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温晓茹 《家教世界》2012,(18):50-51
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事实上,传统生物教学过多地重视生物的"双基"教学,对生物学科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认识不足。我们必须利用生物学科的自身优势,把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之中。况且在教材中,还涉及到许多与人类生命健康有关的知识,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思想意识,生物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1 正确引导 健康上网。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生物学科,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等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因此,以互联网及其网上资源为教材,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健康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利用互联网;要告戒他们,正处在长身体打基础阶段,这是人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要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  相似文献   

3.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我国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取与其它课程渗透的形式,在生物课中渗透健康教育更已成为传统做法。分析中考生物学考试试卷中与健康教育相关的试题,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内容在生物学教育中占有相当比例,主要是身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在生理卫生部分讲授;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考核仍以知识为主。目前,生物学中的健康教育在内容、目的、方法等方面与现代健康教育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生物学的课程优势,有机融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新时代赋予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使命。初中生物学新课标有机融入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青春期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传染病防治、安全用药与应急避险等领域的内容,构建了系统化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生物学学科知识逻辑,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使得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结构化、情境化、实践化。  相似文献   

5.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将营养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慢病预防教育、成瘾行为预防教育和学习卫生等与生理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融入生理学教学之中,增强了生物学师范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对未来在中小学从事生物学、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很多高中生还不是非常了解营养健康知识,而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都与营养健康有关。因此,将营养健康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认识营养健康的意义并深刻了解相关知识。1现象教学与营养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健康和保健存在误解,我们随处可见营养品的宣传和保健品的推销。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依托学科优势,探寻如何在初中生物学中融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作业、评价等方面融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教—学—评”的一致性,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沪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新教材中有颇多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素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贴科学前沿。本文通过对教材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知识点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1 正确引导健康上网 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生物学科,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等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因此,以互联网及其网上资源为教材,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健康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互联网,正确利用互联网;要告戒他们,正处在长身体打基础阶段,这是人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要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帮助分析网上一些不健康内容可能对他们成长产生哪些危害;特别警醒他们互联网上一些非法网站常常带有病毒或恶意代码,不要尝试打开非法网站而被搞乱电脑操作系统,给自己使用上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健康地生活"单列为一个主题,突出健康生活教育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其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终身发展需要,是提高中华民族体质的需要,也是生物学教师的中国梦。1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生活教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进行健康教育,是帮助居民摆脱不健康生活的最有效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的初中生物学知识、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法、在生物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对教师的挑战,从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趋向之一是注重人类生物学,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讲授的各种生物学知识都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生物学教学中特别注重健康教育,并联系到社会问题,例如生态、疾病、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等。世界上一些国家在中学除了设有生物学课程外,还单独开设健康教育课,例如日本、巴基斯坦、葡萄牙和美国的一些学校。有很多国家是将健康教育结合在生物课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里进行的。下表是6个国家近年来生物学开设的年级和在生物学教材中健康教育所占页数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营养物质、遗传与变异、生物生理本质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渗透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怎样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呢?笔者基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认识,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1紧扣教材,课堂渗透1.1紧扣案例渗透健康教育在生物学课堂中,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9,(18):37-38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在生物学教学中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潜在的健康教育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健康人格品质的养成,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的教学关注现实生活,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生活化的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生物科学史;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了灵感和依据,使其与之前的主要偏于医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相分离,体现了体育健康教育的社会属性,这对于中国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6,(8):15-16
<正>生物学是对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也是关注人们健康生活的学科,与营养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生物学教学探究人们的健康养生可谓得天独厚。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存在很多问题,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呈现两极化发展。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十分重要。1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1.1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的转变1.1.1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而青少年健康是健康中国的基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其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教育信息化能突破学生接受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学生接受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资源,但其当前存在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教师专业培训项目有待开发、体育与健康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有待深化等问题,提出强化体育与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关文件的引导,深化体育与健康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信息化延伸到全社会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与自己是否树立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有关。在目前中学生物学教学还没有提高到应有地位的情况下,我们生物学教研组把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树立终生从事生物学教学事业的坚定信念、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来抓。具体做法是: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目前高考不考生物学带来的副作用,不可避免地挫伤了生物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比如说,在我校任高考学科的教师,每节课的课贴比非高考学科的教师要高得多,并且,送走一批毕业生后还有比较丰厚的奖励。…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坚持德育为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内容有机融入生物学课程,系统构建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增强了生物学课程的思想性。生物学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上主题教育内容,应深刻认识和理解主题教育内容,深入挖掘主题教育素材,多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深入研究主题教育学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