创新加以补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