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五千年的悠长岁月里,中国文化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辉煌,诗歌就是其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最近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歌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由此刮起了一股全民学习古代诗歌的文化热潮。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典,它的表达与呈现的方式与学生如今日常的语言运用还是有  相似文献   

2.
魏平 《家教世界》2014,(7):87-88
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千古传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长盛不衰的盛宴。本文具体分析一下中国古代诗词该如何鉴赏。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上是一朵奇葩,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卷帙浩繁的古代诗词是五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因此,古代诗词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而当代高中生的文化底蕴相对浅薄,更增加了古诗词教学的难度。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呢?一、反复诵读,品味诗词语言诗词的表现形式是语言,因此,品味诗词语言对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古诗词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在古代,诗词是供人咏唱的歌。因此,它除了讲究平仄搭配、押韵外,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口译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如外事演讲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古代诗词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代表,在交流中就更显得举足轻重。如何将古代诗词在口译现场翻译成目的语还要求精准性和目的性,这令许多学者头疼困惑。因此探究中国古代诗词在外事演讲中的特点及其口译策略,可为口译工作者们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女子诗词是古代女性表达心情、追求理想、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因此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对历代女子诗词进行审视分析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开播以来即受到大众的认可和欢迎,其宗旨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它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注重背诵,夯实基础;品读诗词之美,探索诗词之趣;立足生命体验,培养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7.
翻开中国古代女性的诗词作品,有大量的“闺怨”之音,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耐人寻思,发人深省,究其根源,在于受到礼教闺范的严酷束缚。泰州的女性诗词也不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写“闺情”、“闺怨”的,虽然她们作品的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但从这一类的作品中我们还是可以深切了解到清代泰州女性的真实生活和心理感受,并获得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96):16-17
中国古代的诗词在英语中并没有完全与之相同的文体,加大了翻译的难度。前景化语言在诗歌中体现得最集中,在翻译时,应该引起重视。本文以苏东坡先生的诗词为例,探讨前景化语言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翻开中国古代女性的诗词作品,有大量的"闺怨"之音,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耐人寻思,发人深省,究其根源,在于受到礼教闺范的严酷束缚.泰州的女性诗词也不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写"闺情"、"闺怨"的,虽然她们作品的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但从这一类的作品中我们还是可以深切了解到清代泰州女性的真实生活和心理感受,并获得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语言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意境的传达历来是中国古代诗词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比杜牧<清明>的四个英译本,分析了译文中用词和表达的差异,旨在说明古代诗词翻译中意境传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已经不同程度地纳入对外汉语教学课本之中,成为推广汉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用读、诵、吟、唱法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对校正学生汉语发音、传释诗歌文意、提升学习兴趣、推扬中国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诗词历经时间的洗礼,至今仍然散发出夺目的光华,其内中浓郁的悲剧意识的底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由。本文以唐宋以前的中国古代诗词为案例,认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悲剧意识主要有“姻缘之苦”、“别离之愁”和“亡国之恨”三种样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色进行划分的,在日积月累的历史演变中不同地域形成了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化。在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中国古代诗词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产生了凝重稳健的北方文学与灵秀俊逸的南方文学。因此,地域文化与古代诗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也造就出不同艺术美感的诗词文化风格。结合李天道所著《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一书,研究古代诗词中的地域文化呈现方式和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探索古代诗词创作的独特思路和深厚内涵,而且对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而且是胸襟开阔、才华横溢的诗人、诗论家——毛泽东留下了诗词50多首——他是中国人民文化最光辉的代表——毛泽东诗词是无产阶级的艺术珍璧,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毛泽东诗词是无产阶级艺术作品的典范——毛泽东诗词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汲取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精华——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毛泽东诗词具有雄奇豪放、挺拔流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诗词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值得我们回味品评。  相似文献   

17.
醉酒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抒情寄志的常用形式。作为女性作家,李清照一如众多男性作家,创作了大量有关醉酒的词作。这类词以优美的语言抒写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把女性深切的内在生命体验化入词中,自由的表述中折射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展示了词人真实自我的另一面,流露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质。女性醉酒诗词反映了古代女性独特的审美心理特征,也反映了女性主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李园园 《考试周刊》2014,(86):10-10
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习与鉴赏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初中生对语言精练、手法多样的诗歌理解能力弱,即便是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诗歌,他们也可能在解读、诠释、探究与品鉴方面能力严重欠缺,制约语言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古代诗词教学中教会学生通过诵读涵咏促进语文素养提高的问题做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古代诗词的内容是实用的,并融入生活。在中学时期,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阅读技巧,并加深对未来学习生涯中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古代诗词的内容是实用的,并融入生活。在中学时期,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阅读技巧,并加深对未来学习生涯中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