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的影响     
我属于一个大家庭组织的成员,在鼓励生育多子多贡献的五十年代,我们的父母先后生下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如今,我们这一代都已成家立业,个个家庭幸福且事业有成:六个家庭中已出了五位副教授,一位留英博士,其中有几位是国家级模范、省级先进,一位是省人大代表.回顾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深感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性格的形成与未来道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在经济困难的五、六十年代,生活之艰辛是不难想象的.我们的父母除了做到精心合理安排生活外,培养家人形成一种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优良作风则成了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共同度过难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父亲从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喝茶.父亲先后在省重点中学、地级师范、省属高等学校担任校长等领导职  相似文献   

2.
朱军 《初中生学习》2007,(10):14-15
我不敢轻易回忆童年,因为我的今天与我的童年生活天壤之别.童年时最清晰的记忆都是关于父亲母亲的,关于贫寒的家和自卑的自己.也许当年还曾有过委屈,但今天为人父母后才知道,虽然经历了一个清苦的童年,但是我得到的一切都是父母能给我的最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聂茂 《小读者》2010,(2):8-8
四十多年前的那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当时家里已没有粮食。天还没亮.父母就把我们兄弟姐妹叫醒。父亲领着我们上山挖蕨根,因担心被村民看见,便起得特别早。我们懵懵懂懂地走在父母后面,刚到村口。竟意外地碰到一位邻居。他问我们干啥去。父亲有点慌乱,  相似文献   

4.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父母要求保守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成龙!父亲有他的事业和影迷,我和母亲都成为生活在他背影里的亲人.他基本上一年只到洛杉矶和我们待上两个礼拜,而且从没有带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5.
高三生活,除了紧张、压力,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还有些什么?从本期起,我们将摘选一位父亲记录的他的儿子“一米八”的“高三细节”,从中不只能体味到正和我们一起穿越高中“最后黑暗岁月”的父母的独特感受,也能看到我们的成长,在父母的眼里是怎样地生动和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6.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父母要求保守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成龙!父亲有他的事业和影迷,我和母亲都成为生活在他背影里的亲人.他基本上一年只到洛杉矶和我们待上两个礼拜,而且从没有带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7.
60后人物特写:刘贞华,一位优雅着长大,优雅地教育孩子的高知妈妈。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子女家庭。父母不仅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还培养了我健康的身心、健全的智力以及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能力。在身体健康方面我的父母认为身体健康是生活和学习、工作的基础。母亲的手很巧,不管什么饭做得都好吃。父亲则会告诉我们什么食物有营养,督促我们不挑食、不偏食。当  相似文献   

8.
丁继东 《老年教育》2014,(12):29-29
<正>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的时代出行方便快捷,与孔子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孝"的形式也应有所变化。"父母在,共远游",是时代赋予我们孝敬长辈的新选择。自上世纪50年代父母结婚以来,我们一家五口在一起生活的时光不足六年。最初是父亲在部队,与母亲两地分居,后来父亲转业回地方,可我们兄妹三个却又分散于祖国各地。在2005年以前的记忆里,一家五口  相似文献   

9.
“父亲之名”作为一种能指符号在陈染作品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康的理论体系中,"父亲之名"是一个重要概念.在父亲一母亲一孩子的三角关系中,父亲的作用往往是以"父亲之名"的形式出现的.在陈染的小说中,虽然父亲因为父母离异而在女主人公的生活中缺失,但"父亲之名"仍然以情人、他人的话语等形式继续出现在陈染作品人物的生活之中,并且发挥着父亲所具有的经济、法律和情感的象征功能.  相似文献   

10.
16岁的小黄自幼父母离异,他和父亲在一起生活。但是父亲忙于生计,经常不能在家和小黄一起生活,即使偶尔回来一次两次,还无故地打骂小黄。因为平时缺乏父母的监督和照顾,加之小黄辍学在家,导致他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辨别是非菩恶的能力,做事盲目冲动、不计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我们班初中一年级同学张华的父母因感情破裂而协议离婚,根据协议张华随父亲一起生活.考虑到张华的今后生活教育需要,离婚时张华的母亲将自己所分得的2万元转到了张华的名下,同时每月给付一定的抚育费.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 《爱如茉莉》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映子用生动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自己父母之间的一组组生活小镜头:生病住院的母亲叮嘱自己为出差归来的父亲煮一碗水饺、父亲顾不得吃一口水饺而"直奔"医院、病房里父亲紧握着母亲的手而母亲则露出了恬静的微笑……作者在这些看似普通平淡的生活小镜头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主人公之间那茉莉般的真爱.  相似文献   

13.
认识父亲     
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给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自编的儿童认知行为问题调查表的效度和信度以及弱智儿童认知行为问题与其父母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编的儿童认知行为问题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弱智儿童(MRC)父母对儿童认知行为问题的评价都显著高于正常儿童(NC)的父母,但这种差异的显著性在弱智儿童父亲与母亲之间不存在.弱智儿童父母与正常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差异不显著.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弱智儿童父亲的心理功能状态、社会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都受儿童交往障碍的显著影响,而弱智儿童的情绪障碍是影响其母亲心理功能状态的主要因素.儿童的认知问题是正常儿童母亲社会功能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小超,男,1995年8月17日出生,家住我县王桥村.该生家庭特殊,刚出生八个月,父母就离异,他被判给了父亲.父亲长年在广东打工,他跟随年过七旬的爷爷生活.家中地少,爷爷年事已高,收入甚微,父亲也极少寄钱同家,生活极为艰难.  相似文献   

16.
给父母幸福     
父母的爱是我们的幸福;我们的爱是父母的幸福……父母离婚了。我被法院判给了母亲。我自知父母离婚是迟早的事,所以心中并不很悲伤。喜欢父亲的那个女孩,我也挺喜欢,她温柔、善良、大方,不过就是脾气大了点。我在心中暗自为父亲高兴,因为这女孩对父亲是那么一往情深,尽管我始终  相似文献   

17.
那年,肖恩17岁.半年前,他的父母离异了,肖恩和父亲在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一、个案一般资料 王某,男,17岁,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精神状态:焦虑、无望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失眠、有自杀倾向.身体状态:头疼,但身体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测验结果:SAS标准分为51分,SDS标准分为52分. 二、自我陈述 主述:自言自己是个坏孩子,感到自己无能,活着还不如死了好,近三个月来常有自杀念头但又缺乏胆量和勇气,为此感到痛苦.两岁时父母离婚,母亲重建家庭,不愿要他;一直跟着奶奶和父亲生活,父亲无固定工作,脾气暴躁,常酗酒后打他和奶奶.最疼爱他的是奶奶,父亲从不过问他的生活,看着不顺眼就动手打.  相似文献   

19.
呼唤父教     
孙老师说:6月20日是父亲节,首先让我们向所有的父亲道一声辛苦并祝福你们健康、幸福。作为儿女对父亲要说的话可以到此为止了,可是作为一份面对父母发行的杂志,我们还想跟您探讨一下做个好父亲的必要性及如何做个好父亲。让我们先看两个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之一有个朋友是公司的老板,每天公务繁忙,应酬不断,女儿的事自然全交给了母亲。这天这位难得在家休息的父亲在家里接到了一个女孩子的电话,让他转告他的女儿一些事情,他很认真地记下了。等到晚上女儿和她妈妈回来的时候,他拿过记录的纸条,很认真地转达那个女孩的留言。他说…  相似文献   

20.
每一位父亲或母亲,在孩子面前,常常认为自己是尽了自己的全力,并且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事实未必如此.如果读过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如果读过其他一些中西方教育名篇,作为父母的依旧没有愧疚之心,我想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为孩子好的.身为人父人母,有些伪善是我们不自知的,我们在无意之中已经剥夺了许多原本属于孩子的幸福与快乐,作为父母乃至作为教师的成人却还为此自豪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