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与经济     
当楚留香碰上了岳不群,争着吵着要分出个谁高谁低的时候,有人已经从经济学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他俩哪个更幸福。当陈水扁在那儿大谈特谈他的"爱国为民"言论时,有人已经从他的话里看出了大问题。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政治与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一、例文分析例文:(论点:坚信自己)要相信自己。琴纳是英国医师,在二百多年前,他证实,用牛痘接种,可以使人免除天花。这一结论,在当时遭到多方面的强烈反对。有人说他亵渎神明;有人指责他把人当牲口;有人提议剥夺他行医的权力;有人提议把他开除出医学会。但琴纳不理会这些世俗的偏  相似文献   

3.
我曾读过一篇章叫《快乐的真谛》,章中讲述: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看到有人快乐、有人悲伤,但这些都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态度不同罢了。快乐与悲伤之间的差别是那么得微妙。一个快乐的人,当他看到那小小的甜甜圈时,他会想到:噢!那是甜甜圈,多美味啊!然而一个悲伤的人,当他看到甜甜圈时.他想到的却是:多么遗憾啊!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罩建谋或者他的笔名辛古,一般人都知道他是作家和民间文艺家,可不一定知道他现在还当老师,更加不知道他全家四口人都当老师。罩建谋是瑶族,195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65年大学毕业时已经小有名气。因此,有人建议他要求分配到文艺单位工作,以便发挥自己的专长。但他认为自己的家乡上林县是个贫穷的少数民族山区,文化教育也很落后。为了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他在毕业分配志愿栏内只填一个志愿——到家乡当教师Q参加工作32年来,他一直安心在山区当一名普通教师,从来没有要求改行过。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5.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爱,有大有小,爱国家,爱亲人,爱同学,爱朋友,爱动物,爱植物,等等。当我们的祖国有危险时,会有许多的人奋不顾身,这是爱的表现;当有人不小心摔倒时,旁边的人会将他扶起来,这是爱的表现;当有的同学考得不理想时,其他同学会鼓励他、帮助他,这是爱的表现。这都是爱,从大到小的爱。爱,特别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收集快乐     
《中学生阅读》2007,(12):56
他曾经是日本最大,零售集团八佰伴的总裁,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集团中了。当他72岁时,突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他苦心经营的集团倒闭了,一夜之间,他从一个全国知名企业家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有人以为他从此将一蹶不振,潦倒余生。  相似文献   

7.
刘湘子 《师道》2004,(5):10-11
生命如歌,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难道当这些孩子选择自杀的时候就没有对这个世界的一丝眷恋吗?我相信,他们是有的。当这些年轻的孩子选择结束生命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无路可逃,他们的心已经被逼到一个死胡同。那一刻,他们无疑曾渴望有人来拯救自己,但这个世界却如夜一样的沉寂,最终,他们只能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8.
贫穷的风骨     
那天,我正要去上课。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很小。我扭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却不认识他。他说,“姜老师,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上课铃已经响了,我以为他会尽快把钱交给我,但他却迟迟地数着手中的钱。  相似文献   

9.
矛盾周杰伦     
一直觉得周杰伦是个很矛盾的家伙。 有人把他的音乐当作世纪圣典,有人质疑 他的音乐价值;有人狂热地喜爱甚至崇拜 着他,也有人常常把他当靶子抨击;有人 把他当成坏小子、小混混,更多的人则把 他当成了优质偶像新好青年。但无论别人 怎样看待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自 己喜爱的音乐,过着自己简单又忙碌的 生活。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他都已经 成为这个时代一个很醒目的符号,让人 难以忽略。  相似文献   

10.
影子保镖     
放学了,陶奇背着鼓鼓的书包从学校里走出来,每天这个时候他总是最不开心,因为要面对好多作业,他恨死那个发明作业的人了。当他走到一个胡同口,忽然听到里面有人恶狠狠地说:“快把钱掏出来,不  相似文献   

11.
细节的真谛     
比如有人外八字,有人内八字,有人大舌头,有人好害羞,有人爱骂街,有人好吹牛。但是有这种习惯或特点的人不是一两个,所以写出来之后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很一般,不细节。当有的人写出医生在冬天给人看病的时候先要把听诊器用手温一温,然后再放到病人的胸膛上;还有某些人把厨刀借给他人总是把刀刃冲里---对着自己的时候,读者就已经很感动,觉得这就是细节了。  相似文献   

12.
忧郁的驼鹿     
布雷顿先生在大森林边开了一家小餐馆,他是—位很好的厨师。每天都有人从城里来吃他做的蛤肉酱菜、他自烤的面包和热姜饼。这些人从不多谈,也从不对他的烹调说三道四,布雷顿先生总希望这些顾客夸他的食品精美,他总想知道他们是不显觉得他是位好厨师,可他们从不那样说。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上有人评论,说今年的“春晚”缺少新意。主持人都已经老了,歌曲也不好听。于是我想当一回总编导,想出了三个搞笑版本的春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等待砖块     
《世界教育信息》2005,(1):54-55
一个年轻有为的官员开着美洲虎顺着邻近街道游览.车速有点快。他正看着孩子们从停着的车中间往外冲。当他觉得他看见什么东西时,便放慢车速。当他的车路过时,孩子们并没有出现。可是,一块砖头砸破了他那辆美洲虎的门。他猛地刹住车,然后把他的美洲虎开回到刚才有人扔砖头的地方。气愤的司机跳出汽车.  相似文献   

15.
常有人说学生就是一张白纸,描他什么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其实我们初中老师都知道,当我们拿到这张纸时,他们早已经沾染了黑白青紫各种色调,面对眼前各式各样的孩子,我们要特别重视起点的管理,狠抓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炫耀     
<正>人炫耀的,往往是他所没有的,或是缺少的。举例来说,当有人炫耀他的财富时,这人的财富往往并不多,或不够多。若是够多,他便不必炫耀了,因为已经尽人皆知。当有人炫耀他的学问时,情形也一样,他可能没有学问,或是学问不够好。若是他学问真够好,他也不必炫耀了,他必然知道炫耀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有学问的人,必然不屑为之。这是一个矛盾。要炫耀你真有的,然而,真有了的,又必  相似文献   

17.
正按下葫芦起了瓢王小波1997年突然去世后,不管是捧他的还是骂他的,我越看越不明白,越说越不像我那位同学。我和王小波熟得不能再熟了,可看这些人写出来的王小波,我根本就不认识。有人引经据典地痛骂王小波。有人引经据典地热捧他。其实对鲁迅的评价也是如此。不管如何褒贬,所有写出来的鲁迅都和我从《鲁迅全集》里读出来的不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众多的科普活动中,一个儒雅的身影时常出现,他就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钮文异。1 974年,高中刚毕业便插队当上赤脚医生,可以算得上是钮文异不自觉做科普工作的最早起源。40年间,沧海桑田,他从赤脚医生成为大学教授,从儿童青少年卫生转战健康教育。社会在高速发展与变化中前进,唯一不变的是他一直坚定地走在科普事业的道路上,从未改变过方向。有人曾劝他换方向,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他所遭受的质疑也正是几十年来中国科普事业所经历的。以管窥豹,钮文异的经历、观点恰恰代表了一批中国科普学者的困惑与希望,在这场科普苦旅中,这些跨越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吹响了科普事业走向黎明的号角。  相似文献   

19.
《成长》2006,(4):10-21
玩,有人说是不务正业,有人说也可以促进学业,还有人说可以训练大脑,可是很少有人把玩本身当成一种能力。当我们问大学生:“你们平时玩什么?”一般会得到以下几种答案玩网游,聊QQ,谈朋友,看书,逛街,打球,不知道。这“不知道”就包涵很多了,可以是郁闷,可以是发呆,也可以是焦躁,总之概括起来就是他也许除了8小时睡眠和上课时间外,其他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具体在做什么或者是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20.
齐老师又从枕头底上把那个纸包摸了出来,这已经是第四次了。每月68元,共拖欠18个月,八八六十四,六八四十八、八六十四进一,五十四……共1224 元。他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当那发着脆响的纸币在他那粗糙的手上一张张滑过时, 他有种熨帖的、异样的感觉。这可是自己这个民办教师一年半的工资。上午,当他从乡教办 主任手里接过它时,手有些颤抖。平时虽手脚不灵便,但嘴却十分麻利的他,嗫嚅着说了句 什么,连自己也记不得了。他觉得自己这个教着十二个学生的“孩儿王”,此时算是村里最富有的人。夜已经很深了,连守夜的狗都入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