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含琼脂的丰固体培养基来培养松乳菇菌丝,优化了半固体培养基碳源和氮源以及培养温度,并将含同样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采用半固体培养时,0.5%蔗糖与1.5%淀粉的组合碳源培养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蛋白胨是最理想的氮源物质,25℃是松乳菇菌丝的最适培养温度.3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结果是半固体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其他2种培养基,且菌丝颜色可以由纯白色转变为棕黄色,同时出现部分菌丝相互靠近集中生长的现象,此现象类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方法为人工栽培松乳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物降解含酚废水是一种既经济、有效而又无污染的方法,固定微生物可以加快酚降解和提高苯酚的忍耐能力,为此本试验以固定化菌株JY04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苯酚质量浓度、培养时间、p H值、温度、接种量对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苯酚浓度为600 mg/L,p H值为6. 58. 0,最适接种量为45 g,温度为28℃8. 0,最适接种量为45 g,温度为28℃34℃,在此条件下将固定化菌株JY04培养48 h,其苯酚降解率可达到93. 6%.  相似文献   

3.
碧水青水赋     
南京林业犬学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相似文献   

4.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没高校名单。南京林业大学长期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建设人才。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6200余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简称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0.048,0.056,0.064,0.072,0.080μmol/L)作用于MCF-7细胞24h,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结果:经上述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24h后,MCF-7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28%、48%、50%及55%;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DNA梯形条带.结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董震 《教师》2008,(16):43-44
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3名守门员备战2008年南京高校大学生足球联赛为例,结合其专项技术特点及弱点,为普通高校非高水平男子足球守门员的训练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实行学分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实行学分制的思考南京林业大学苏惠民(一)试行并逐步完善学分制,是高等学校为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而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与意义在于:1.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大学生将缴纳学习费用,并面临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使他...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84-185
实验针对从土壤中筛选出的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生防菌XM-10,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为该菌株开发成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农药进行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方法,主要对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方式、接种量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生防菌XM-10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8%的接种量,在28℃,转速为15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96 h。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学会于2012年9月初在南京林业大学举办了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其第九分会场——博士生学术沙龙,以"自由交流,深入讨论,激发灵感"为宗旨,围绕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如大树进城、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应用等进行了讨论,邀请了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诸多林业院所的教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鸡源大肠杆菌培养时间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12×8型微孔反应板进行2倍稀释法测定鸡源大肠杆菌X1(临床分离敏感菌)、鸡源大肠杆菌C2(临床分离的产β-内酰胺耐药菌株)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菌株对恩诺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1)、多西环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微孔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并分别在培养2~22 h各记录一次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的MIC值在14~22 h均无变化。当培养时间在4~14 h时,不同药物的MIC值增大幅度不一样,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1)和恩诺沙星的MIC值变化不明显,而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的MIC值变化较大;同时,相同药物对不同菌株的MIC值变化幅度也不一样,其中标准菌株MIC值变化最小,最多不超过8倍,产酶菌株(C2)结果变化较大,最大达到1 024倍,最小8倍。综上所述,临床中进行药敏试验过程中,药物的MIC值随细菌的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当培养时间超过14 h时,其MIC值随细菌的培养时间延长而不再出现明显变化,即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药敏试验至少应培养14 h才能得出较合理的、能正确指导临床用药的MIC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NFU)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合作办学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与其对应的优势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差异对比分析,探讨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和优势学科国际化共同发展的互动耦合机制,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优势学科的共同提升和国际化方向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碧水青山赋     
南京林业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 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1955 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 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 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学校现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生态学、 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木遗传育种4个;林学、木 材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等3个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园林、林产化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农林经济管 理、工商管理、艺术设计等7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高 职园林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网址:www.njfu.edu.cn 招办电话:025-85427320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如何建立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试管苗的再生体系, 包括外植体的获得、分生组织的切取和培养、茎尖分生组织诱导成苗以及快速繁殖等研究。实验共切取和培养110 多个马铃薯茎尖。实验结果表明, (1) 切取的茎尖当直径在013 - 016mm 之间, 并带有2 - 4 个叶原基时成活率较高。(2) 培养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015mg/L IAA + 011mg/L GA + 0104mg/L KT , 茎尖易成活, 也易分化出苗。(3) 茎尖培养在温度为24 - 26 ℃, 光照2000 - 2500 lx , 每天光照12 - 15h 的培养条件下, 将生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材料和方法: 亲螈采自毕节市梨树乡,室内设置水槽作产卵场,收集受精卵随机分组,分别置于冰箱和恒温水槽中,第一次实验分6℃、8℃、22℃、25℃、28℃、五组,每组20枚受精卵;第二次实验设10℃、22℃、25℃、28℃、31℃五组,每组20枚卵粒,温度变化控制在1±℃,每隔24h换水次。 结果与讨伦; 1、温度对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在适宜发育的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中几个主要阶段的发育时程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且发育速度几乎呈直线上升,在实验一中,神经胚发育阶段22℃历时35h,25℃组32h,28℃组只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家具设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在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些创新和实践工作,从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和教学形式与方法改革创新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的进一步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丙烯菊酯农药的微生物生物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富集驯化培养,获得了降解丙烯菊酯的混合微生物.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微生物发挥最优降解力的温度是35℃,pH为7.0,培养时间为72h.丙烯菊酯降解速度和混合培养微生物生长速度对外加碳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培养液中添加1g/L葡萄糖时,72h丙烯菊酯去除率可达76%;而采用丙烯菊酯作为培养菌生长的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时,72h丙烯菊酯去除率为55%.  相似文献   

17.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强聚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发酵罐中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1%,初始硒浓度为15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之硒浓度达到25μg/mL,种子培养时间12 h,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8℃,通气量6 L/h,搅拌速度150 r/min,培养时间29 h。在此最优化条件下,酵母生物量达到8.05 g/L,硒含量达到1 003.19μg/g。  相似文献   

18.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  相似文献   

19.
PSO312是从土壤分离的1个青霉菌株,生长中能产生不同酸碱性条件下显黄色与紫红色等天然色素物质.通过菌株固体平板上恒温培养,168h测定菌落直径的方法研究了温度、pH及碳、氮源对菌株(Penicilliumsp.)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31℃为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31℃培养以pH2—3的最快,pH8—9生长次之,24℃培养以pH8—9生长最快,pH3—4其次.菌株以蛋白胨4g/L、牛肉膏4g/L、酵母膏2g/L及尿素2g/L为氮源培养的菌落直径分别为55.75mm、51.5mm、55.5mm及25.3mm.在(NH4)2SO4 2g/L、NH4NO3 3g/L、NaNO3 4g/L、KN034g/L用量之上培养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分别为35mm、34mm、35mm、及32mm.葡萄糖、蔗糖用量30g/L、果糖20g/L及乳糖25g/L的生长速率最快,菌落直径分别为45mm、38mm、38mm及39mm.丙三醇与淀粉25g/L培养的菌落直径均为39mm.  相似文献   

20.
<正>南京林业大学林学实验教学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森林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