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博弈论的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通过分析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的局限,指出从博弈论的视角来设计激励对策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博弈模型,并基于模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分析单一型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范围入手,根据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构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模型,并对其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进行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激发和利用这些动力的措施,为实现图书馆高效隐性知识转移,最终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ITKT)是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直接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依据知识特性和转移具体方式两个维度,将知识转移划分为正式显性知识转移、非正式显性知识转移、正式隐性知识转移和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4种类型,比较了它们的特征。分别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团队间、团队与组织间5个视角,分真隐性知识和伪隐性知识两种情况,考察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建立了过程模型,提出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4.
韦楠华 《现代情报》2012,32(3):54-58
首先探讨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涵,根据个体、群体和图书馆整体3个层次划分法把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归纳为五种途径,然后从主体、内容、情境和媒介等方面构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的分析框架,最后从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塑造新型组织文化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牛桂卿 《现代情报》2012,32(6):83-86
分析隐性知识的内涵与层次,通过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组织空间环境的分析,找出阻碍知识转移与共享的障碍因素,应用组织内的五度空间组织环境克服知识共享障碍,并构建出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机制管理体系,为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资本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如何获取、转移和有效利用隐性知识,以及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分析组织资本和隐性知识转移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组织资本对不同来源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并对企业组织资本以及组织内、外部隐性知识转移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三者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为进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书馆联盟的知识转移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共享资源与服务,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联盟间的知识转移来完成.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间知识转移的内容,指出了知识转移路径主要是显性知识向成员馆和馆员转移;隐性知识通过人际交流网络向其他馆员转移;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向成员馆和馆员转移;知识转移循环路径.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东林 《情报杂志》2007,26(6):57-60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隐性知识不仅能推动馆员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而且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性决定了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特点及层次结构、隐性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与转移、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郭琼 《情报探索》2015,(3):107-109
阐述高校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涵义及必要性,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认为其主要来自馆员意愿、能力及知识储备、隐性知识自身的隐晦性、隐性知识转移的自身技术、图书馆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馆员隐性知识转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赖辉荣 《情报科学》2006,24(12):1801-1804
隐性知识是图书馆的宝贵资源;隐性知识在全馆范围内共享会极大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而共享效率主要受隐性知识特性、当事人的能力、激励水平和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要成功共享隐性知识,需要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学习机制、激励机制以夏塑造优秀的图书馆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隐性知识的形成特点,研究了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特征,研究表明企业利用栽体识别原有业务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知识库实现知识挖掘,而有效的激励和人员转移是实现伪隐性知识和真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在隐性知识转移初期,企业通过有效的激励实现伪隐性知识转移.其效率呈对数增长趋势;当隐性知识转移至一定阶段后,转移方式发生变化,企业则利用人员转移推动真隐性知识转移,其效率呈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接触是最好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而对人际关系忠诚、情感距离及团队的目标、氛围、领导风格是影响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在隐性知识共享对绩效的影响方面,普遍认为,隐性知识共享能够增加团队成员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节约科研时间、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团队成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系统过程.为了分析知识特性在不同组织情境下对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文章构建了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以组织情境因素(组织支持、吸收能力、动机)为调节变量的知识特性(默会性和明晰性、嵌入性)交互作用影响模型,进而提出需要采取通过创建知识价值观的合理收益分配方式,增强图书馆咨询团队内部知识吸收能力,完善知识转移组织支持制度以及创建知识价值观的图书馆文化等措施,创造知识转移的条件,促进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提出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必要性,然后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进行分类,最后对图书馆隐性知识从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共享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建立图书馆知识库,创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独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新型图书馆文化,缩短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5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博弈论的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释博弈论视域下隐性知识共享的微观机理和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含义,对博弈论视域下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和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立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真 《现代情报》2005,25(9):24-25
知识共亨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知识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存在诸多障碍。本文试图从分析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入手,探讨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隐性知识的共享是大多数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时的主要障碍.对企业而言,隐性知识往往比显性知识具有更大的独占性和竞争力,隐性知识通过内部转移被企业成员吸收和消化而导致知识创新,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加强隐性知识共享的原因,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理念、平台及交流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构成,并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转移与流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