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际跨境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境高等教育是近年来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跨境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教育主权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教育公益性问题、质量保证和鉴定、文凭认可与转换、教育公平等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跨境高等教育将呈现规模进一步扩大、传统教育机构与专门化培训机构相融合、提供主体的多元化、营利性机构的数量不断增长、关注质量保障、重视远程教育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跨境学生流动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作为世界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欧洲高等教育区自其建成之日起便以促进学生流动为主要目标和标志性特征。欧洲高等教育区有着明确的学生流动目标,时至今日,已在学生流动战略制定、学生流动跟踪与监管体系、学生流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跨境联合项目以及联合学位开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进展,并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跨境高等教育由学生和教师、项目课程、教育机构这三个方面的跨境流动来进行。由于国际学生的流动人数众多,招收外国学生不仅有利于加强国家间文化、政治、贸易、经济关系的长期发展,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更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笔者从经合组织与我国学生跨境高等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发展跨境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并从经合组织及其成员国的宏观政策对发展学生跨境教育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在宏观层面上发展学生跨境高等教育可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过去十多年,高等教育全球化市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跨境分校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张.为了提高国际声望、探寻新的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跨境分校.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跨境分校在国际范围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了这类办学机构遇到的来自办学理念、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最后结合在华跨境分校的办学经验和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跨境分校未来发展的政策议题.  相似文献   

5.
协同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寻找组织的最优状态,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跨境高等教育服务合作协同由跨境政府、高校、教育机构(产业)、留学生市场等合作主体系统和支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UNESCO、WTO、OECD等国际组织通过政策、协定、质量保障与学位认证标准,协同引导各国跨境高等教育服务开放教育市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共同发展,达到整体跨境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最优化结果,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TEQSA法案》跨境质量保障条例、风险评估框架以及与跨境教育有关的高等教育标准是TEQSA在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监管标准。根据监管标准,TEQSA在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制定基于风险的质量保障方法及国际合作战略的运作机制,取得了相应成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等教育跨境消费日益频繁,新的跨境高等教育形式又不断涌现,这种新形势要求制定新的国际计划,提高全球范围内的跨境高等教育的质量。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国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鉴定和资格认证制度。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与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也必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市场背景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与日俱增的现状,我国学生出国留学存在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失衡与跨境配置,单一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多元化发展需求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分割与社会阶层流动,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背景下,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尚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国际合作已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跨境教育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一种选择。目前,我国跨境合作办学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跨境合作办学高校分布状况,结合跨境合作办学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由稳步发展到主动应对挑战、由蛰伏走向凸显、国际话语权由被动到主动争取的发展经历,诊断跨境合作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与共赢方向,提出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即,提升合作水平,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引领作用,搭建资源共享体系;借鉴英美模式,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人员流动、项目流动和机构流动为标志的三种主要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在一些跨境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在国际组织、区域国家政府、高等院校等协力合作下,一种新的区域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模式——跨境大学出现并迅速发展.通过对典型案例巴伦支海跨境大学的产生背景、运作机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建议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和在“一带一路”区域开展跨境高等教育活动时,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跨境大学的价值与作用,积极构建“一带一路”跨境大学;推进学位学历互认,加强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方筹集资源,拓宽办学实体来源;畅通沟通和协调机制,助推跨境高等教育深入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1.
《国外职业教育》2004,(3):46-46
由于高等教育跨境消费日益频繁,新的跨境高等教育形式又不断涌现,这种新形势要求制定新的国际计划,提高全球范围内的跨境高等教育的质量。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国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鉴定和资格认证制度。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两大国际组织就“跨境高等教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OECD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更多关注跨境高等教育,并认为境外消费(留学生教育)是最具产业化性质的教育形式,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多种形式的跨境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工具,跨境高等教育呈现出四种主要的政策导向。跨境教育的发展和多样化给政策和高等教育机构带来了很多的问题,OECD政策制定者面临着诸如质量和认证、入学机会和公平、财政和成本等政策挑战。  相似文献   

13.
以《绘制美国校园国际化蓝图》《门户开放报告》和《国际学生招生热点调查》的最新数据为基础,从国际化发展动因及规划、国际化经费及管理、国际招生等八个方面分析特朗普时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归纳出国际化发展的三个"不均衡":政府意志和高校意愿的不均衡、跨境国际化与在地国际化的不均衡、一流大学与普通大学的不均衡。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呈现三个趋势:国际化日益沦为"美国利益"的工具,在地国际化发展将遭受严重打击,美国的国际化霸主地位可能被撼动。国际化世界格局的改变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契机,中国应在国际化内部转型和外部拓展方面做好积极的应对,科学技术国际化和人文社科国际化两手抓,抓住多极化发展机遇,建设地域战略合作,打造世界高等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挑、战与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内涵与动因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三个核心概念之一。这些年来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与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传递、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演变进程中,留学生是促进区域文化国际化的重要动因和文化移植的主要媒体。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本文拟从留学生的接收国、来源国、本国境内高等教育阶段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及其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留学生教育的产值等方面对国际高等教育阶段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教育交流的日益发展,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跨境服务能力,正受到普遍关注。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 N 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D)“教育服务贸易论坛”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跨境提供中的能力建设。论坛主要议题有三:教育跨境提供不同观点的理解与沟通;贸易能力建设,增进对服务贸易总协定(G A TS)和贸易谈判进程的共识;构建高等教育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质量保障和认证能力。来自A PEC、W TO、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40个国家的2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就以下主要问题进行了交流:1.跨境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围绕亚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以及在此境况下日本的定位,特别是以国际合作中主导权多极化趋势为焦点进行探讨。首先,明确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跨境高等教育的定义,其包含公有性和私有性两方面的含义。其次,总结归纳亚洲尤其是东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再次,探讨用以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发展的质量保证和学分互换体系的构筑现状。最后,探讨在亚洲高等教育主导权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日本该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职能的演变受内部和外部动因的驱动。高等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是高等教育职能发展的内部动因,社会其他各方的需求是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中诸因素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时期,拥有不同的权重,与之对应的高等教育职能也因此处于不同的地位。在内外动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通过坚守自己的传统,使自己在各种矛盾的冲突中保持特有的个性,而不为其他社会机构所同化。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背景非常复杂,受到教育思想、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论、高等教育发展质与量兼顾论、大学与社会互动论、高等教育多元论、技职教育一贯论等是台湾地区新一轮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思想先导,经济全面特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价值观念转变、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是其改革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20.
依据历史脉络、动因、参与者主体与活动四项本土的概念维度,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与特质得以厘清:第一,英国殖民遗产与国内族群政治奠定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环境;第二,向亚太地区高等教育中心国家的转型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根本价值取向;第三,私立高校与联邦政府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第四,跨境教育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整合性国际化是其基本的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