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的散文艺术造诣很高,尤其在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严谨结构的组建和语言的锤炼上,都达到了极细极妙、炉火纯青的程度。具体来看,朱自清的散文主要的艺术特色有三:一是工于着色,二是巧设文眼,三是善用迭字迭词。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七言绝句的语言艺术十分高妙。以意取胜,识见精辟,多用反问感叹句法。善用对仗、顶真,在短篇中形成音乐美,形成回环起伏、流转如珠的效果。善用重字,追求七绝的声情美。善用钩字形成节奏感。善于用虚字,使语言流转自如而不至于僵化。  相似文献   

3.
阿三书法的章法处理得变化统一之要旨,持随机应变之立场;墨法运用胆大心细,善用多变的笔法表现丰富的墨色;结字以“美”为原则,用笔以艺术效果为旨归。奇突多变的气象,雄浑豪迈的气势,潇洒奔放的气度,意趣超逸的气韵,是阿三书法意境风格的总体概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奇”音所表之义和“奇”字结构所表之义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奇”字和人们的审美心理的内在联系,从文字学的角度揭示了“奇”字之所以用于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有清一代骈文复兴,至乾嘉而臻于鼎盛,其间文风蔚兴、作家辈出,常州洪亮吉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洪氏学识宏博、天才绝特,骈文创作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即语言上的句雕字琢、工于属对,典故运用上的浑融无迹,句式上的骈散交融,篇章安排上的曲尽抑扬,议论的超卓,抒情写景的“会通”婉转,造境的奇迈。由于洪亮吉骈文戛戛独至的艺术造诣及其对于后人的深厚影响,洪氏称得上是清代骈文史上的一流大家。  相似文献   

6.
论庄子文辞之"大"、"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庄子喜用大辞、奇辞的原因。认为,庄子喜用大辞乃在于庄子自身精神境界的高远,他在表达这一精神境界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大而无当”之辞。庄子喜用大辞的另一缘由因为“大”是字宙之理,他用“大”辞是为了说明道之理或呈现道之境。庄子喜用奇辞则主要透露出他对俗世的反叛,他用奇辞标其高识,划清与他们的界限;同时他对俗世之人也抱着同情和悲伤的态度,用奇辞来警醒他们。  相似文献   

7.
郑老师导语:人生有许多事情都可以归结为“艺术”:吃有吃的艺术,说有说的艺术,唱有唱的艺术,行有行的艺术,看有看的艺术……本文作者从读书中读出“看”的艺术。就以看来说,有“睇”、“盼”、“顾”等等,许多字眼都可以表达看的意思。这是文字的艺术。作者就是从读书中读出“看”的不同表现形式,从中窥视出“看”的不同表达方式,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可见,“看”字里面大有文章,读出“看”字后面的文章实属不易——看,动词。古往今来,有眼睛的生会看,至于看到的是什么,就在如何去看。许多人都看过魔术,也都曾为它奇与变幻莫测所折服,常常闹…  相似文献   

8.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天才艺术家,苏轼在诗文书画等各个艺术领域内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而自成一家,引领一代艺术风尚。  相似文献   

9.
占焕国 《江西教育》2003,(14):30-30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句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它让人体会到一个企业为追求产品的高质量而不断探索的过程,重视的是一种导向结果的过程。笔者曾听一位老教师讲育人艺术。他说,他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敢于怀疑,要善用“更”字。这样,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老师就鼓励学生:有  相似文献   

10.
前人有《方言》多“奇字”说。《方言》中的所谓“奇字”一为不见之奇、二为不用之奇。经考:《方言》不见于传世先秦两汉献的“奇字”共有297个;见于出土献的古字和传世献的异体古字或俗字人41个;依《方言》通例推定属西汉通行字的9个;根据《方言》词语记载要求,从字意义方面考明114个字的构成时代早于扬雄时代;真正的不见之奇的“奇字”,包括扬雄听所制字,共有132个。《方言》“奇字”所表记的基本上是实词,而以名词居多;《方言》“奇字”一部分是表记的同义词,一部分是表记的同一词在不同方言地域的音变词形。  相似文献   

11.
本阐述在声乐艺术中如何做到“字正腔圆”。“字正”包括字准、字真、字纯三个含义;“腔圆”指的是声音的圆润、腔调的婉转。字正是在腔圆基础上的字正,腔圆是在字正前提下的腔圆,二需融合统一在演唱中。  相似文献   

12.
四 上文已考明41个字的来源,它们或直接见于出土文献,或异体见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这些"奇字"都不是扬雄创制的.对余下的255个"奇字",我们从<方言>体例和字的形音义关系上继续作进一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教育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就要求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善用批评、鼓励和赞扬的教育艺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孟浩然山水诗中“幽”与“雄”的意象,比起“清”与“淡”的意象来,虽然在数量上不占多数,但其艺术造诣却堪称上流,艺术创造方法亦多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柳词之“赋法”,主要吸收了宋玉辞赋、汉大赋、六朝小品文赋以及汉魏乐府的语辞和手法,表现在善于铺陈扬厉、体物写景、直叙其事、熔铸语辞等。故而善用赋法,雅俗相兼,使其词极富表现力,对后世词曲之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讲究、灵”,“灵”是心源造化的核心真谛,若借佛语,可称之为“妙胜义”,“三昧”,“究竟”“无上上等慧”。是天人合一的一种高级精神境界。而“象”的真谛则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哲思审美的高级解悟与造诣,两者又合一,成为中国艺术的多层次天人合的的极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李贺是唐代诗坛上一位独具个性的诗人,其诗歌以幽冷奇峭著称.在其诗歌语言上,喜欢用色彩字,日本一位研究者曾指出,李贺的诗歌每30字中就有一个色彩字,约占其诗歌总字数的3.3%.在众多色彩字中,"绿"字出现频率较高,共有46次.从语言学角度考察这些"绿"字也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是诗坛上一枝秀丽的奇葩。他的田园诗,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感“平中蕴奇,枯木茂秀”。诗人以极高的艺术造诣,质朴自然又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予人仿佛身临其境下带来难得的艺术享受,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相似文献   

19.
段玉裁在《说文》“亻亥”字下注引《汉书》、《史记》、《淮南子》的用例来说明“奇亻亥”为“非常”之义,揆之原文,却扌干格难通。而《汉语大词典》对“奇亻亥”及其异体“奇亥贝”、“奇胲”、“奇咳”的训释又各不相同,没有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作为古代天文数学体系中的“奇亻亥”,实际上反映了古人运用日月阴阳观念来阐释医学、兵法、治国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告别辞:请勿悲伤》是邓恩最具代表性的爱情诗之一。该文根据玄学派诗人善用奇喻这一最突出的特点,对该诗中如何运用奇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