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林 《上海集邮》2007,(8):33-36
邮票目录历来都是最重要的集邮文献,几乎每位集邮者都有使用邮票目录的经验,但并非所有集邮家都有编制邮票目录的机会。然而,话又要说回来,亲自编制邮票目录并非高不可攀,在实践中,又几乎所有集邮爱好者都曾为整理自己的藏品而做过记录,其实这就是最具特色的“个性化”邮票目录。过去,马任全编《国邮手册》,黎震寰和杨耀增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  相似文献   

2.
邮票的图案名称,称为“图名”或“图题”。新中国邮票的图名曾多次出现失误。自1957年出版《中华  相似文献   

3.
严燕 《上海集邮》2001,(4):16-16
2000年第3期刊登拙作《方寸上的月亮》一文,由于疏忽,还有15种新中国邮票中的月亮未能列出,现补遗如下 以月亮作为图名或主图的还有:1992-16《青田石雕》第4图“花好月圆”;1999-1《己卯年》第1图“玉兔为月”和第2图衬底上的“月亮图”剪纸。与天空关连的月亮邮票还有7种:特25《苏联人造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票史》(第八卷)的读来信,对该书关于普16邮票名称的表述提出质疑:一是为什么称普16为“革命纪念地”,而人民邮电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却称为“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二是为什么正称“革命纪念地”,而附录《邮票一览表》称“革命圣地图(第四版)”?  相似文献   

5.
吴伟忠 《收藏》2009,(12):120-121
在数以千计的各种邮资票品里,把新中国发行的屈指可数的十多套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如图)归入“佳邮”行列,大约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事实上,即使以一年一度、广受瞩目的“佳邮评选”来衡量,这些邮票也大多与佳邮称号有缘。新中国于1980年首次举行“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时,刚刚发行于1979年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邮票即戴上了佳邮桂冠。  相似文献   

6.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7.
张乐民 《上海集邮》2010,(11):13-14
今年11月,正值杨开慧烈士逝世80周年。在新中国的邮票中,分别上了邮票主图的第一对夫妻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早就上了邮票,而杨开慧上邮票则在“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是年3月8日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发行见7《中国妇女的光辉榜样》,第2图即是“杨开慧烈士”(图1)。现  相似文献   

8.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9.
《上海集邮》2005,(3):17-21
2D04—1《甲申年》生肖化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但不明确具体省市,故生肖邮票无主题原地;若当年票图并非出自乡土工艺品,亦无主图原地。国家邮政局主办的《甲申年》邮票首发式在苏州举行,销“江苏苏州图书馆(临)”日戳为首发地相关封。当地另有与票题同名的新邮发行纪念邮戳(下以后续[新]表示)和新邮首发纪念邮戳(下以[首]表示)。销“江苏连云港猴嘴”、  相似文献   

10.
紧急启事     
继新西兰200绰发行的《雅典奥运会》成为世界上首套采用新工艺,使票图动作能够回放的邮票后,荷兰今年2月9日在纪念都灵冬奥会发行的《奔向金牌》邮票中,又采用另一种新工艺,不但票图动作能够回放,而且还能连续动作,因而被称之为“视频邮票”。  相似文献   

11.
国家邮政局计划于2000年3月7日发行《龙(文物)》邮票一套6枚。该套邮票选取不同时期文物中龙的形象作为主图,其中有一件堪称国宝级文物,这就是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图1)。  相似文献   

12.
1990年3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解放区卷)有这样的描述“加盖于实心徽图代邮券”一节中“(9)5角门角(蓝)”(附图)。这枚邮票在其他目录中从未出现。《中国邮票全集》已经出版720多年。未见有人对此提出任何异议。  相似文献   

13.
《米歇尔邮票月刊》2005年3月号发布统计资料,2003年全球共发行10302种邮票、1106种小掣张,两合计l1408种,分别较2002年减少1017、107和1124种,其中“邮票”,“两合计”的数字都是1994年以来的新低(见图表)。  相似文献   

14.
杨波 《上海集邮》2008,(10):37-37
《中国集邮报》2007年5月1日第5版刊登了·篇文章,《“后门”寄“前门”的木刻封》,介绍一件加贴邮票的“大寨人”图木刻邮资封的挂号实寄封,笔者觉得它有些不太可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1998年8月26日,随着《三国演义》(五)“空城计”小型张的面世,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历时整20年的“四大古典学名”邮票的发行正式宣告结束,它们与我国在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一起,被集邮界合称为“四二曲”邮票,堪称20世纪中国邮票史上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比较了国内外目录对永宁加盖上框“国币”邮票发行日期、全套种数、名称的记载。1947年与1988年中、英文版《马氏国邮图鉴》只标“1946年”发行;1994年邮电版《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1995年《吉本斯》、1996年《中国集邮大辞典》都标“1946年1-12月”;Williams《中国国币邮票》、1992年  相似文献   

17.
读者园地     
读者叶友德问:近日翻阅邮品,发现我收藏的“新普12”序号190的50分是有水印票,而不是《中华民国邮票目录》所刊的无水印。查马任全《中国邮票图鉴》也作无水印,不知此有水印票是新发现,还是目录和图  相似文献   

18.
甄屏帆 《上海集邮》2006,(11):32-32
《世界化遗产邮票鉴赏大图典》(薛大德编,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第395页介绍美国的世界化遗产“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选用的邮票字标注有误(图1)。  相似文献   

19.
灵蛇飞舞辞岁去,骏马踏青迎春来,“壬午大占”邮票(2002-1-2,图1)横空出世。此票在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字票中,即合“三年一变”的框架,又独出心裁。红色将楷体马字映衬得突出雄健,白色背景衬以浅肉色书法马字,仍用书法字典形式设计,巧妙地将各种书体的马字绘成一幅方寸“群骏图”,其出典可参见《中国书法人字典》(图2)。  相似文献   

20.
曹骅 《上海集邮》2002,(10):40-40
本刊1993年第6期21页,徐星瑛在按语中指出,普21后期8分票有两个母模特征,即:(1)在中间门洞右侧多一“点线”;(2)面值“8”字下方多一斜线。吴鸿选编著的《新中国普通邮票图鉴》也如此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