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志坤 《双语学习》2007,(6M):59-60
本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进行综述,通过巧设疑问,展示数学史料,以及怎样挖掘数学内在美等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非智力因素促使智力得到相应的发展。通过实例介绍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人格方面有独特价值,从而使非智力因素作用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形成独立性、创造性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2.
学生智力的发展除了先天素质外,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知力因素都想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阻碍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怎样在教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情绪、自信心等方面,是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质量。该文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要开发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中,心理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智力因素并不悬殊,导致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陆全洪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与培养,乃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动机,就是学生...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自身数学教学工作中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索,提出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但这些学生又并非都是智力低下。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教师只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之与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互相促进,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在现代教学中学生成绩的差异不在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新数学教学观念,协调、平衡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主题。为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作出几项重要调整,主要有:教与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基本能力与创造能力并重,文中着重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新的数学教学观念,把对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培养抓紧抓实。要充分挖掘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