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钱红雨 《江苏教育》2023,(17):26-29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要关注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配置的均衡,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成长。从学校教育出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应该是:建设温暖的校园,让每个人都闪闪发光。学校应倾听并回应学生的心声,尊重每一个学生;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关爱每一个学生;构建有温度的评价体系,成全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
重视学生个体情感的需求,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确立责任意识,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探索人生的价值,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勇敢而又机智地担当责任,这是教学“勇敢地承担责任”(苏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价值追求。如何勇敢地承担责任?这不仅需要学生从知识层面上把握其中的要求,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以理导行,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懂得面对复杂情况,要做到临阵不乱、临危不惧,这对于认知水平与人生阅历十分有限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的文明进步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为友。因此,要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以此帮助学生判断人与自然关系的是非善恶,从而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理性的生态人,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道德体验不是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种种设计和约束,而是从作为体验者学生的生存体验起始,通过教师的引导,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其在体验中领悟道德判断,自主选择,优化行为方式。我们对“道德体验教育”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整个一部宋遗民词史,所展现的就是一个被剥夺了生存权利的民族以及个人的痛苦灵魂,充满着极度沉痛的人生忧郁与历史悲哀,情真语苦地记录了词人们在悲惨的人生境遇中痛苦的生命体验与寻求解脱的心灵,导致宋遗民词在审美理想上具有沉郁深厚的特点。本文试考察宋遗民词中极富悲剧性生命体验的思想内涵。以透视宋遗民词中人生情趣与观照方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新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师生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共同探索,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理解和创造中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活动,而是基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让学生对有关社会职业进行探索与实践的一种体验活动。高中人生规划教育实施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将学习生活与社会职业生活联系起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人生规划教育是实施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高中人生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体验社会中充分了解自身职业兴趣,明确今后学业选择,为提高学生人生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例说作文写作中的就地取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直以来,教师都在教导学生,写作必须从积累材料入手,而且要多积累,工勤于积累,要善于积累,要勇于积累。可事实是,学生们每当写作文时,多数同学还是抓耳挠腮,嘴里嘟囔着没什么可写的。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第四条还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学生的写作现实和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都为教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现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提倡“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要尊重学生,在平等中发展个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全面、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不断超越自我;从做中学,在体验中发展个性;强化“人本意识”,在主动中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1.
颜美 《中学教育》2005,(4):27-29
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让学生拥有积极、合作、快乐的人生。要实现这一目标,拉近师生距离,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结合亲身体验的一个教育案例,谈一下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儿童所直接面对的不是客观世界的实体,由于小学生感知水平不高,表象积累较少,因而面对题目常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写;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弱,即使面对丰富的表象材料,也可能理不出头绪,不知从何下笔。因此,作教学要走向生活,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在帮助学生再现生活中认识生活,丰富感性体验。在精读和博览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社会、人生和语言字的悟性,促使学生触类旁通、迁移运用,经过自觉或不自觉的仿作,最后走向创作。“个性”是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发展个性”是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作教学要承认和尊重个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教学设计上要多元拓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沈惠娟 《现代教学》2007,(10):36-37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生命教育要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生命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命,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课堂学习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中的教与学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不但要让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知识、技能和贯穿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发现、提升数学学科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15.
体验教育不仅是一种德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特征。槟榔小学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理论建构、特色教学模式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体验教育。槟小的体验教育实验已经成为其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孩子生...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漫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计划性的教学,不能为了更快地达到教学效果就跨越性地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在学校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小学是人生的关键时刻,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尤其要等待学生对智慧的觉醒,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等待意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讨论交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标准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主动进行积极实践探究。让学生主动地进入数学世界,在合作中激起兴趣,从探索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女性观与其人生体验,思想文化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女性观就是拒绝简单的男性与女性,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拒绝对女性的神化和丑化,她以自己的作品,去掉了人生的浮华,在凡俗的生活中揭示出女性最基本的,最平实的生存本相,为我们重新思考女性的命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融入自身的人生体验。要成为一个"体验丰富型"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人生,教师自身要多看书,多积淀;多关注周边的人和事,多关注国家乃至世界大事。要将自身的人生体验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文本,对文本进行"无中生有";教学前重预设,教学中重生成。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关注的是人的生命质量,新课堂追求的是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呼唤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真实健康的个体的出现。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大胆抛弃陈规陋习,追求一种主动的课堂生存状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那么,怎样优化学习方式,让学生走进宛如殿堂般的课堂呢?下面我就本人任教的数学学科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