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期刊评价中应用“信息密度”指标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外科技期刊的“信息密度”应用情况作了比较,讨论了科技期刊评价中应用“信息密度”指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出了科技期刊应“以质论质”(以文章的质量看期刊的质量),而不可片面地“以密度论质”。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评价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简述和分析我国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指出现有科技期刊评估方法及评价指标的不足:针对学术类与技术类期刊各自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二次分类”的建议,并引入了“下载量”这一网络环境下新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一种评估科技期刊质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科技期刊质量评估的依据,确定了科技期刊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集合法与价值分析理论中的强制打分法(04打分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对科技期刊质量进行评估。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科技期刊质量各评估指标权重的分配,为客观地反映科技期刊的质量提供了一条途径。该方法适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及其评价模式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基于改善目前科技期刊社会效益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的需要,界定了科技期刊社会效益的内涵,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社会效益与其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市场回报”型科技期刊社会效益评价模式,阐述了“市场回报”型评价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运行目标。指出,确立科技期刊市场利益主体地位,允许科技期刊形成多种得益格局,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行业管理职能,是“市场回报”型评价模式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CJCR中期刊评价指标“扩散因子”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已成为计量评价中国科技期刊质量最主要的工具。扩散因子是2002年版CJCR首次推出的用于评估科技期刊真实影响力的学术指标。3年多的使用实践发现,该指标与经典的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在部分期刊中并不平行一致,与部分科技期刊的实际学术影响力也不一致,甚至呈现反向变化趋势。因而认为,“扩散因子”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某些缺陷。建议暂停使用该指标,应对其重新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应改进和完善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对有关科技期刊几个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科技期刊办刊实践,认为要尽快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标注“基金项目”应实事求是,“收稿日期”的标注应力求准确,同时对将“出版周期”作为评刊指标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信息传播“五度”及体育科技期刊编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增加信息量而进行的,而信息密度、信息广度、信息深度、信息报道角度、信息传播速度则是科技信息发表及传播有效性的5个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版式设计、出版、发行等各个编辑工作环节,提出了在提高体育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和应对学术评价背景下的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看湖北省科技期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的统计数据,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这两个指标的意义、统计规律及其局限性入手,对湖北省科技期刊的引证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就如何提高相关指标等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评估因特网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江文 《情报杂志》2001,20(10):76-77
分析当前不能准确评价因特网信息的原因,指出要对网络世界中信息的身份、从属关系和认知权力进行评价,并介绍用一个循环的评估模式和特殊的评价标准来正确评估因特资源。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来源文献量对学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发现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与来源文献量呈负相关关系,提出以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唯一标准或首要标准是不准确的。客观反映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很重要。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对统计源期刊的选择有等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