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8,(6):4-5
最温暖的拥抱: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什邡市看望受灾群众时,亲切地把一个小朋友拥入怀中。 最虔诚的期待:温家宝总理在四川都江堰市察看灾情时,蹲坐在废墟上对着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关于温家宝总理“五四”青年节看望两所高校学生活动的特写,写得短小活泼,很有特色。“我也是一片树叶”,看这题目就感到新鲜,引起阅读的欲望。我猜想,作者是在有意识地实践这类报道改革的探索吧。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认真阅读了<小学生学习报>的责任编辑张清平的信和随信寄去的3期报纸后,用漂亮的毛笔小楷工工整整地在原信上亲笔批示:"报办得生动活泼,孩子们的文章真切朴实.我希望<小学生学习报>越办越好,成为孩子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成为启迪孩子们思想的一颗智慧之星.谨通过贵报向孩子们问好."  相似文献   

4.
要闻     
《网络传播》2010,(3):6-7
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 2月27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首先向全国网友们拜年,他说:“很高兴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去年是2月28日,我本来也想还取在2月28号,但我考虑到明天是正月十五,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所以我就改到27号。在这里,我向大家拜年。”  相似文献   

5.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县、伽师县发生了导致4000多人伤亡的强烈地震。地震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心系灾区。3月29日,刚刚就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来到灾区,视察灾区,慰问灾民,并特意前往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看望六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接现场) 达吾提·阿西木的现场效果声:“谢谢!谢谢总理来看望我!”(同期声:达吾提·阿西木的哭声)。(同期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你不要哭,我听过你的事迹,在这次大的地震面前, 你是个好党员,好支部书记,党员干部都要向你学习。这次  相似文献   

6.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许许多多“战地记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最前沿,发回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向武汉陆续派出了近两百人的报道团队,让我们看一下在战“疫”一线的“逆行者”们的身影吧。蒋晓平:我们与白衣卫士并肩作战。“过去的半个月时间,一直和我曾经学习、工作了11年的城市战斗在一起,真正同呼吸、共命运.每每回想起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热泪盈眶,愿武汉挺住,世界祥和!”  相似文献   

7.
李杨 《当代传播》2006,(1):89-90
2004年2月14日上午10点,对于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六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时刻。他在祖国的首都北京见到了亲人温家宝总理。对于我来说也同样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我采写的《达吾提·阿西木北京探亲记》获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照片获“全国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2004年2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达吾提·阿西木要到北京去看望亲人温家宝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已经和总理联系好了,要我们一起去北京拍摄这次活动的珍贵图片资料,明天就出发,要我做好准备。我听了非常高兴,回想2003年3月16日随同温家宝总理前往地震灾区采访时,总理亲民、爱民的言行在我脑海中如同电影般  相似文献   

8.
黄斌  张剑  余军 《网络传播》2006,(8):38-39
中部崛起是一个历时较长并正在进行中的主题重大的新闻事件。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了中部五省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今年5月,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促进中部崛起工作。中部崛起已经成为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9.
2009年的“两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互联网开始的。在会议开幕前的2月28日15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数以亿计的海内外网民纷纷登录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向总理提问。BBC中文网在当天的报道称,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两会”前夕作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涉及话题不仅包括金融危机、防止腐败、就业住房,  相似文献   

10.
通讯《总理帮农民追工钱》(刊于2003年10月28日《重庆日报》),题材重大,写法鲜活,是一篇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作品。此文先后荣获2003年重庆新闻奖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文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文章以小见大,突出重大主题。该文紧紧围绕温家宝总理与农民对话的情节展开,由此引出工钱一事:“等一会儿我到县里后,一定帮你们追问工钱的事。这些事对县里和一个地方来讲也许是小事,但是对老百姓却是大事呀!一定要解决好!”一“小”一“大”,在此得到了明确的注释,看似小事,实是大事。从总理坚定的语气…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这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意识的最后落脚点,都要体现在对新闻事实特点的把握、新闻意义的追求,新闻效果的预测、分析和思考上。 陕西电视台播发的新闻《总理带灾区孩子上课》,报道的是2002年夏,陕南佛坪县发生洪涝灾害,温家宝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赴灾区视察,慰问灾民的事。报道的特点是,不走以往报道领导人活动踪迹的老路,而着重选取温家宝同志在佛坪县沙坝村临时搭建的灾区小学里,与师生交谈,带领孩子们朗读板书  相似文献   

12.
赵成亮 《记者摇篮》2004,(3):4-4,10
2004年1月29日,《辽宁日报》监督版刊登了本报记者来信——《运粮列车岂能成为“播种机”》,批评了铁路系统运粮列车在粮食运输中像“播种机”一样散落浪费粮食的现象。这篇仅为800字的报道,引起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高度重视。1月31日,温总理在批示中指出,《辽宁日报》刊登的《运粮列车岂能成为“播种机”》的报道,所述内容论点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基本解决国企下岗职工问题。一度成为中国总理头号“心病”的下岗职工问题,也许就此将成为历史名词。  相似文献   

14.
黄斌 《声屏世界》2006,(5):66-66
在2006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为了让记者的提问更能体现广大公众的心愿,从3月5日开始,CCTV就和搜狐、新浪等网站共同发起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网上征集活动。到3月14日早上,已经征集到百姓最想问总理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像这样的网络征集活动在“两会”报道中还是首次。笔者以为,此举在创意上高人一招,在行动上胜人一筹。至于在当天记者招待会上发问的是白岩松还是王小丫,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无怪乎,温总理的开场白就是“:现在面对我的是记者、是少数,但是,在会场外听我谈话的群众是多数。我必须向…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24日电:“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有望在2005年的最后几天被彻底取消。”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2月29日电:“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在2005年的最后几天,几乎所有媒体都是这样宣告“皇粮国税”的结束。“2600年”这个数字,似乎已成为“皇粮国税”历史年限的定论。不仅如此,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宣布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时,在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宣布提前全部取消农业税时,各家媒体也把“皇粮国税”的历史报道为2600年。两年来,人们都有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6.
3月18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问:“两会”期间,我们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人民网和其它十多家网站都做了“两会关注热点”或者“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上调查。参与网民达数千万,提出的问题超过百万,成为公民有序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家关注度最高的是物价问题。您在报告中提出,今年物价增幅控制在4.8%,请问总理,新一届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实践》2011,(9):I0002-I0003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看望受伤人员,对伤亡人员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并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30日,“大众网”论坛上,网民“老旗”发表了一篇特殊的帖子.“温总理相隔10年后来山东农村,还穿着那件冬装!”帖子讲述了温家宝1995年和2005年前后十年两次来山东,“身上穿的似乎还是10年前的那件羽绒服。仔细看了又看,应该是同一件。总理啊总理!”的感人故事。不久,该帖被全国多家网站转载,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动漫产业。总理一段话令中国动漫业深思,他说:“我有时看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他应该多看中国的动画片。”总理强调:“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在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正式访问,这是七年来中国国务院总理首次访问日本,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温总理称他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是一次“融冰之旅”。笔者以中央电视台(CCTV)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其在温总理“融冰之旅“报道中所发挥的议程设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