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翔雁 《历史档案》2006,(4):93-95,105
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屯军一部挑起卢沟桥事件,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战幕,而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畔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萧振瀛就是二十九军的缔造者之一,他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四马架乡四马架村,是一名鲜为人知的抗日爱国将领,原国  相似文献   

2.
谢慧君 《兰台世界》2005,(8):131-132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悠久而传统的友谊。即使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时,日本人民也是反对法西斯、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抗日战场上,就曾活跃着一支日本人民的反战组织——“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  相似文献   

3.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由于中国人民的奋勇抗战,战局并未按照军国主义者的预想发展,为了应对预料之外的困局,日本政府只能通过所控制的媒体欺骗民众。随着战局的变化,日本媒体对战争的报道策略不断调整,谋求用虚假的报道维持国内士气,然而虚假的内容往往漏洞百出,为此日本军方专门成立了总辖全国新闻媒体的"报道部",并用该机构公布的"大本营发表"来统一媒体战争报道口径,这是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操控大众媒体的重要标志,以此为线索,为全面认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罪行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5.
我是中国陆军的退役军人,自以为多年的军人生涯已使我的心肠变得如铁石般坚硬。但当我步入日本社会,采访仍然活着的日本军老兵,听他们回忆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讲述中国同胞在战争中受到的苦难以及抗日将士壮烈殉国的情形时,常常悲愤得放声大哭,情不能禁。就在东京的大街上,在无数日本人困惑的目光中。  相似文献   

6.
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极其严重的反人类罪行,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无数暴行中的一个最残暴的典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首要在于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乃至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在于铭记中国被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这具有普世价值,顺应人类普世伦理要求,此外还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日经一位老领导的引见 ,翻看了书商邰仙玲废书回收时收下的三百多张旧地图 ,不由震惊。原来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之前及侵华战争期间测绘、复制、使用的中国地图。这批日军军用地图的发现 ,充分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蓄谋之久 ,铁证如山。这批地图共有三百余幅 ,其中日军测绘、复制、缩制、增补改版的有二百多幅 ,其余为民国时期军用地图。地图的大小大致有三种规格 ,第一种长 5 7.5cm ,宽 47cm ,比例尺大都是五万分之一 ,使用的长度单位是“米” ;第二种长是 5 8cm ,宽 46cm ;第三种长是 5 5cm ,宽 40cm。后两种规格…  相似文献   

8.
我的童年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度过的,我是在抗日烽火中成长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12月2日家乡金坛陷落.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东进并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日军派一个小分队驻扎在茅山东麓首镇直溪桥,据点设在巫家庙内.  相似文献   

9.
整理者: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后,挑起战争的部分重要战犯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得到应有的惩处,遭到了灭顶之灾.为了寻找那段历史记忆,近日,笔者采访了唯一健在、曾代表中国方面参加东京审判的高文彬先生.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摧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有关学者的著述,全面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我国图书馆和文化典籍进行疯狂劫掠和摧残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山西省档案馆征集到一本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出版的《支那事变纪念写真帖》,也就是所谓“中国事变纪念照片集”。  相似文献   

12.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他们三人的军事发迹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伪军,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利用汉奸及国民党投敌分子组织的军队,是日本“以华制华、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他们在日军的监视下成立,听命于当地的日军占领军并受其严密控制,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在70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平津沦陷,华北沦陷,中华民族进入了危急时刻。为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笔者着重从谜事活动的角度出发,回放了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谜界人士运用灯谜这一独特形式宣传抗日的精彩片段。这对于日本右翼势力疯狂篡改教科书,掩盖侵华历史事实的行径也是个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15.
从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漫长的8年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到处杀人放火,制造了无数的惨案,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在华北,日军受到我抗日军民的顽强抵抗,我和平居民也由此遭受了亘古未闻的野蛮杀戮。日军的屠刀更是挥向了天真幼稚的儿童。  相似文献   

16.
民国年间中国邮政简易寿险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德 《历史档案》2001,4(1):107-112,115
邮政简易人寿保险是近代中国邮政金融的重要内容,曾是邮政储金汇业局举办的与储蓄、汇兑并列的三大业务之一,但由于“生不逢时”,在1935年创办后不到两年便遇到日本侵华战争,业务受到很大影响,然而影响最深的却是持续12年(1937年—1949年)的恶性通货  相似文献   

17.
范晓露 《兰台世界》2017,(17):114-118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纷纷对日本侵华事件进行报道。日本政府对这些舆论报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且将外文部分译成日文。通过对该档案的翻译、研究可发现日本在扭曲事实真相、为侵华行径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其所搜集的各国新闻舆论,反倒为战争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长达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近代以来最为严重的战争灾难。据杭州师范学院袁成毅博士介绍,在战争过去的60多年里,关于战争损失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关注,1988年以后,中国军事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进行了重点研究,得出结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巨大的生命损失之外,中国还蒙受了空前的经济损失,共有930余座城市被日军占领,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军在华期间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不论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华夏民族,涌现出一批女扮男装、踊跃从军的"花木兰",八路军战士张明、王九焕,国民党军队中的机枪手、湖南奇女唐桂林,华侨机工李月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对日战争赔款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成毅 《历史档案》2000,20(1):106-112,,135,
187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领土台湾,1894年日本排起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也充当了先锋,日本发动和参加的这些侵略战争每次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终。根据18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的关于战争的国际法准则,交战双方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主要条件之一是战败国必须向战胜国支付战争赔款。兹就中国近代对日本的三次战争赔款作一概述。一流球事件赔献──日本初尝战争索赔甜头琉球王国早在明朝洪武年间以来就与中国保持着较为密切和稳定的宗藩关系。日本在16世纪末也强迫琉球向其人贡,使流球在事实上形成了对中国和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