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本文认为,我国在大力建设生态城市之际,一定要在紧密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分析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各种问题归为硬件、软件和心件三个方面,并且分别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我国很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困扰,也存在看病难、就业难、房价高、环境差、食品安全、缺乏特色等问题,亟需转型发展。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战略引导下,各地均提出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是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入手,生态用地的布局是在建设用地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的,无法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把握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生态用地的布局很难形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反规划”理念强调一种“逆”向的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即生态基础设施,对确立城市生态空间的目标、城市生态格局的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  张文贤 《内江科技》2007,28(5):77-77
本文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生态城市和生态城市规划及其原则,探讨了城市在土地利用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及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是基于现代自然环境问题而提出来一种新型城市建设观念。现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践行这一理念,我国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经济建设为城市发展核心,所以在践行生态城市这一理念时,经济与生态之间出现一定的矛盾,再加之其他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现状与发展策略两方面对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市森林建设 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慧 《学会》2003,(11):15-17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兴起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 ,城市森林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1.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了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成果 ,从整个国土生态安全角度 ,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我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科学布局的框架、建设技术和综合评价体系。城市作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的“点” ,其核心内容就是发展城市森林。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城市森林建设 ,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绿地生态规划,要坚持整体性原则、遵循自然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质量与美协调发展的原则、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原则。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具体内容,通过制定城市规划、规范和引导城市生态系统高效和谐发展,推进城市生态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规划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城市建设的生态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但城市在实际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其参与规划的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规划误区,导致整个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效果较差。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规划以及绿化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其他城市进行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立敏 《今日科苑》2014,(9):125-125
本文首先对生态城市内涵进行分析,从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出发,结合长春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特点,提出绿地系统作为城市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创建生态城市应遵循的规划原则及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航 《金秋科苑》2010,(21):44-47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包括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建设六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垃圾处理标志着一个城市生态文明程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民生问题,与每一个市民的环境利益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面向生态城市建设的林场垃圾处理规划中的有关规划选址、填埋材料、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以及环境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现状入手,调研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内容,探讨绿色科技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研究绿色科技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作用,绿色科技依附于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现状以及具体案例,了解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与概念,探究城市生态规划在地方异质性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简要指出绿色生态城市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绿色科技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随之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挤、植被破坏等。新时期下,城市化的发展不应仅仅满足人口的城市迁徙,更应该向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力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生态的城市,使人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并且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定义入手,探寻城市生态规划的实现途径,并对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城市进程中的共同趋向。通过对徐州市生态环境与目前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徐州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理念,并对徐州市进行了功能定位,进而建立了适合徐州市发展的生态规划建设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
毛洪伟  李芬  郭永聪 《资源科学》2012,34(9):1798-1805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对于城市社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是关系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缺乏系统性的低碳生态建设领域的公众认知情况研究和定量化的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低碳生态城建设技术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同低碳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规划技术存在差异,认为差异主要存在于控制方式、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信息化手段、规划流程、规划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认为对于城市片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前期需要进行生态诊断与预评估,诊断和评估的对象包括,生态环境、低碳技术条件、能源高效利用与开发潜力、用地适宜性与开发潜力、建设可行性、居民需求和政策条件等方面;大于90%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评估应该纳入社会人文需求因素,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公共空间可达性、社区宜居性、基础设施完备性、居民生活满意度、文脉传承、建筑开放度、就业机会等;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是低碳社区生态改造的主导者;13.5%的受访者认为是政府应该是社区改造的提倡者,还有少部分(10.8%)的受访者对于政府的定位为资助者。既有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的内涵应包括能源系统改造,环境整治,历史印记保留,建筑物更新保护,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微循环技术体系如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认知排序。通过研究结果可清晰地看出下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议题和关键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设与发展至今,各种化工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活动增多,各类活动的运行都对城市的河道、生态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河道与生态循环的健康和功能被破坏,这对于城市与人类的发展是不利的。水利工程规划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水利规划设计时,需要在生态景观河道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河道生态得到改善。本文对基于生态景观河道共同发展的水利规划设计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刘磊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F0003-F0003
通过对倡导规划内容的分析论述,生态城市规划主要的内容,生态城市科学规划与开发的原则,如何建设一个有序的生态城市以及在中国推行倡导规划。  相似文献   

19.
翟海峰 《内江科技》2012,(11):149-150
包头市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依此理论,根据包头城市现状,对包头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建设规划、树种规划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包头市实施生态园林绿地建设规划的法律、行政、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的大小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建设生态城市,不仅是保护和改善全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张掖建设成一个生态城市,从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