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68年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该节目以具有一定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博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与信任。《60分钟》的节目主持人都是闻名全美的电视明星,每个人都拥有一批崇拜者。《60分钟》在每星期日晚7—8点的电视收看“黄金时间”播出,观众达四千多万之多。  相似文献   

2.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68年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该节目在每星期日晚7—8点电视收看“黄金时间”播出,观众达四千万人之多。《60分钟》以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博得观众的高度赞赏。70年代末,《60分钟》挤入全美二十大节目行列;近年来又一跃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一个新闻性节目能够击败所有五花八门的娱乐性节目,占据收视率  相似文献   

3.
《娱乐大世界》是无锡电视台文艺部主办的一个融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杂志型综合文艺节目。在每周六晚上8点与9点之间的黄金时间播出。《娱乐大世界》自1993年5月15日开播以来,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可是已经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普遍欢迎。节目每次播出以后,总会收到许多  相似文献   

4.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播,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 "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10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联手浙江电台文艺台,推出了浙江省内首档电视夜谈节目《万峰时间》,每晚11:45播出,时长30分钟。节目开播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半时间,《万峰时间》这个电视化的"电波怒汉"再一次创造了佳绩,形成了独特的电视受众群,甚至改变了部分电视观众的作息时间。  相似文献   

6.
《东方时空》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办的早间杂志型节目。自今年5月1日开播以来,节目越搞越活,深受观众的欢迎。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每天的《东方时空》,在第三套节目18:20—19:00重播一次,在第四套《新闻联播》后,再重播一次,使早间节目的播出扩展到晚上黄金时间,播出次数也由原来一天三次增加到一天五次,安排播出的套数,也由原来的第一、二套扩展到现在的第三、四套。另外,在第一、二套节目中,于星期四晚安排当天全新的《东方时空》节目,于周末重新编排一周《东方时空》的重要内容。在播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得到观众的如此厚爱,得到台里的如此重视,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史上还是比较罕  相似文献   

7.
1999年,凤凰卫视推出了以评论为主体的开创式节目《时事开讲》,从节目开播到2003年的四年时间里,创造收益近一亿元。当初凤凰卫视创意《时事开讲》这个夜间节目时,一个重要的理由只是为了填充一块晚上11点之后的“电视荒地”。这个时问段在当时就一直没有广告投放。在谈到节目诞生的背景,刘长乐先生曾经回忆到:“凤凰卫视的金牌节目《时事开讲》是主创人员费了很大劲说服我后开播的,因为我担心谈话节目太多会引起观众反感。结果很好,这样一个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时事评论节目竟然拿到了几千万元的广告。这说明,观众反感的不是电视节目形式相似,而是反对节目的内容相同……”  相似文献   

8.
《东方时空》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办的早间杂志型节目。自今年5月1日开播以来,节目越搞越活,深受观众的欢迎。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每天的《东方时空》,在第三套节目18:20—19:00重潘一次,在第四套《新闻联播》后,再重播一次,使早间节目的播出扩展到晚上黄金时间,播出次数也由原来一天三次增加到一天五次,安排播出的套数,也由原来的第一、二套扩展到现在的第三、四套。另外,在第一、二套节目  相似文献   

9.
《60分钟》节目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之一,因该节目播出时间为1小时而得名的,唐·休伊特于1968年创办.2006年5月27日,《60分钟》做了一期专题,专门介绍华莱士30多年来为《60分钟》所做的部分节目.  相似文献   

10.
杨鹏 《新闻界》2001,(3):54-54
2000年11年27日,新版电视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早间时段强力推出。同已播放7年多的旧版《东方时空》相比,新版本无论是从播出时间到栏目设置,还是从主持人到制作、播出方式,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在保持原有优势的情况下有不少大胆的创新。这里,笔者拟就新版《东方时空》作简要的评析。历次全国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早晨远非黄金时段,然而这次《东方时空》改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却是这一早间节目由原来的40分钟增加到15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全天节目构成中的份量显著增强。这一步,相较于《东方时空》初次开播之际…  相似文献   

11.
《襄普来了》是襄阳电视台于2014年4月19日开办的一档本土化、原创性娱乐节目,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间播出,时长11分钟左右。节目开播以来,由于其新颖的形式和内容而受到观众的一致点赞。《襄普来了》的创办,反映出受众本位理念下地方媒体改革的胆识与力度。作为一档原创性娱乐节目,《襄普来了》以“说”为主,掺杂了主持人和嘉宾的表演、体验与街头采访。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01,(4):55-56
迈克&;#183;华莱士原名迈伦&;#183;利昂。1918年5月生于马萨诸塞州。1939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同年7月开始了广播播音员的生涯。1949年开始在电视上亮相。1963年加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部。1968年9月24日,CBS名牌节目《60分钟》首次播出,由华莱士与联合记者哈里&;#183;里森纳共同主持,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1978年,《60分钟》在1977~1978电视节跻身各大广播网十佳节目之列,从此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1月,丹·拉瑟离开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名牌电视节目《60分钟》,接替超级电视明星沃尔特.克朗凯特,成为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四年来,丹·拉瑟不负众望,把《晚间新闻》节目推向新的水平。观众和电视新闻批评界认为,丹·拉瑟是当今美国一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的CBS《晚间新闻》代表了美国电视新闻的最高水平。丹·拉瑟在美国广播电视界历经30年的磨炼,是一位久经风霜的电视记者。他193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个工人,母亲是饭店里的女招  相似文献   

14.
刘俊 《新闻爱好者》2012,(22):30-31
郾城电视台2011年1月31日隆重推出了一档杂志型电视文化节目《品鉴·文化》。该节目时长30分钟,在周一、周五黄金强档播出。节目开播后,成为我台收视的增长点,在收视效果和节目创收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文化节目的收视飙升也带动了我台整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扬。该节目的成功开播,在漯河地区乃至全省业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5.
郾城电视台2011年1月31日隆重推出了一档杂志型电视文化节目《品鉴·文化》。该节目时长30分钟,在周一、周五黄金强档播出。节目开播后,成为我台收视的增长点,在收视效果和节目创收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文化节目的收视飙升也带动了我台整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扬。该节目的成功开播,在漯河地区乃至全省业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郾城电视台2011年1月31日隆重推出了一档杂志型电视文化节目《品鉴·文化》.该节目时长30分钟,在周一、周五黄金强档播出.节目开播后,成为我台收视的增长点,在收视效果和节目创收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文化节目的收视飙升也带动了我台整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扬.该节目的成功开播,在漯河地区乃至全省业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李泓荔 《青年记者》2002,(10):35-36
《城市语文》,号称“智性电视文化杂志”,2000年1月2日在湖南经视开播,2001年7月15日被湖南卫视选拔上星,覆盖全国,一年后的同一天,这个节目戛然而止,继播出一期收视率冲破深夜节目记录十倍数的《新朱张会讲·京海恩怨》后,宣告停播。  相似文献   

18.
美国CBS的杂志型新闻节目《60分钟》30多年来长盛不衰,一直牢牢吸引观众的眼球。笔者认为,《60分钟》在形式上成功的一大亮点便是对特写这一视觉符号的出色运用。节目大量使用特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诞生了一个新节目——《人物春秋》。它开播伊始,就受到人们的瞩目,虽然是在每周一至周五的非黄金时间段13:40~14:00播出,却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听众群,此时间段的广告客户也一度猛增。《人物春秋》开播三年多年来,有的听众几乎每天坚持收听这个节目,记下了厚厚的几大本笔记;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谈话节目起始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末,CBS的《60分钟》记者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他们关注世界热点问题、焦点人物,聚焦于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出身于新闻记者的克朗凯特、丹·拉瑟等著名主持人在主持新闻谈话节目时,节目与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交相辉映,使得新闻谈话节目日臻成熟。可以说,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的节目”,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个性化。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应该是始于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开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而这样的谈话类节目也成就了像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等一大批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以其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主持风格,进入了我国寻常百姓家,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尊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