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所谓行政伦理是关于政府及行政组织和个人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伦理管理制度、价值观念模式等的总和,其核心是行政活动和行为的行政伦理规范和行政伦理制度。以行政主体在管理活动中施行的行政行为出发,运用伦理学和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揭示行政与伦理的内在关系,明确行政行为及活动的伦理性质和价值,规范和引导行政主体的活动,提高公共行政的效能和信誉,是行政伦理学的基本任务。建立行政伦理学,加强对行政伦理道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不仅离不开法律控制,而且需要设立道德边界。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道德边界,由行政主体在行政自由裁量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所构成。这样的道德原则主要有:平等裁量原则、公正裁量原则和据实裁量原则。行政自由裁量的道德原则,内化为行政主体的道德信念,就可以使行政主体自觉地控制其自由裁量行为。而公众舆论对于行政自由裁量过程的道德监督,则是实现行政自由裁量的道德原则内化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校承担着众多教育管理行政职能,但法律一直未明确其行政主体法律地位,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扰。依据公共行政理论,我国普通高校具有公务法人地位,行使教育管理行政权时与学生是行政法律关系。厘定高校内部管理行为和受行政司法审查行为的界限,可为高校、学生及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行政管理的含义所谓行政管理通常是指政府 (国家行政机关 )运用依法获授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 ,在法律原则规定的范围内运用行政裁量权 ,以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为基本衡量标准 ,处理公共行政事务的进程和活动。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就是权力 ,行政权力是一切行政现象的基础。归根到底 ,行政研究的全部任务 ,就是要寻求保证公共行政权力有效运用的途径和方法。政府是公共行政管理行为和过程的主体。政府从合法合理的权力地位出发 ,通过履行特定的职能 ,实现国家对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有效管理。“合法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行政管理专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管理通常是指政府(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获授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在法律原则规定的范围内运用行政裁量权,以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为基本衡量标准,处理公共行政事务的进程和活动。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就是权力,行政权力是一切行政现象的基础。归根到底,行政研究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寻求保证公共行政权力有效运用的途径和方法。政府是公共行政管理行为和过程的主体,政府从合法合理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不仅包括国家行政,而且包括社会公共行政;国家行政和社会公共行政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的关系。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和NGO本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社会公共行政和NGO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和功能的更大发挥。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理论方面、实践方面、法律方面尤其在行政法上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公共行政及NGO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违法行政行为与行政主体的主观过错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违法行政行为是否需要以行政主体的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行政主体的有过错行为必定是违法行为,但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则不一定是有过错的行为。在某些特殊场合,虽然行政主体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但是法律要求行政主体对其客观上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承担责任,这种行为也应视为违法行为。从总体上讲,行政主体的违法包括过错违法和无过错违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与行政腐败问题日渐突出。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行政道德化的思考。公共行政道德化首先是公共行政制度道德化.强化道德的他律性。使一切行政行为都能够在这一道德化的夺件下有规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9.
周明 《天津电大学报》2005,9(2):43-45,48
高校的法律性质具有国家和政府授权管理的特性。教育教学管理是高校的主体管理活动,学籍、学历、学位等方面管理又是高校的核心管理活动,而这方面的活动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行为。高校行政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行政主体的法律性质。同时在司法实践中高校行政主体的法律性质得到明确与加强。这样一种法律性质规范着高等学校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0.
行政主体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选择需要行政道德的规制,而行政道德的规制功能根本在于约束行政主体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选择。同时,它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具有示范和影响的功能,对整个国家行政管理还具有维系的功能。行政道德规制功能实现的主要方式为行政义务、行政良心、行政价值目标,其根本途径则是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学校不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学校的法律地位只能是行政相对方而不能是行政主体 ,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前者属于私人行政 ,后者属于公共行政 ,不可将二者相混淆  相似文献   

12.
行政道德是指涉及行政组织、行政人员、行政制度等内容的整个公共行政理念、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时期我国行政道德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新时期我国在行政道德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坚持“公共性”的本质属性,加强行政人员的公共行政精神建设,借鉴其他国家行政道德建设的优秀经验,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道德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公共行政道德是社会公共行政主体在履行职务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它同医德、师德一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中,行政道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思考,这是由于公共行政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把人们引向了公共行政道德化的思考。[1]那么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入,随着科学、合理、健全的行政体制的建立,行政道德将作为公共行政中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调节着行政行为。这也意味着公共行政人员将从以往的行政人走向道德人。一、公共行政道德在当前公共行政活动中的作用1.公共行政道德对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14.
拥有强大权力的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行政,以防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侵害。行政权的行使不仅要有法律依据,而且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实体行政法律规范正是借助程序的中介作用对行政行为予以约束和控制,依法行政的实质与核心是依行政程序法行政。行政程序法能将行政权力的行使真正置于法律规范的约束之下,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程序权益,提高行政效率。依法行政呼唤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早日出台。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的发展对传统行政产生了重大影响,旧有的行政法理论在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行政救济范围上已不再适应现实的发展,理论上应对此有所回应。我们应该打破旧有思维的影响,扩大研究的内涵,在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行政救济范围理论上有所突破,把非政府组织、非强制行政行为纳入行政法的研究领域及给予相应的救济,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服务”、“民主”、“公平”、“效率”、“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都不能作为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满足行政需求,行政需求是社会向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提出的合理要求,是公共行政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前提。有一定支配权的政府、有社会责任感政府、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行政行为、高质量的信息支撑网络和动态性的公共行政思想是满足行政需求必须具备的条件。行政需求可以通过政治建设、经济途径、社会途径和文化途径来满足。  相似文献   

17.
公职人员是公共行政的实践主体,其伦理水平对于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行政伦理教育承载着个人行政道德人格养成和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共同诉求,是公职人员完成伦理体系和价值观念内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行政伦理教育必须改变条块分割、不成体系的发展现状,从原有的政治教育体系中独立出来,以本身特质要求为核心,合理调整行政伦理教育体系中各主体地位,构建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求的行政伦理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街头官僚即基层政府公务员,代表政府与公众打交道,是公共行政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一部分街头官僚由于多元化价值观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方式滞后、道德监督机制不完善及个人道德素养不高等原因,导致其行为产生偏差。因此,需要从强化政府伦理责任,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高街头官僚自我控制能力,构建公共行政精神。  相似文献   

19.
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和行为,是对取得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进行的确认。从行政行为针对的对象角度可分为抽象和具体行政相对人,从法律后果角度可分为受益性和受限性行政相对人,从行政主体应当履行的义务角度可分为普通和特定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是我国事业单位法人,属于法律法规授权行使部分行政职能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民事主体三重身份。正确界定高等学校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有助于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和监督,规范高等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