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与读网     
关于读书和读网,都是“读”,但却是两种“读”法。阅读书籍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读”这种行为和书籍乃至其他印刷媒体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传统意义上说,读书让我们获得沉淀积累下来的知识、并且能进行个人的冥思,我们可以说,广义上的“读书”,实际上是和人类发展自身识读能力、进行线性的、抽象的思维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夏永玲 《青年记者》2007,(17):62-62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艺术的形式帮助读者理解书籍的内容、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杂志是特殊的书籍,"杂"是多种多样的意思,"志"则指文字记事或记载的文字。封面是杂志的外貌,它既体现杂志的内容、性质,同时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且还起着保护书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料》2011,(1):70-70
朱光潜曾经写过《谈读书》《再谈读书》文章,他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纪程碑。……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4.
读书随想     
书籍在人类进步和文明传承中功不可没。书籍之于个人则是知识的源泉、能力的基础、心灵的鸡汤、精神的食粮、指路的明灯,人生的向导。当然,并非所有的书籍都能担此重任,堪负殊荣。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时,有位日本朋友问他:我想问一问,你平常最喜欢的是什么?孙中山说,我最喜欢两样:第一是书,第二是女人。  相似文献   

5.
记得有句名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们的祖先也告诉我们: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并说“开卷有益”。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更是充满激情地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从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真正能够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也正是在这些名言警句的警醒和感召下,一代代文人志士发奋读书,埋头于精典,致力于学问,用他们的辛勤与智慧,续接着人类进步的阶梯,把人类从蛮荒时代带到现代文明世界。  相似文献   

6.
一个世纪以前高尔基就有过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他显然不会想到,如今,人类的进步已经坐上了“电梯”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一定要牢牢抓住提高出版物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图书出版物对社会发展、对人类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具体地说,一本好书或一本坏书,对社会、对时代、对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由此便涉及图书质量问题的意义。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社会,也是传播社会、媒介社会。培根在1905年说:"如果船的发明被认为十分了不起,因为它把财宝货物运到各处,那么我们该如何夸奖书籍的发明呢?书像船一样,在时间的大海里航行,使相距遥远的时代能获得前人的智慧、启示和发明,书籍是人类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图书馆专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我们信仰、学识、伦理、诗歌、哲学和科学的第一蓄水池."大多数人都认为,图书是文化的载体,作者通过书籍将知识传播给读者,从这一代到下一代.书籍在美国人的知识、文化和教育生活中承担媒介的作用,所以它与咖啡、汽车、电视机等商品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刘卉 《编辑之友》2005,(6):68-69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海洋.虽然空气中到处弥散着"电子版图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气息,但笔者认为,电子版图书永远无法取代传统书籍,书籍文化必将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1.
书籍是一种知识产品,它是人类最重要和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传播媒介之一,迄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一本好书能够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甚至令人废寝忘食.它不仅仅是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媒介,还显示着作者与设计师个人的智慧和独特的本性.文化的发展最集中地反映在书籍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历代积累的精神财富在书籍中得到最全面、最充分的体现,所以书籍被认为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起着沟通与多方互动的作用,它承载信息大、流通广,又具有人文情怀.因此,它成为人类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意义已毋庸置疑。以往,在新疆农牧民眼里,读书是件高雅的事,也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读书难、看报难"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接受先进文化的屏障。  相似文献   

13.
儿童书籍插画作为儿童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引儿童的视知觉,启迪儿童的思维意识与心智发展。儿童是人类发育的早期,如同建筑的地基是重要且关键的部分。对儿童而言,书籍插画是最浅显易懂、最有效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4.
王方 《青年记者》2007,(18):118-119
21世纪是设计观念迭出的年代,书籍的设计观念充满活力。或许我们可以感觉出在世界整体信息化、全球化的潮流下,书籍艺术设计的素材、角度所显示出的一丝端倪,其一就是——书籍设计中人文本土意识的回归。人类生存状态的繁复化与书籍艺术设计中文化的多元化把书籍设计中的两对矛盾推向设计前台而有待解决,一是人文文化与剧烈的商业化思潮的渗透;二是本土意识与广泛的全球主义的融合。迎来新世纪的书籍设计艺术似乎在这两对主要矛盾中潜滋暗长,并有明显的催生态势。  相似文献   

1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在人生道路上不慎失足的劳教人员来说,更是求知成材、矫正陋习、重新做人的良药。  相似文献   

16.
周蔚华 《现代出版》2010,(6):F0003-F0003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至今,我一直伴随书籍成长和发展,读书、写书、教书和出书,离开了书我就失去了未来的方向和存在的价值。读书,我与智者对话,分享他们的智慧;写书,让读者分享我的感受;教书,把他人的智慧和自己对这些智慧的领悟让学生认知,并启发他们的思考,增长他们的才智;  相似文献   

17.
文字造就人类文明,书籍承载人类智慧。就这一点而言,书籍至少可称为人类重要的精神家园。不过,从微观角度看,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比如一个人,工作之余摊开本好书,潜心品味贤哲"佳酿",时或记点笔记,留待日后玩味消遣;必要时写点心得,升华自己,在作者的哲思照亮前进道路的同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籍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把古籍比作书籍里的“酵母”,古籍文创就是书籍里面的“营养面包”。广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国家“让古籍活起来”的号召,开发古籍文创精品,使古籍以文创的新角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9.
屈辰晨 《出版经济》2005,(11):80-80
书籍方式实现人类的信息传播,从纸前时代的种种不适应人类需要的材质,到纸出现后的手抄本,再到印刷术和造纸术结合后实现了书籍的批量生产,而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得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印刷出版物之外,还出现了以视听等多种传达手段同时运用的多媒体书籍、电子书籍,手机图书,这无疑是新媒体,新的信息传播手段,而通过了解这些新信息媒介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在认识新媒体的同时,更加熟悉其发展趋势,创造更大的知识与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积累和传播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它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相结合的产品。它具有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功育瓦所以人们往往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而把书籍同时又是物质产品这一因素忽略了。大量印行的书籍实际上是原稿的复制品。原稿+编辑加工+纸张+印刷+装订=书籍。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是为了突出它在精神文化领域的作用。精神产品是书籍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书籍一般都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因此书籍又被赋予商品的属性。书籍是否有商品属性这个问题本来应该说已经解决了。但最近在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