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哈代所处的时代,正值旧世界崩塌、而新世界尚未建成。新旧世界的价值观念冲突尖锐,以及其基督信仰的崩溃,令哈代无所适从。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哈代无法看清社会矛盾的本质,而把人民的痛苦归结于宿命。这种悲观的宿命论使得哈代认为人的痛苦无法逃避,无法改变。在尼采和叔本华的影响下,哈代选择寄情自然以遣怀,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悲观主义。本文试以《德伯家的苔》来分析。  相似文献   

2.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的封笔小说,也是其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对于该的悲剧成因,评论界多是从哈代的宿命论或是社会环境来讨论分析,绝少有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讨的.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裘德和淑的三个"我"之发展错位分析<无名的裘德>中正是"我"的错位造成了这一曲史上悲剧,以期对哈代悲剧研究做出新的阐释,帮助读者加深对哈代思想及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从《苔丝》看哈代对基督教动机论道德观的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权威观点认为,基督教道德是《苔丝》这部小说抨击的主要对象。其实,哈代投向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利器恰恰是基督教动机论道德观。诚然,哈代对人本质的认识超越了基督教传统思想,但其以动机为依据衡量行为道德性质的主张切合基督教的道德观。哈代以此为武器,揭露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虚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醒世、警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檀俊 《海外英语》2011,(13):232-233
哈代小说在爱情婚姻观念上严重背离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传统。因此,对传统婚恋观具有颠覆性意义。同时,他的婚恋观又受到当时意识形态的抑制。通过对哈代小说的新历史主义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刻理解当时时代社会文化,揭示哈代小说的深层文化的意蕴。  相似文献   

5.
哈代短篇小说创作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篇小说是哈代全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其长篇小说一样,哈代的短篇小说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悲观看法。尽管描写的题材多样、主题相异,但是对小人物们悲剧命运的描写与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批判始终是哈代短篇小说的思想主旋律。朴实的叙事手法、曲折离奇的情节、简练的语言和对自然景色的出色描绘则是哈代短篇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哈代的代表作。作家哈代在英国文坛中享有盛誉,一生中有很多作品。除了小说,他在其他文学领域也有很大贡献。《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为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的故事。苔丝在著作中是一个悲剧角色,哈代对她一生的描写也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射影。作家哈代除了热爱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外,更关注工业革命环境下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家托马斯哈代超越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婚事"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诗歌中一以贯之的情节,并呈现出悲喜剧交融的特色.婚事寄寓了哈代对人生特殊境遇无可奈何的讽刺,也是作品风格由喜人悲的主要构成.这里的婚事不但有哈代个人生活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婚姻道德的忧思和抵抗.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小说创作。20世纪初,哈代以成熟的诗人身份出现于英国文坛,并为后人留下了918首诗作。哈代的诗歌既不是维多利亚时代风尚的,也不像现代派诗人那样走极端,而是兼有这两种风格特征.可以说,哈代是从维多利亚时代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诗人,在英国诗歌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本文拟就从哈代诗歌的形式,主题及创作技巧等方面作一粗浅分析,通过对哈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色彩的探讨,表明哈代作为诗人的现代性一面。  相似文献   

9.
哈代的“悲观主义”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忧郁的形象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的交界线上,他就是被卢那察尔斯基称为“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和“十分独特的现实主义者”哈代。托玛斯·哈代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以狄更斯和萨克雷为代表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杰出继承人.他敏锐而深刻地观察了他所处的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和时代,描写了资产阶级地主英国的旧经济和旧道德的崩溃,撕破了维多利亚王朝外表体面繁荣的乐观面纱,揭露了资本主义毁灭农民的罪恶.哈代的作品具有一种历史文件的性质,它记录了英国南部残存的宗法制家长统治的农村毁灭的整过过程,也就是说,哈代以艺术的形式,描绘了在资本主义关系侵蚀下英国最后的宗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10.
苔丝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住代表哈代在其不朽之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描述了主人公苔丝的悲惨结局并批判了当时维多利亚盛世帷幕掩盖下的资产阶级的虚伪及传统道德的桎梏对苔丝的迫害。但由于其所处时代的阶级局限性.哈代并没有认清苔丝悲剧的社会根源。历史唯物主义从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出发,揭示了人本身最根本的特点,即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拟从人的社会存在的观点来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哈代乡土情结的体现,自然是哈代精神的庇护所和心灵的栖息地,自然是哈代创作的源泉,自然是哈代心中永远的绿洲。自然的回归就是人类本性的回归,自由的回归,自然的回归就是真善美的回归。哈代通过《无名的裘德》反映下层人生存和理想的奋斗,以及自由精神的追求。小说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裘德的悲剧也由此而产生。小说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这种冲突,批判维多利亚社会的虚伪和残酷,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回归人性,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哈代的悲剧艺术着意表现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创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哈代与现实主义作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英国文学史上新旧承替的特殊地位,及他本人在艺术上的严肃追求,使他成为一名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家.伍尔夫将哈代称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Lynd曾经说过:"在哈代的同时代作家中,几乎只有哈代用悲剧的眼光看待生活,这一点在精神上与20世纪的人生现一致."在表现悲剧艺术方面,哈代的小说超越了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汤姆士·哈代在其文学名著<德伯家的苔丝>中塑造了一位深受广大读者同情的悲剧人物苔丝.这个心地善良、聪慧、端庄的美丽姑娘的悲剧遭遇,是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吃人现实的展示,是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摧残的再现,是愚昧的精神枷锁对妇女的人生禁锢的昭示.这种现实主义作品深切地反映出作品的时代烙印与冷酷的社会现实,也表达出哈代为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抗争与对低沉的社会、人性、人生的控诉.  相似文献   

14.
王春雷 《考试周刊》2013,(85):11-12
本文旨在探讨威塞克斯背景下哈代小说《苔丝》与《卡斯特桥市长》悲剧性的分析.在这两部作品中,哈代所虚构的威塞克斯是传统的宗法制社会的缩影,它呈现出宁静与祥和的特征.然而新兴社会力量的冲击打破了祥和的气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因此,小说中的主人公含有更多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根源在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除此之外,新社会下压迫剥削和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苔丝之死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是哈代所刻画的众多人物中很出色的一位,她是哈代最钟爱的也是哈代理想中的人物.在哈代的理想世界里.苔丝是美和爱的化身:她代表纯洁,善良,单纯,仁爱,忍耐;她热爱她身边的人并信任他们,而且,她很勇敢,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反抗虚伪的宗教和邪恶的世界.与哈代的其他主人公相比,苔丝更勇敢,更漂亮,更具有活力.在哈代看来苔丝是那么的纯洁、高尚.然而命运很会捉弄人,并不总是善有善报.在苔丝短暂的一生中她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她对世界感到失望,绝望,最后悲惨地死去.苔丝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19世纪小农的真实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残忍和宗教的伪善.这个纯洁的女人的生活就是一部悲剧,那么谁应当为此负责呢?是她自己、她的家庭、社会,还是宗教?  相似文献   

1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哈代深刻刻画了苔丝这个敢于同男权中心社会抗争的新女性形象,美丽善良的苔丝不断遭受命运的捉弄,最终成为"命运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哈代小说中最著名的几位女性形象具有理性与感性抗争、爱情与婚姻抗争的抗争性特点,以及男权社会控制、本能驱使和贞操观束缚的局限性特点和悲剧性特点。深入剖析这些特点形成的深层次社会与心理原因,可以得出结论:哈代塑造的女性形象独具特色,然而受时代所限,哈代的性别观仍然属于命运至上、男权至上的相对消极的性别观。  相似文献   

18.
哈代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有人认为他的文章中有太多的超自然主义描写和宿命论思想,使作品陷入了宿命论的误区,削弱了对现实批判的力度.从哈代生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主要思潮--达尔文的进化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等着手,论述哈代宿命论思想体系形成原因和特点.并结合哈代宿命论常用的手法:巧合和预示,来进一步分析哈代的宿命论,从而得出哈代的宿命论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宿命论,而是借宿命论来批判虚伪而偏见的资本主义道德观.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品都是历史的产物,它不仅受到所属时代的约束,同时,它又以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所属时代的社会生活,反映所属时代的人。这就是说,当我们在欣赏一件优秀艺术品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从中认识了让会、了解了人。正如高尔基所说,这种艺术品“具有无可争辩的历史文献之价值。”唐代的彩陶艺术——唐三彩,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文献价值的艺术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代的社会气氛和时代特征,更能帮助我们了解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的人,他们在追求什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0.
挖掘哈代系列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死亡”意象,既曲折表达了作者对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怀,也反映了在社会大变动时代悲剧过后,哈代所作的具有相当深度与力度的哲学与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