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极为缺乏,表现在:对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认同;强烈的性别自卑;期望值和竞争意识、成就意识水平较低;缺乏性别意识和妇女解放的责任。另外,传统的教育思想使得高校在教育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限制了女性个性的发展。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有计划地发展女子高等教育;开设女性学课程。  相似文献   

2.
廉枫 《教书育人》2008,(2):18-20
在欧美,性别教育是从中小学到大学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性别观,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性别教育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直到1987年女性学课程首次跨入高等院校课堂。截至2002年,中国大陆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和女性问题专题讲座。笔者根据本学期开设的女性学选修课授课情况,  相似文献   

3.
特色办学是中国女子院校的共同追求。这些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探索最优的女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女性研究,开设女性学课程,推广社会性别意识,推进社会性别平等,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探索女性教育规律。女子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也开始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并出现分化的趋势,尤其是女子院校的办学在学生中的认同、认可度还不高,这给女子院校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代女大学生仍然有自卑自弱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设立性别意识课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性别意识的教师队伍,摒弃传统文化中"男强女弱"的不良影响,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婚恋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四自"精神教育,借鉴并吸收世界先进的性别意识教育,形成有利于女性性别意识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女性文学课程在突出女性性别文化特色和强化女性性别意识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当下我国女性文学教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应将女性文学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女子高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结合起来,确定更适合女大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女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性别意识作为现代意识之一,其强弱与深浅影响着她们的成长和发展。借助有效的统计分析工具对样本高职女生的社会性别观念进行描述和解释,试图从价值观念层面上探讨高职女生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态,以认知与时俱进的健康的社会性别观的建构对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等教育决策主流。  相似文献   

7.
女性学课程设置是一种素质教育和女性人才培养策略。高职院校女性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女生教育为基点,以社会性别意识培养为平台,循序渐进,注入女性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提升教学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使女生们学会用性别视角观察、发表意见和采取行动。女性学课程建设对女生发展、社会性别观念、高职教育改革、男女和谐发展均有促进和改变之效。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性别隔离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高等教育,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许多以前被忽略的性别偏见问题得到审视与反思,这其中最具有群体显著性的就是性别隔离问题。性别隔离对女性的专业与学科选择产生影响,使得女性学科逐步形成。学科与专业上的性别隔离问题已超越了个人选择和单纯的教育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研究性别隔离视角下高等教育中女性学科的形成对于提倡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萍 《文教资料》2013,(27):113-1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否就意味着女性自尊自强意识的同步增强?是否能同步培育出健全的社会性别观?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与就业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文章对这些问题逐步探讨,以期发现其中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性别研究的视角下,通过对课程政策三要素中女性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的分析,本文认为,课程政策的制定忽视了人作为有性别的个体而存在的事实,导致课程政策中性别意识的淡薄和对女性权益的漠视。为此需要关注女性权益,加强课程政策制定的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1.
民国女子教育发展经历了迅速兴起与传统定位、全面西化与独立性缺失、重新定位与政策调整三个阶段,其发展受到教育制度、传统文化、民主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由此反思,当前我国女性性别教育存在女性性别教育缺失、中性化性别教育的误区。要重建女性教育,需要有明确的性别教育目标、设置女性特色课程、营造女性教育的良好环境,民国女子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有赖于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它不可能脱离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的不平等而单独实现。教育中性别偏见和歧视的消除,同样依赖于男女平等实现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国策精神,内化国策意识,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传播男女平等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先进性别文化内涵入手,论述女子高等院校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索女子高职院校开展女性教育、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博士生教育获得规模性、质量化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结构改善带来女性成才的机遇;国家治理层面的系统推进为女性发展事业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平等为主线的多元文化促使女性主体意识凸显,平等理念的实践与深化为女性发展提供学理指导与参照范例。新时代女博士生教育发展既要关照“女”之特性,建设博士生教育层次的先进性别文化传播阵地,又要立足现实问题且面向未来打造女博士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教育界开始引进女性主义理论并进入了实践层面的探索。回顾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女性学学科建设和女性学课程开设、性别与教育以及学校课程与教材中性别问题的分析上。展望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教师的性别意识研究将是其今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促进女性职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后的性别文化导致女性地位的缺失,是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建设先进性别文化,可以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提高女性自我实现的欲望,对于女性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性别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一个迫切的课题,文学尤其当代中国女性文学课程中有丰富的性别素质教育资源,寓性别教育于专业学习,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建立自觉的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婚恋观。  相似文献   

18.
女子大学既有与一般大学的共同价值追求,也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而需要不同的文化气质.以先进性别文化的塑造与弘扬为出发点,承担创造先进文化责任的历史责任,是女子大学的应然选择.塑造先进性别文化的基础,在于校长办学思想中的性别意识,关键点在于教师性别意识的养成,落脚点则是课程建设特别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通过探索女性学教学法,帮助女大学生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逐步培养体现性别公平的现代性别意识。女性学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推广社会性别意识的重要阵地,其中课程建设是重要的手段。我国女性学课程建设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女性学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女性学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偏激,女性学课程的“边缘”地位等。女性学课程建设需要更加理性的态度,以保证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