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多元化思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撷取精华、成就典范.成了一个大课题。为此无数人的思考、几代人的探求.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尽管如此,众多成功者中,风靡一时的有之,粗枝大叶的有之,虚无缥缈的有之,顶天立地的有之……  相似文献   

2.
凤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鸟,并和龙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图腾。楚人以凤凰为图腾,并基于凤凰图腾的文化背景,《楚辞》中有大量的凤鸟书写。《楚辞》中的凤鸟有多种涵义,或作为传情之媒、导路之使、引魂之凭借,或体现声舞之美、作为舟车之饰,或作为治世之祥瑞、贤人之象征。这些涵义互有交叉、相互渗透,共同塑造了凤鸟形象,也增强了《楚辞》的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3.
"仁义"是儒家圣人之道的核心,仁义之道也构成了中国道统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涵。范仲淹的仁义之道是宗奉六经的圣人之道,是天道与人道统一的经世致用之道,是顺民养民育民的民本之道。儒学在宋代重振,出现理学之盛,范仲淹有开创之功;兴学立师,成就天下之士,"开万世道统之传"。范仲淹的思想对胡瑗、孙复、张载、李觏、周敦颐、二程等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首歌有很多定义,有励志之歌,有亲情之歌,有友情之歌,有爱情之歌,而我最喜欢的,是母爱之歌。母爱如歌,动人的歌声打开了我的心扉;母爱如歌,优美的歌声滋润了我的心田;母爱如歌,关爱的歌声温暖了我冰冷的心,让我为你唱一曲母爱之歌吧。  相似文献   

5.
贾丽娜 《成才之路》2014,(17):34-34
正带班是辛苦琐碎的过程,首先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明白我们到底要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一个班级有了方向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行动的指南。回想班级成立之初,我就提醒自己:希望这是一个空气中涌动着爱、弥漫着书香的集体,希望每一个同学的知识水平和精神生命都会和这个集体一起伴随着钟表的滴答声一寸一寸成长。我期望我们的孩子们有:志存高远之心、明辨是非之心、积极上进之心、团结友爱之心。期望我们的班级团结一心、做人诚心、学习静心、友  相似文献   

6.
今天,贪官污吏的名声,在百姓心中,早已臭不可闻。百姓心中有把尺,不合,就怨之、恨之、咒之、呼吁惩治之。而且,法律也不允许,只要暴露,就总会有追究的依据。无耻是无耻,无耻得还不算模糊。有一种无耻是模糊的,是分不清是非美丑的,有时甚至价值尺度整个都颠倒了,是成了非,美成了丑,而非成了是,丑成了美,一切都旋转着、混淆着,让人昏头胀脑、没着没落。  相似文献   

7.
板书设计的美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凡有经验的教师,他所设计的板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涂抹,而是按照板书教学的原理,遵循板书设计的原则,精心构思而成的。这就是说,板书设计要书之有效,就必须书之有方。所谓书之有方,就是要书之有用,书之有据、书之有度、书之有条、书之有时、书之有择。要书之有用,就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要书之有据,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书之有度,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书之有条,就必须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要书之有时,就必须具有周密的计划性;要书之有择,就必须具有适当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语文之道,乃语文之规律,语文之原点,语文之真谛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语文之道衍生了语文之术,语文之枝,语文之末。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当前语文之术横流、蔓延,遮蔽了真正的语文之道,出现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要借用老  相似文献   

9.
对于班主任工作,情有独钟者有之,爱恨交加者有之,惟恐避之不及者亦有之;让许多人疑惑的是,真诚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却换不来想要的和谐师生关系。其实,他们或许忽略了教育智慧的运用。以“戴高帽”传递良性暗示。初接手四(1)班,我从档案上看,行为乖张者有之,成绩欠佳者有之。  相似文献   

10.
《松堂游记》是朱自清后期散文之一,全文仅用一千二百余字就把松堂的背景、景中的意、意中的情、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地表现出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有驰骋想象之快,有情思涌动之真。用语准确自然,富有诗意和情趣,虽见匠心,却看不见斧凿之痕,表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1.
在颓靡的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雄壮的审美风貌独具一格,而最能体现其诗歌风格的是他的边塞诗。马戴的边塞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还艺术地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的见闻,以及军旅艰辛而雄壮的生活和将士誓死报国的豪迈情怀,充满英雄气概。与之相适应,马戴的边塞诗多写壮美、阔大,景物,豪迈的胸怀与壮美的景观相结合,使得马戴的边塞诗表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其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本民族特色。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傣族传统体育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影响条件;傣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戴望舒,李商隐的情诗比较,力图揭示戴望舒诗歌的传统渊源,作为乱世中的苦难诗人,从深层讲,悲苦的末世情怀是戴承继李的内在因素。至于戴望舒情诗的感伤特质,则从他与李难诗人,从深层讲,悲苦的末世情情是戴承继李的内在因素。至于戴望舒情诗的感伤物质,则从他与李商隐相似的爱情观和情诗氛围的营构得以体现,其区别则在情感和情绪分别成为李,戴表现的不同侧重点,另外,由于他们客观上面临着查相同的艺术上的反判任务,因而导致俩人对含蓄诗美的追求,其结果是造成他们情诗艺象的多义性,略有不同的是,李商隐爱用典,而戴望舒偏爱传统意象。  相似文献   

14.
德宏傣族剪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少数民族剪纸的文章,以苗族、满族的多,而专门研究傣族剪纸的文章很少。傣族剪纸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其发展的历史与傣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是并存的。根据历史记载,傣族的剪纸、纸扎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如:日常用具,戏剧舞台、道具的装饰、葬礼、佛寺、佛塔、宗教活动等,并且仪式隆重,内容形式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5.
从因声求义、经字互证、"四体二用"学说三方面探讨段玉裁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章对诗集《望舒草》的研究涉及三个方面:主题,艺术技巧和风格。主要以戴望舒“诗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理论作为研究的思路和依据,认为《望舒草》所收41首诗歌的主题可以归融为社会人生,爱情,生命与哲学思辨思类。《望舒草》中西交融的象征艺术是通过戴望舒对“淳朴与微妙”的诗歌特质的极力追求而形成的。戴望舒以《望舒草》开创了现代汉语诗歌独特的“忧郁”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云南盈江户勐傣族的丧葬礼仪详实调查,在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傣族以自身的认知为根本所构建的人文观。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温岭市是南宋江湖诗派代表人物戴复古的故乡,最近,在其故里附近出土了其堂兄弟戴忱及家人的六方墓志铭。根据这六方墓志铭、早几年发现的两方戴氏墓志铭和古县志上记载的两篇戴氏墓志铭,修正了戴复古家世辈分,并对20多年前发表的《戴复古家世考》和其中的世系表作了较大的改动补充。  相似文献   

19.
张岱散文作品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情感表现,根据不同的形态,可以分为精一、深情、痴癖三种不同的情感品质。张岱的情感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重视个体情感品质构建的继承。  相似文献   

20.
南社与国粹派学术文化运思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粹学派的核心组织国学保存会和南社是20世纪初先后成立的两个文化文学团体,它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运思有很深的联系。因此,国学保存会的骨干成员与后来成立的南社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其中的部分成员顺理成章也加入了南社。从研究南社的角度考量,其成员在国学保存会中具有发凡起例,纲举目张的作用;从国粹派的角度考量,这些国学保存会的成员又是革命文学的生力军。其中最突出的是黄节。黄节既是国学保存会的发起人,也是南社的发起人,他在国学保存会的经济、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南社,他的诗作独树一帜,是坚守学宋的代表作家。马叙伦、陆绍明等同属于两个文化团体,在国学保存会中,他们于世纪之交建立"新史学"的思潮中,以他们的史学评论代表了国粹学派的史学思想;黄节、陈去病、庞檗子等人的史学写作也代表了国粹学派的史学实绩。由此可观察他们在学术转型期和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