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墨水 《初中生》2007,(26):14-17
位于冀中平原的白洋淀,水深面阔,芦苇茂密,物产富饶,是保定至天津间水运的必经之地.进入白洋淀,有如进了一座巨大的迷宫,沟汊交错,芦苇密不透风,使人难辨南北.当地人介绍,白洋淀被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5万亩荷花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而名扬天下的"雁翎队"就活动在这366平方公里的淀泊里.  相似文献   

2.
《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白洋淀纪事之二”,被编入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其中主人公老头子的对话,有三处都出现“不怕”一词,很多老师对此都会分析一番,以便学生感知老头子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荷花淀掠影     
白洋淀有“华北明珠”的美誉,来到白洋淀,这里的荷花会给你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你要了解荷花,就得从荷花淀说起。提起“荷花淀”,你一定认为是一个淀中的荷花,其实白洋淀,淀淀有荷花,每淀的荷花却不尽相同。有的满淀都是,成了花海洋,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的湖泊众多,中国是多湖泊国家,例如西湖、白洋淀、太湖、鄱阳湖……称谓也有很多,如湖、泊、池、荡、淀、漾、泡、海、浣、洼、潭、塘、泽等。不同的地域还有各自的特色称谓,比如在青藏高原的纳木错,这儿的“错”表示湖;内蒙古西部的乌梁素海,这儿的“海”表示很大的湖泊;而新疆的艾丁库勒,就是艾丁湖,意为“月光之湖”。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常用渲染这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取得突出性格、抒发感情、深化主题的效果。《芦花荡》这篇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就巧妙使用渲染的手法把平凡的人和事渲染得瑰奇起来,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  相似文献   

6.
<正>《芦花荡》是被誉为"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孙犁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这篇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使残酷的战争变得极富诗情画意。武汉大学林焕标、卢斯飞说:"它们(景物描写)绝不是几颗游离的珍珠,而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结晶体。"所以从这篇课文中学习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为此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话题导入《芦花荡》是"荷花淀"派代表孙犁的小说,和他的另一篇小说《白洋淀》一样,全篇都洋溢着诗情画意,作  相似文献   

7.
齐冰 《老年教育》2010,(8):16-16
位于冀中平原的白洋淀,水深面阔,物产富饶,上通保定,下至天津,为水上交通重要枢纽,在军事上也占有重要位置。淀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组成,淀内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港叉交错,芦苇密不透风,便于隐蔽、周旋,出奇制胜消灭敌人,是开展游击战的好战场。当年名扬天下的“雁翎队”就活动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正>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相似文献   

9.
1944年春,孙犁到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先后发表了一系列优秀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以冀中阜平为中心的山地儿女的生活和斗争的,如《蒿儿梁》《吴召儿》和《光荣》等;一类是描写冀中自洋淀水乡一带的农村生活和斗争的,如《荷花淀》《芦花荡》和《嘱咐》等。  相似文献   

10.
《芦花荡》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英雄一次惊心动魄的水中护送和一场痛快淋漓的水中杀敌的传奇故事。在白洋淀里,他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日本鬼子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从未发生意外。他不带枪,只靠手中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日本鬼子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孙犁的短篇小说《芦花荡》主要是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中所蕴含的战争小说的另类风格。这是一次基于阅读、鉴赏战争小说又高于阅读、鉴赏战争小说的艺术鉴赏活动。故此,我们有必要探寻激发学生乐读、善读、善品孙犁《芦花荡》浓厚兴趣之策略。一、灵动导入,诵读品鉴文本孙犁的《芦花荡》是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战争小说中具有另类特质的、颇具艺术张力的语言艺术。因为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个女孩子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3.
《芦花荡》是"荷花淀派"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同时它也是研究者探讨其作者孙犁先生"诗性"小说作品特色的经典文本。而对《芦花荡》的那个主人公,那个无名无姓的"老头子"形象的把握则是我们语文教学关键中的关键。一、一位普通的老者《芦花荡》的主人公老头子是一位普通的人物形象。说其普通我们有以下的理由:首先,"老头子"是一位没有姓名的抗日民众。他虽然参加反抗日寇侵略的斗争,虽然在反抗日寇的斗争中做  相似文献   

14.
古燕南赵北地处由于太行山东麓诸水东注冀中凹陷形成的一系列淀泊洼地,它是以白洋淀-文安洼为核心的自然地理分界,进而对战国时期诸侯国势力范围的划分产生了深刻影响,燕南长城及此后长城堤的修筑印证这一事实;随着白洋淀区域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迁,战国时期燕南赵北划分的地理意义渐趋式微,燕南赵北间人为的在政权疆域上的划分失去意义,燕南长城实现了由堤防—长城—堤防的功能转化;燕赵文化的融合和逐渐成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快乐阅读》2023,(8):26-27
<正>孙犁1913年出生于河北安平县,中学毕业后在安新县同口小学当教员。同口镇位于白洋淀之畔,入眼都是秀丽的波光水影。孙犁在这里工作才一年多,“七七事变”就爆发了。在日寇步步紧逼的危急情势下,他毅然投军入伍。虽然孙犁在安新县居留的时间不长,却难以忘记那里的人情风物。1945年,孙犁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抗战题材小说,在延安解放区成名。  相似文献   

16.
陈宏宇 《课外阅读》2010,(8):170-171
《芦花荡》里的老头子说的话不多,但说得满,说得过,直截了当,不留余地,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17.
《治黄科技信息》2009,(6):19-20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消息,今年海河流域遭受严重干旱,为了保证天津城市居民饮水安全和白洋淀生态环境安全,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实施引黄济津济淀,从黄河流域调水到海河流域的天津市和白洋淀。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黄河第5次向天津应急调水,第3次向白洋淀应急调水。引黄济津济淀自10月1日开始试调水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8.
寒色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他问的是:"家,是什么?"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相似文献   

19.
孙犁先生的<芦花荡>(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其成功的环境烘托、鲜活的人物形象、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不失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教学这样的语言材料,我认为教师应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展多种活动,引领他们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去玩味其中点点神奇.  相似文献   

20.
湖泊的称谓     
在我国,湖泊的称谓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地区,湖泊的称谓大不一样:湖(太湖、西湖),泊(罗布泊、梁山泊),池(滇池、天池),荡(元荡、黄天荡),淀(白洋淀),漾(麻漾、金鱼漾),泡(月亮泡、查干泡),氵九(东氵九、西氵九),海(洱海、草海、居延海),错(纳木错、羊卓雍错),诺尔(查哈诺尔、腾格尔诺尔),茶卡(伊布茶卡、扎布耶茶卡),淖(察汗淖、九连城淖),洼(团泊洼、文安洼),潭(日月潭、商鞅潭),海子(盐海子、碱海子),库勒(阿克苏库勒、硝尔库勒),塘(官塘、大苇塘),浣(库水浣)。湖泊的这些称谓,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语言特色:汉族称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