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即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神经调节在本章中是教学的重点,与第三章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和稳态,第八章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内容有关,在生物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密  刘刚 《中学生物学》2010,26(6):40-41
1 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本节与前一节的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后一节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同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本章对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免疫调节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的内容,在第一章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这种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在这一章仅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做了简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结构解读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5章,在"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内容中,安排了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本内容包含的重要知识块之一是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编著紧紧围绕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主题而设定教学内容,又与其他学科之间相应联  相似文献   

5.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0~81页"认识小数"第一课时的内容。一、对教材的研讨与解读小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概念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北师大版教材把小数的知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量...  相似文献   

6.
花万帮 《贵州教育》2011,(23):43-4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教学内容是两大点:一是探究一种变异现象;二是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本节内容需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只能安排"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7.
柳衍 《成才之路》2010,(31):78-79
设计思想:此节是苏教版八下第二十二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部分内容。这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察、探究的实验课。课的设计完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良好的情境创设下师生自然提出探究的主线问题,"鱼儿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有哪些特征是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进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观点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概念多,感性认识少,知识抽象,特别是涉及生物电信号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相关内容,教材并未设置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完全观察不到相关现象,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本节教材设置的实验"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操作相对简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不困难,不管学生还是教师都有时间进一步探究,所以笔者设想可以在完成教材实验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牛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进行观察记录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邹立明 《考试周刊》2012,(27):146-14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通钢一中教师邹立明,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二节"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功"这一节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潘宁 《中小学电教》2011,(3):132-133
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采用的教材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版选修本)第三章"算法的程序实现"中第四节"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六节至第九节的教材内容 (以下称本单元 )进行简要分析 ,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1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内环境与稳态 ,生物的呼吸作用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 .1 编排体系上的调整 旧教材将呼吸作用列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标题下 ,将能量代谢列在“动物的新陈代谢”的标题下 ,这种编排在逻辑上不够合理 ,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因为呼吸作用不只是高等植物的生理活动 ,能量代谢也不仅存在于动…  相似文献   

12.
张旻 《成才之路》2011,(23):70-7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对前两章的"基因的有关知识"作了本质性的阐述,又下启后三节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遗传效应"等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13.
1 教材分析 “细胞呼吸”一节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4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生物体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点,在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和能量代谢的关系上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构建生物体内能量传递结构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赵慧 《中学生物学》2008,24(5):37-38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生物新课程“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中的一个内容,旨在通过对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基本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起到积极作用。并且本节与实际生活现象密切联系,是对前两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内容的深化,是本主题甚至是整个初中生物教材的难点,并且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铺垫,所以本节知识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1说教材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生物第四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13章第1、2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生物的多样性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之一,主线是"人与生物圈".学生正经学习了环境中的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人与生物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本节课程标准为"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关注天气状况,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刘景太 《生物学教学》2008,33(10):28-29
1教材分析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基本特征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而人的生殖和发育等基本知识已在七年级下册安排,本章则着重介绍植物的生殖以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本节是学完植物的有性生殖引入无性生殖、动物中的昆虫和两栖类生殖和发育等的继续。  相似文献   

18.
"长江的开发"是"河流和湖泊"一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既是对第三节内容的总结和归纳,又是对第三节内容的固化和提升。正文十行约282个文字,图片18幅。可以归纳为"三多一少"的特点,即"图片多、活动多、材料多、文字少"。基于本部分特点,教师既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掩护下无所事事,也不能在传统教学观的束缚下,固守着知识的本位。而应将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尊重生活理念,打造精彩课堂,凸显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孙秋 《考试周刊》2009,(51):177-178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与我们"》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位置、中国的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本节内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极为密切,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车亚莉 《中学生物学》2012,28(12):28-30
1教材分析苏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中第二个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有初中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伴性遗传这节内容既说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又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