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文汇》2012,(11):F0004-F0004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1859—1927),瑞典物理化学家,因提出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2.
《科教文汇》2012,(9):F0004-F0004
皮埃尔·居里(1859—1906),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于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3.
李月 《百科知识》2016,(4):35-38
正多次获奖的个人和机构到2015年,在诺贝尔奖115年的历史中,有4人两次获奖,有一个机构三次获奖,另一个机构两次获奖。两次获奖的4人是,居里夫人、约翰·巴丁、莱纳斯·鲍林和弗雷德里克·桑格。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个在不同领域获奖的人。1903年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和亨利·贝可勒耳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可勒耳是因为发现天然放射性,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是因为对贝  相似文献   

4.
悦图     
《今日科苑》2015,(12):22-23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身着一袭紫色礼服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国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  相似文献   

5.
哈罗德·艾格顿(Harold Edgerton),1903年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弗里蒙镇,父亲是个小镇律师和报人.  相似文献   

6.
《科教文汇》2012,(12):F0004-F0004
尼尔斯·吕贝格·芬森(1860—1904),丹麦医师与科学家。因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7.
《科教文汇》2012,(10):F0004-F0004
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因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分别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8.
人的生命极限在最近的100年里是逐渐延长的没有迹象表明人有长寿极限已达到“上限”,即人类最多只能活到120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在瑞典人口统计基础上,分析了1861年以来瑞典全国每年的死亡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生命极限并非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瑞典在1861年进行的人口统计一直被认为是最真实可信的,1860年瑞典男子和妇女的生命极限(最高死亡年  相似文献   

9.
刘斌 《内江科技》2002,(4):26-27
威远县严陵镇西街小学始建于1903年,是一所建校近一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占地6045平方米,有39个教学班,有教师108人,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奖金建立90周年的庆祝活动将于1991年11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届时将举行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和庆祝仪式,其中包括历届的贝尔奖金获得者对瑞典和挪威20所大学的访问。第一个诺贝尔奖是于瑞典的发明家诺贝尔去世后5年的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颁发的。大约有180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初步接受了诺贝尔基金会的邀请,准备参加这次庆祝活动。他们将参加在瑞典的14所高等学校和挪威的6所院校举行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医学生理学奖首次颁布以来,总共只有三对夫妇共同获此殊荣——其中两对是居里家族的荣耀。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获1903年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1979年以来,瑞典政府做了特别努力,以促进科学研究与全社会的更好接触。这项工作是由瑞典研究规划与协调委员会(FRN)进行的,该委员会是瑞典研究体系中的一名新伙伴。本文是该委员会信息秘书处领导人对瑞典如何进行科学普及所作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1903年,一克镭价值75万法郎!一时,许多实业家都盯准了镭的开发、制造,因为它的特殊医用功效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刚卸任的FBI艺术品犯罪案调查小组负责人魏特曼,向外界披露了自己2005年协助瑞典警方将一幅伦勃朗自画像夺回的细节,从而揭开了这起轰动瑞典的名画劫案的面纱。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现     
奥杜威峡谷路易斯·利基(1903~1972年),玛丽·利基(1913~1996年) 1959年,路易斯·利基和妻子玛丽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一颗175万年前的傍人属动物头盖骨。达尔文预测人类祖先  相似文献   

16.
乌普萨拉大学同瑞典其它35所高等学校一样,是一所公立大学,它位于瑞典东部乌普萨拉省省会乌普萨拉市,该市不仅是瑞典的工业、军事中心和铁路枢纽,而且是瑞典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中心。乌普萨拉大学建于1477年,是瑞典及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早的大学。在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它经历了多次改革,发展至今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乌普萨拉大学的创始人是雅各布·乌尔夫松(Jacob Ulvsson)。乌普萨拉大学现有7个学院,150个  相似文献   

17.
1903年,法国有一座城市连续发生公交汽车车窗玻璃伤及乘客的事故。这使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提心吊胆.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车窗玻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钟敬文(1903~ )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广东海丰人。早年毕业于陆安师范。1934年赴日,在早稻田大学研究院研究民间文艺及民俗。回国后任中山大学、香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13,(35):F0004-F0004
卡尔·西格班(瑞典,1886—1978年),因对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与研究,于192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西格班,1886年12月3日出生于瑞典的厄勒布鲁。1906年西格班中学毕业后,进入隆德大学,并于1911年获博士学位。1907—1911年在隆德大学物理研究所担任当时著名的光谱学家里德伯的助教;1920年接任物理学教授;1923年担任乌普沙拉大学物理学教授;1937年任瑞典皇家科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同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研究所物理部成立,西格班任第一届主任。1938ff起,他入选瑞典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持物理学奖金的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211-212
波美拉尼亚在历史上大部分的时间是属于德国的(曾是民主德国的一部分)。在瑞典化学家舍勒(Scheele,Carl Wilhelm,1742—1786)(邮票S7a)诞生的时候它属于瑞典,由于那个国家在上一世纪参加了“30年战争”。因此从家世来看舍勒可以认为是德国人,他经常用德文写作。但是他所有成熟的工作是在瑞典做的,故一般认为他是一位瑞典化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