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德育观念是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要克服对德育内涵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正确认识品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构造大德育系统,要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探究其丰富的理论来源,在其职业教育目的观、人才观、爱国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加上黄炎培受到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和国外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和国外职业教育德育观也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大德育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德育体系”的研究,旨在廓清当前德育工作中对“德育”的简单化、片面性理解,以一种现代的德育理念来完整地把握“德育”概念。作者认为“大德育体系”中的“德育”超越了以观念养成、道德修身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德育观念,它涵盖思想(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多项内容  相似文献   

4.
"大学之道"是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典型模式,蕴含了丰富的"大德育"思想,体现整体性理念、道德、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三位一体思想,以及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等,这为我国德育的现代改革提供了深厚的内源支持.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工作要明确目标任务,树立大德育观念,形成大德育格局;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发挥整体功能;强化德育运行机制,全面实施德育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发挥整体育人合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有:整合德育课程内容,构建切合实际的大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加强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构建以"新三中心"为理念的大德育平台体系;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德育课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多年来,通过深入、开放的艺术教育进行育美,充分挖掘育美过程中艺术教育的育德点,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基础性和重要性,探索学校德育课程化之路。学校树立"大德育"理念,全面推进德育课程系统化建设,构建"大德育"格局,整体构建了以"尚美"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贾美华  金利  黄冬芳 《中国德育》2010,(9):23-26,8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将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开始树立学科“大德育观”。“大德育”是关注每个学生整体成长过程的德育。在大德育体系中,德育目标具有整体性,德育内容具有综合性,德育实施主体具有全员性,德育影响具有全方位性,德育过程具有动态性。这些特征使得德育成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大德育观”是毛泽东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内涵极其丰富。从德育三位一体、德育工作要常抓不懈两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大德育观”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德育变革,既要继承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遗产,又要考虑同世界文明建设的先进性接轨问题。未来德育必须进一步加强德育人格教育,加强社会公德的规范化。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将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学校德育将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要树立大德育观念,建立开放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需要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用“大德育”理念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发展方向,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高校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需要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用“大德育”理念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发展方向,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高校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第三中学是一所众所周知的百年老校.百年像是传奇,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百年三中之所以枝繁叶茂,就源于它的根脉深长.而这根,就是德育. 在这里,我把自己基于学校文化视域下的"大德育观"的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共享. 一、"灵魂"——不可替代的德育价值 我们提倡大德育观,就是要彰显德育在学校文化中的灵魂作用.德育就是育德,就是要将德育融入学校一切工作中.没有德育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德育的课堂,就是生产车间,学生就是考试机器.大德育观中的德育,不是空洞说教,不是装点门面,它应该是一种无形的浸润、滋养与引领.大德育观中的德育工作者,不仅有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还包括所有的任课教师甚至门卫、保洁员,是校园中除了学生的所有人.大德育观中的德育工作,不是为教学保驾护航,更不是校园中的派出所、消防队,它应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心灵的对话、思想的撞击.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我们的称号: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4.
“大德育”针对传统德育目标理想化、内容政治化、方法“非人化”所造成的各种弊端,倡导在德育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性地位,呼唤发掘人在道德方面的创造潜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的“自我发展型人格”。从“大德育”的层次性考察,人格心理是该理论体系的基点和前提。在人格维度理论假设分析的基础上,“大德育”确立了以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和动力性为核心的新型人格理念,区别于传统的人格理论。“大德育”倡导综合性人格研究思路,从“德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德育化”两个系统来考察,“大德育”人格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功能。  相似文献   

15.
第一,处理好大德育与小德育之间的关系。大德育抓方向,小德育抓方法。大德育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联系相对比较密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宏观、抽象,因而对受众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够接受。所以,大德育要抓方向,就要保证有一部分德育工作者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衷心拥护党的领导,而且这部分人要能够引导舆论,指导德育最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德育思想是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德育思想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的思想的江泽民德育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江泽民德育思想的实质。实习江泽民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为了更好地确立“大德育”观念,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树立和强化“大德育”工作观念,结合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推进和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三大课堂”育人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培育和重建“特色化”德育文化,以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促进高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对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开大)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大只有重新调整德育工作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增强开大德育的开放性;利用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增进开大德育的灵活性;开展德育对话提升开大德育的互动性;利用学生社团潜移默化地拓展开大德育的合作性;利用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开大德育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正转型时期,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模式。一、全员育人:"两项制度"形成德育合力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德育合力。"全员育人"体现在树立"全员参与"的大德育观,  相似文献   

20.
《思想教育研究》2009,(9):I0008-I0008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遵循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通过构建大德育机制,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建设以人为本的德育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创新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