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伟 《语文知识》2007,(1):54-57
许慎对汉字的构形,做了两个级次的划分。“文”、“字”为第一个级次,“六书”是第二个级次。汉字构形方法的这两个级次的分类,既体现了对汉字产生与孳乳过程的描述,又体现了汉字构形的具体特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传统的汉字学理论和构建当代汉字构形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作”“做”是高频常用字。关于这两个字的使用和规范,前人的论述已不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说法。一是着眼于两个字的历史渊源,提出文/白标准,即书面色彩强的说法和场合用“作”,口语色彩的用“做”,遇到没有把握的词,宁可写“作”不写“做”。二是从宾语的意义出发,提出抽象/具体标准,即抽象的动作用“作”,具体的动作用“做”。三是注重两字的句法分布,认为“作”主要是做构词语素,用于词或较固定的格式中,而“做”则应突出作为单音节动词使用的特点。但是,下列例子又让我们无法把握到底是该用“作秀”还是“做秀”:1.义演…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汉字大家庭里,“的”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字,作为一个结构助词,极强的语法功能也使它成为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有专家曾做过统计:在现代书籍报刊2400个常用字中,“的”字的使用频率最高,竟占全部汉字用字率的4%。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万万不可因为其常见而小瞧这个看似简单的“的”字。如果运用巧妙.它可以在诗文写作或口头表达中起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与“做”这对分化字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分辨难度较大。但二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与“做”的交替使用有渐增趋势,应在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简明易推广为原则,适度地对“作”与“做”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5.
王礼平 《学语文》2011,(3):53-53
“作”和“做”是两个很常用的字.但由于它们音同,有时意思也相同,或者字义相差甚微,我们常常将它们混淆.分辨不清到底是用“作”还是“做”?现在我们就此二字作简略分辨,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作”,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乍,  相似文献   

6.
倪明 《阅读与鉴赏》2009,(12):12-13,53
“○”.说它是汉字。是因为在汉语的文献中使用它已近千年了.在现代汉语的文献中更是随处可见。《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收录的8000个常用词中.它的排名为第6212位.使用度与“拟”和“系”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7.
“打”、“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汉字,用这两个汉字来组词也实在是再简单不过。拿“打”来说;有打扮、打分、打仗、打赌、打针、打折等等;数不胜数。在汉语中,我们仅用了一个“打”字。但是,在英语中却没那么容易。因为英语有不同的“打法”和“吃法”,简单看一看: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小学阶段不管使用哪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同音代”(即写别字)问题,且都有写别字的“高峰期”。产生这一问题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汉字同音字多,学生难以分辨。普通话不带调音节只有四百零几个,而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国家语委公布)就有3500个。平均一个音节大约包容八九个同音汉字,有些音节包容的同音汉字大大超过这个平均数。比如“shi”这个音节在常用字表里就有41个汉字,这就给小学生在识字、用字过程中造成了“同音代”的问题。我们在克服“同音代”,提高学生用字正确率方面作了些努力,下…  相似文献   

9.
沈丽琼 《甘肃教育》2011,(20):72-72
“启示”和“启事”,音同义近,我们在日常的使用中也往往不注意区分,因此二者常被混淆错用。 今天路过一个酒店,门口贴着大幅的招聘海报,迎头就是四个大字:招聘启示。相信这类错误我们也是常常会犯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词的构成和它们各自的含义做一些辨析。  相似文献   

10.
(一)“作”与“做”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两个字,现代汉语的词书中的注音均为 zuò。其实这两个字,不仅各有不同的涵义,而且是不同的音,这在除普通话以外的各地方音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下面准备对这两个字的渊源及其历史衍变,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1.
有许多汉字用“手”作为构件,其中又以表动作的字为多。有趣的是,汉字中表示“手”的偏旁符号的形体并非一式。了解这一情况,对理解和记忆汉字字义很有帮助。手——拿掣拜看“手”作义符,用在汉字下部作偏旁,一般写作“手”,如“拿、掣”两个字。用在汉字的左边作偏旁,大多写作“扌”,如下面一些字:扌——操扬拨 指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作”与“做”的用法问题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主张区别使用这两个字,可是又有人主张遇到没有把握从用法上区别的时候,宁可写“作”,不写“做”。主张区别使用的,有的说“作”的使用比较严肃,多用在公文中或成语中;而“做”则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还有的说“做”只能用做动词;“作”主要是动词,还可以是名词……“作”一般只能做合成词的一个词素,不单用,带“作”的合成词其融合程度极高,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其他词语。  相似文献   

13.
上学时,大家都私下里称呼我们班主任为“老班”.听起来颇像“老板”。一晃儿.十几年过去,正如一首歌中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如今,我也成了几十个孩子的“老班”。虽平生与老板无缘.这“老班”,却也做得有滋有味、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4.
谈“一”字     
“一”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它却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一”字的基本用法:一是它独立为字的用法;二是它作为构字部件的用法.“一”字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当实词用,有数词、形容词、动词等用法,当虚词用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用法,情况比较复杂.“一”字作为构字部件使用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形声字的形旁,二是作指事字中指示性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15.
表示狗,汉字中既有“狗”字又有“犬”字,它们是一个意思吗?在狗年将临之际,咱们不妨把这两个字及有关狗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作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最新出版的汉语字典中,将“廷”字族的字全都改成廷。如:廷、庭、挺、艇、霆、蜓……,另外的一些字,如“任”字族的字仍是原来的样子,如任、赁、凭、恁……“壬”与“壬”的混用始于1956年的文字改革,由于当时的疏忽,错将这“壬”字族的字与“壬”字族的字弄混了。1999年最新出版的字典对这一字族的字作了改正。由于汉字体系很庞大,改动其中的一小处,必然要牵动很多系统,如在目前的各个汉字处理软件中,仍还打不出“廷”字族的汉字来,全部改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将这一点记住了,不要再…  相似文献   

17.
谈谈“关于”与“对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与“对于”这两个词在言语交际中,尤其在书面语中是个使用频率比较高、交际功能比较强的词,在教学中,人们对两的区别往往仅凭传统语法作中一些不甚明了的解释,因而,有必要对二的异同予以深入探究。自从胡裕树、范晓(1985)提出关于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以来,运用三个平面理论来解释各种语言现象已被广泛应用,此中,笔也打算浅做尝试。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课程”、“素质”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界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与“素质”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的两个概念。但同时又是缺乏深度理论表述、教育研究认识分岐较大的两个概念。对此,作探讨了岐义产生的原因,并从原初意义上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个人释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生活中,“听证会”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商,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但听证会被“异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所谓“异化”,就是某些行政机关要做的事,可能并不代表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甚至违背民意或损害民利,却又不想受到公众的指责,便用听证会作“挡箭牌”。防止这种“异化”.应该通过制度建设对听证会的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古燕 《小学生》2011,(4):18-19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汉字的造字特点,汉字的形声规律.汉字组成的丰富词汇,使学生学习汉字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有益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我们知道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三个维度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