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花样滑冰的前交叉蹬冰技术是初学者由直线滑行到变向滑行的一个台阶,同时又是运动员滑行用刃的基础和起速的一种滑行方式。因此,这个动作无论对初学者还是较高水平运动员来说都具有一定技术意义。本文通过多年对花样滑冰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总结出前交叉蹬冰技术的四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四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和提高前交叉蹬冰技术动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速滑直道滑行教学中,如何激发初学者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直道技术动作,应围绕着支撑平衡、滑行姿势与重心处理,向侧蹬冰等三个关键性问题。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速度滑冰课的教学顺序应该具有速度滑冰的特点,必须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速度滑冰的正确技术是需要人们穿上冰刀在冰上完成的,是在滑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首先学习的不是速滑技术,而是冰上的基本滑行动作也就是首先要适应冰上这个特定的环境,另外,人们在冰上的移动不论是动作结构用力方向及作用点都和在陆地上的移动不同,这就要求建立新的运动条件反射。所以速度滑冰教学的初级阶段应该是以熟悉冰性为主,同时掌握冰上滑行的一般动作和保护方法(摔倒保护法、停止法)。这一阶段叫“学习冰上滑行阶段”。初学者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了冰上滑行的一般动作,  相似文献   

4.
冰上舞蹈是我国花样滑冰弱势项目,寻找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是提高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的关键。通过对201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舞蹈比赛中外选手的比赛观察,对我国选手在短舞蹈和自由舞的技术和节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滑行技术、动作链接、节目完成和身体表现、节目编排以及音乐的表达方面与外国优秀选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滑行用刃、节目内容上存在不准确、对音乐理解和舞蹈动作不到位等问题。认为我国选手应尽快熟悉花样滑冰国际比赛的程序与规则,加强滑行技术的基础练习,建立专项艺术训练模式,提高花样滑冰冰上动作的艺术表演内涵与深度,才会使我国冰上舞蹈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联合旋转技巧是制约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项目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提高我国女子花样滑冰水平为出发点,研究女子花样滑冰专项速度对联合旋转动作的影响。重点通过观测法,对11名青少年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联合旋转成绩进行统计,深入剖析助滑速度、角速度和水平速度对联合旋转动作的影响,得出从直线滑行到完成旋转动作,较快的助滑速度、角速度和水平速度分别能在不同阶段提高旋转动作的质量。并提出符合花样滑冰技术特点的专项速度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联合旋转动作,促进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对初学者的滑冰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踝关节支撑能力差,学生不能获得向前滑行的动力,滑行中的平衡能力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冰上教学与练习方法进行了教改实验。在初学者能够在冰上行走后,采用斜坡式滑道练习方法,使学生在惯性滑行中增强踝关节支撑能力,增长腿部肌肉力量和提高身体支撑平衡能力。几年来,我们对斜坡式滑道练习方法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与  相似文献   

7.
规则决定了项目的发展方向,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及对训练的观察和实践,发现新系统实行以来,不仅影响了花样滑冰运动的竞赛,同样对花样滑冰技术训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花样滑冰的技术质量、内容和难度有了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认为加强初、中级教练员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动作质量要求、加强滑行能力训练,是我国花样滑冰项目技术水平稳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浅析速滑初学者的踝关节支撑能力与蹬冰方向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孙启明在对初学者的滑冰教学中,往往有两个问题解决较难,一是在掌握滑行动作的过程中如何发展踝关节支撑能力;二是在改进和提高滑行技术过程中如何解决正确蹬冰问题。为使教学少走弯路,有必要对这两个...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势态,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2届全国冬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花样滑冰单人滑比赛前6名运动员试做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发现:我国单人滑竞技能力呈上升势态,难度跳跃动作明显增多,对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刻。提出提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加强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体能要求等建议,为花样滑冰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力  杨国才 《冰雪运动》2003,(1):90-90,104
直道滑行技术是速度滑冰的重要技术也是基本技术,它是周期性运动,掌握了直道滑行技术能够为初学者学习其它速滑技术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几年的滑冰教学经验和体会,浅谈初学者直道滑行的教学设计,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缩短初学者在冰上学会滑冰的时间,尽快地掌握正确的滑行技术,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速滑专门素质,培养支撑与平衡能力,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冰上教学质量,我们对初学者速滑陆地教学手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冰上课教学中应该重视花样滑冰的内容多年来,沈阳市一般大专院校,在冬季冰上课的教学中,均忽视了花样滑冰的教材内容。这是一种不良的倾向。花样冰刀的特点:第一、刀身宽、短、矮、重心又低,刀身坚固不易损坏;第二,对初学者来说,可以减少学习上的难度,能更快地学会初步滑行技术。花样滑冰价值高,它能增兴趣、调感情,又是加强艺术感的运动项目之一。它不仅姿势优美、富于艺术感,而且对于增强人们的体质,也有很大的益处;它可以发展人们的力量、灵敏等素质和培养坚毅、勇敢的性格等。因此,我  相似文献   

13.
在滑冰中冰刀与冰面之间摩擦系数极小,所以滑冰时穿冰鞋支配滑行动作的感觉是很难立即体会得到的.因此,初学滑冰者欲体会滑行动作,应从日常习惯的踏步动作开始练习去逐渐体会.人们在冰上滑行的不同体会,首先与蹬冰力量有关.但在花样滑冰中,不同技术水平的人,在滑行中冰刀与冰的接触点不同,所以也还应着眼于冰刀刀刃的负荷位置.  相似文献   

14.
在对初学者的滑冰教学中,往往有这么两个问题解决见难,一是在掌握滑行动作的过程中如何发展踝足支持能力;二是在改进和提高滑行技术过程中如何解决正确蹬冰问题.为使教学能在这两个问题少走弯路和更好地突破,有必要进行一下理论的探讨.一、关于发展踝足支持能力问题.初学者初次上冰往往表现二腿发软不能稳固地支持和站立,就是有一定训练的田径和  相似文献   

15.
谈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意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燕 《冰雪运动》2006,(2):30-31,57
花样滑冰运动是融技术动作、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舞蹈对于花样滑冰起着烘托和辅助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花样滑冰具有它独特的比赛空间、表演区域、表演意识和表演风格,其具有立体性、速度性、滑行性。为更好地训练运动员的舞蹈意识,应该采用培养运动员的音乐素养;培养运动员的动律感;培养运动员情寓于舞;培养运动员的舞蹈表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在花样滑冰比赛中取得佳绩。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速度滑冰是我国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中的必修课。然而,在速滑教学中,弯道滑行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难以掌握。因此弯道教学占有较大的课时比例。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学习弯道滑跑过程中,初学者经常会产生胆怯、怕摔的不良心理因素和身体不敢倾斜以及对动作概念的错误理解。为了使学生在较少的课时里,尽快地掌握弯道滑跑的基本技  相似文献   

17.
速滑初学者教学中,直道滑跑技术的教学重点是支持平衡动作;直道滑跑技术的教学难点是蹬冰动作。认为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和难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表演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表演能力是花样滑冰艺术特点的体现,也是目前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急需提高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从音乐、舞蹈、编排及滑行技术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有效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演能力,使花样滑冰的技术、艺术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肌肉力量是花样滑冰自由滑跳跃动作中跳跃高度和旋转速度的物质基础,发展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主要以提高肌肉弹性力和肌肉质量为主。通过分析跳跃动作各阶段的关节运动和原动肌,从而找出完成跳跃动作的技术关键,为花样滑冰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速度滑冰是一项要求平衡能力很高的运动项目,在滑行时身体要保持各种特殊的平衡姿势,这种平衡要靠各肌肉群张力的适当分配来实现.实践表明,发展初学者速度滑冰的支撑、平衡能力,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