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静  向力 《科教文汇》2008,(25):232-232
在小说《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了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的全历程,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心理分析。里面人物的梦境描写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梦境的描写,小说深刻刻画了人物被扭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喝下小瓶中的收缩剂,她的身体迅速变小,但当她吃下一点小圆饼,她又迅速变大变高,俯瞰周围的物体,一切都那么矮小。这些景象都是小说或电影中的主人公在梦境中出现的。而在现实中,有人也会经历爱丽丝的奇遇!仿佛吃了长大饼我感到我周围的世界在迅速缩小,站在一个很大的屋子里,我感觉墙壁好像离我很近,  相似文献   

3.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4.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国电影《盗梦空间》中,男主角科布和妻子在梦境中生活了50年。从楼宇、商铺到河流浅滩,一草一木,这两位造梦师用意念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梦境空间。你也许并不会想到,在不久的未来,这种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将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现实中的造梦行动已经开始在互联网时代悄然上演。研究机构互联网X实验室在《互联网进化  相似文献   

6.
朱俊明 《百科知识》2010,(21):15-16
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的热映,不仅唤起了,人们对梦境之谜的好奇心,而且还激发了人们对数学的兴趣。《盗梦空间》中大量运用了数学知识,许多假设和现象其实都来源于现代数学中的几何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莫雷拉》、《丽姬娅》与《厄舍古屋的崩塌》进行深度解读与研究,探讨了死亡一再生原型情境在坡小说中的发生,同时也揭示了坡小说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为坡文学作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曾林姣 《科教文汇》2007,(6X):80-181
亨利·菲尔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在他创作的小说中,最著名的非《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莫属。在这部小说中,菲尔丁通过刻画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他的道德观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评。然而这部小说的成功与戏剧元素在这部小说中的出色运用是紧密相关的。本篇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这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戏剧元素,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主题中的戏剧元素。最后,论文指出《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戏剧生涯在他的小说中的继续。  相似文献   

9.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众多小说中结局较为圆满的一篇,然而,一向以荒凉为作品底色的张爱玲并没有在这篇小说中改变初衷,而是将悲剧的内核包裹于圆满的外壳中,从而更加彰显小说的悲剧意味.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小说环境,小说主人公以及小说结局三个方面阐释《倾城之恋》中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0.
郝芳 《百科知识》2010,(21):17-18
2010年的夏秋之际,《盗梦空间》作为一部打破了商业大片叙事规则的电影,自上映之日起,就因电影本身复杂的剧情结构、超乎寻常的想像、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尤其影片中层层叠加的梦境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眼球。那么,梦是不是可以进入呢?梦境中的情节是否可以移植和改变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梦。  相似文献   

11.
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实相,老子认为是存在于天地之先的"道",佛教认为是"空性"。老子之"道"与佛教的"空性"在本体论领域中,客观上存在契合或相似之处。这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深刻统一性。将它们放在本体论领域展开对话,互相置入一个更广阔的哲学背景中,增添了其相互理解的维度和诠释境域,同时对于传承中华古代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发展和建设先进文化,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解读"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它的实质在于,人类必须运用理性思维(合逻辑的推理)来整理加工感性经验,必须运用先天的理智法则来建构自然科学体系.人类运用先天的理智法则构建起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之所以能被经验证实,是因为"人类头脑中的理性与自然界中被观察到的秩序具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此外,"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也是西方科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顾芸 《科教文汇》2014,(34):113-114
马克·吐温在其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死亡意象。通过这些意象,马克·吐温表达了他对当时美国社会的痛恨,希望它能随着死亡逝去。但从另一方面看,死亡又意味着重生,因此,这些死亡意象同时也表达了马克·吐温对新社会、新理想的追求。然而,面对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马克·吐温虽然表达了他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是否能够实现,他对此也陷入了矛盾和迷惘之中。  相似文献   

14.
刘冬阳 《科教文汇》2014,(32):72-73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以“美国梦”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底层人群为了摆脱自己落后的生活状况,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打拼,但是最终不得不向虚幻的梦想屈服的故事。这部小说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弊端,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美国梦”的虚幻和缥缈,让我们看到这种梦想的无法实现性,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使个人命运发生了极为迅速的转折。了解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形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以“美国梦”为核心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性的改变。本文将围绕着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对其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众创空间"作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路径而备受推崇,但是这一热门词汇的内涵尚无统一界定,亟待作出研究性界定。众创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服务平台,其3大基本功能在于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效率、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其构成要件包括空间载体、创新创业主体、创新创业活动、资源要素、制度规则共5个方面。在建设众创空间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另一方面,要综合把握众创空间的内在规律和现实环境,探索有效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于出行主题、旅行叙事在小说中的体现已有一定研究,但是作为更为古老的文学范式,戏剧作品中的出行主题却未能引起中外文艺评论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出行叙事模式的角度,分析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悲悼》三部曲中体现的出行主题,以期能引起读者及文学评论者对于戏剧作品中的出行主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柏油娃娃》主要讲述了森和雅丹这一对黑人青年的爱情故事。莫里森借助爱情故事认真思索了小说中男性的文化身份。借助圣经原型角度解读,笔者认为瓦莱里安是"上帝"的身份、森是"撒旦"的代言、悉尼是"上帝"的追随者而吉迪恩是"撒旦"的后援。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勃朗宁在他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塑造了两个拥有对立人格的角色——公爵和公爵夫人。本文将运用二元对立理论来分析诗中的二元对立的意象和结构。勃朗宁通过比较费拉拉公爵自私无情和公爵夫人的天真善良,公爵的端正外表和丑陋内心,说者的炫耀和听者的沉默,鞭挞了英国贵族阶级对他人生命的蔑视。  相似文献   

19.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被评论家称之为"一本结束了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集大成之作"。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描述了一个处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大洋国的种种恐怖景象,奥威尔创造了诸如"新话"、"老大哥"和"双重思想"等"奥威尔式"语言。从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温斯顿"战胜了自己,爱上了老大哥"可以看出奥威尔的悲观情绪。《一九八四》一书胜在其对政治卓越的洞察和预言能力,在叙事和结构技巧的创新方面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20.
郑杰 《科教文汇》2012,(28):150-151
歌曲《阳关三叠》由同名古琴曲改编创作而成,是以降A为主音围绕商调式为中心的五声调式歌曲.其音调纯朴,又富于激情。全曲分为“三叠”,每一叠都巧妙变化。演唱过程中气息应扎实、连贯,情绪应委婉悲伤,吐字清晰,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