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毛泽东的自然科学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科学观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认为,人们为着在自然界里获得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里获得自由。在自然科学同阶级斗争及哲学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但谁人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自然科学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科学观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认为 ,人们为着在自然界里获得自由 ,就要用自然科学了解自然 ,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 ,从自然界里获得自由。在自然科学同阶级斗争及哲学的关系问题上 ,毛泽东认为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 ,但谁人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但不能代替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根本特点是什么?这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认识论思想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人们往往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阶级性和实践性,而阶级性和实践性各自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则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一些哲学专著和教科书把阶级性和实践性并列起来,平铺直叙地进行说明,甚至把阶级性看得比实践性更根本、更重要。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阶级性和实践性,而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那么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根本特点当然也是阶级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自然观并不是像传统哲学教科书所认为的那样,彼此分离遥遥相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才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直观性”的主要缺点,深刻地证明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达到了对自然界辩证的理解,建立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崭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从而实现了自然观的变革。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伴随变化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得到自由的一种重要武器。这门科学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经历了复杂的漫长的道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在我们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化学科学发展史予以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自由观的内涵,指出了它与以往历史上旧哲学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自由观的根本区别,并阐明了毛泽东自由观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发展。文章进而根据毛泽东的自由观论述了必然转化为自由的过程,指出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在青年学生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绝对自由”。“绝对自由”的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的内容是客观的,自由要受客观必然性的限制,自由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要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在阶级社会里自由具有阶级性,受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的限制。世界上不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肃清绝对主义自由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哲学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过去一段较长时间里,理论界对哲学党性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十年内乱时期由于受政治上“左”倾错误影响,在哲学的党性问题上表现为过于简单化,认为哲学的党性就是哲学的阶级性,把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哲学和政治混同起来。这种理论工作中“左”的错误必须克服。但近几年,在纠正这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发展史上,自由一直是哲学家青睐的香饽饽,拙文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由学说,重新深入而细致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恢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本真语境的努力过程中,笔者结合了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涌现出的一些尖锐矛盾,既抨击了现阶段形彤色色的自由放任主义,又对各种流行的伪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进行了亮思解蔽:既指出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虚假性,又指出了社会主义自由的真实性,从而系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具体内容.文章最后指出,自由并没有阶级性,资本主义有自由,我们社会主义同样有自由,自由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有品;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由,而且我们的自由更具体、更能得到人民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又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世界性、民族性、阶级性是统一的。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现了世界性、民族性、阶级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