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取得良好的成效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守党的作风建设,密切保持良好党群关系;创新群众路线工作方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上四个方面的宝贵经验积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群众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逐步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始终注重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巨大政治优势;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持通过从严治党,永远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纵观百年光辉历程,党在增强社会号召力方面已积累了充分的自信和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维护群众利益争取人民群众;坚持推进党的形象建设,以党的良好形象影响人民群众;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党的科学理论教育人民群众;坚持发展党的统一战线,以畅通民意渠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伟大梦想感召人民群众。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凝心聚力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不论是在历史发展的哪一个时期,党始终都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先进性,这也是党长期赢得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关键,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赢得的拥护和支持,永葆执政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理想信念建设历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强调要在读懂弄通的前提下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宗旨要求;始终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两者的实践结合;始终坚持“学思践悟”的根本方法,强化学习、思考、实践和领悟四个环节,不断将党的理想信念建设提升到新的实践高度。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实践证明,人民是党的力量来源,离开人民群众,党的事业一事无成。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是破解各种难题和应对各种风险,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的保证。"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道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将党和人民的关系比作亲人关系,是对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崭新解释,具有深刻涵义。当代中国现实表明,党的建设面临的诸多新问题,都与如何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动的情况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相关。群众路线不仅是工作方式,更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体现。服膺这个道理,党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以不断实现人民利益来满足人民的期待,并以此续写党的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为民形象是中国共产党最为鲜明的政党标识。在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自身奋斗与国家命运和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实现了为民形象建构。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立党初心,锚定了为民形象建构的价值追求;党领导人民实现伟大的发展变革,提供了为民形象建构的现实基础;党紧紧依靠绝大多数人民进行奋斗,找到了为民形象建构的力量源泉;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为民形象建构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不仅是一部砥砺前行、不断开拓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为民形象的铸造史。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 ,最根本的是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从中国共产党“要不要”和“能不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论述了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9.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党领导人民探索的带有根本性并且始终影响教育工作全局的宝贵历史经验.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党性,是教育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充分体现;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是"坚持理论创新"的充分体现.回顾党的教育方针的百年发展变化,对我们具有深刻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经验可以总结为:一是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二是始终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三是始终坚持把推动还是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农村土地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四是始终坚持政策演进的力度和速度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相协调;五是始终坚持把满足农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首要出发点.这些历史经验,可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政策的正确选择和设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党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坚持“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的力量的物质来源;先进的社会化是我们党的力量的精神来源;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的主体来源。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最根本的是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从中国共产党“要不要”和“能不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论述了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因此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是党的基本群众工作经验,牢记宗旨、增进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群众路线,既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始终在路上.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建与争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与巩固、改革开放时期的调适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与强化四个阶段性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统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与服务大局.百年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形成的宝贵经验,既为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党启航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从党自身览强有力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并加强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严密的治党方略;要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由"以党治国"向依法治国的根本转变,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在社会革命时代为完成党的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而进行的建设新形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革命时代的目标就是进行文化革命和科技革命,实现全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使党的基本路线、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组织运行方式适应新的目标,完成由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变,党的建设理论也由此得到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理论成为党建的理论基础;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成为党建的根本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民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先进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掌握科技革命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的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二是掌握文化革命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在完全依靠人民群众的同时,积极用先进文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三是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宗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全党能够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作风,在新形势下,确保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自我党建立以来,以马列主义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基本方向,始终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作为革命斗争的基本思想,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和成熟的群众路线理论。本文将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详细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理论的功能,服务于我国建设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代表人民利益,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人本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践行人本立场的历史.但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党所坚持的人本立场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党必须结合具体的使命任务,依托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不断赋予人本立场以新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百年来,党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过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坚持以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在夯实制度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系统总结并详细分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党领导国家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一脉相承的体现,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