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由于兴趣、爱好相近,或受家长间亲密关系的影响,不经意间就和他(她)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小秘密,在旁人看来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语,都能让他们快乐。因为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他们感到愉快、满足。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可以找到类似乐乐和小宇式的孩子。他们喜欢待在一起,在与好朋友的交往中享受着友谊的温暖。我认为孩子这样的友谊是纯真无瑕的,老师应给予赞赏和保护,让孩子享有来自心灵的快  相似文献   

2.
《家长》2022,(2)
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一个孩子想和另一个孩子一起玩,只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玩很开心".但家长的想法往往并不简单,并不只是满足于孩子"开心",而可能是根据家长的喜好要求孩子"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向朋友学习,取长补短",等等,这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时,不能单纯地享受友谊和交往的快乐,可能让孩子产生很多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3.
闻杰 《家长》2008,(7):26-26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呢?以下几种方法或许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鼓励孩子与同龄人进行交往一个拥有乐观性格的人,大抵同时都拥有着真挚的友谊。因此,在培养孩子乐观性格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在其中学会如何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并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闵乐夫 《家庭教育》2014,(12):30-31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人际交往先后有两个兴奋点:一个是同龄人的同性交往;另一个是同龄人的异性交往。一般来说,孩子们首先兴奋的是同性交往。少男少女很在意发展同性友谊。一个男孩,会有几个“哥们”特铁;一个女孩,会有几个“密友”特亲。他们年龄相仿,阅历相似,容易沟通,有共同语言。这些孩子渴望与同伴建立类似“兄弟”或“姐妹”的关系,他们感受着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友谊情感,享受着被重视、被悦纳的快乐,当然也会遭遇被误会、被冷淡,陷入苦恼和沮丧的纠结中。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朋友越多越好 让孩子拥有至少一个固定交往的朋友很重要。孩子一个朋友也没有,这固然是不正常的交往状态,但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但友谊却不能持久,您也要反省孩子是不是在交往上出了问题。能够维系较长时间的友谊,即使您的孩子只有一个朋友,您也不必太担心。  相似文献   

6.
梅森·史密斯博士是我曾工作过的美国肯塔基大学英语系的教授。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在后来的交往中,我与梅森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和他的太太玛瑞还请我们全家住在他们的房子里直到我们离开美国。他们说“我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国外,但我们希望他们从小就了解外国的文化包括语言。请外国人来家里同住是学习外国文化的好办法。”梅森既健谈又幽默,既热情又勤快。他不仅每天负责他的三个孩子的起居、上学、放学,全家的早餐和晚餐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朋友越多越好让孩子拥有至少一个固定交往的朋友很重要。孩子一个朋友也没有,这固然是不正常的交往状态,但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但友谊却不能持久,您也要反省孩子是不是在交往上出了问题。能够维系较长时间的友谊,即使您的孩子只有一个朋友,您也不必太担心。  相似文献   

8.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解决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处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一个弯腰、低头走路的孩子,他的脊椎必会弯曲;一个自卑、闷头走路的孩子,他的心灵必会扭曲。这些阳光下的孩子需要昂起头来走路,更需要挺起胸来做人。到底是什么使这些孩子滑向了自卑的深渊?经笔者调查发现,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因素很复杂,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每个自卑的孩子心里都有很多个故事,从孩子们特殊的言语和眼神里我读出了"渴望"二字。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渴望得到真诚的友谊,渴望与别人交往……同时我领悟到"悦纳"是让他们抬头挺胸、回归群体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7,(11):32-33
一、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与孩子的感情,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友谊,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友谊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人们彼此友好相处,知道如何合作、分享和理解时,社会才能和谐地运转。一至两岁的婴儿,喜欢和其他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从小喜欢和同龄伙伴交往,是儿童们一大特征。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可以说,他们之间无话不说,无密可保。只要是自己听到的什么新闻,见到的什么新鲜事,甚至是自己的什么秘密,都会一股脑儿的告诉同伴。他们年龄虽小,但懂得友谊。如当小伙伴摔倒时,会主动把他扶起来,给他拍拍身上的土;当小伙伴哭了的时候,帮他擦擦眼泪,还会安尉几句。大一点的孩子会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毫不保留地教给小  相似文献   

13.
友谊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从孩子入小学的那一天起,他们社会交往的范围开始扩展,开始发展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7岁 ̄12岁的小学阶段,同伴关系成了他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交朋友是小学生在处理同伴关系中的一项重要社会技能。7岁的孩子已经能在游戏中学会多合作和少攻击,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还希望在家庭之外得到同伴的支持。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核心是友谊,友谊对小学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为儿童提供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和合作的机会,能扩大和丰富他们的社会关系;还可以帮助儿童体验情绪,积累情感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是亲密需要,人际交往的愿望强烈,对友谊有着迫切的需要。青少年能否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友谊,对促进其社会功能发展极为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障碍。明确人际界限,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对他们来说是人际交往中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平时不爱说话和表露自己,总 喜欢一个人单独待着。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合群,不愿与同伴接触和交往,这种不爱交往的个 性,一经形成,将会阻碍他今后的成长,影响其事业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强调培养孩子的 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尤其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帮助他们积极地与同伴交往,在交 往中健康成长。  首先,针对孩子内向性格形成原因,创造条件支持鼓励他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调查 了解发现,孩子内向的性格与婴儿期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 ,孩子…  相似文献   

16.
友谊     
亲爱的孩子:你要我谈谈友谊的含义,我想,用三言两语恐怕说不清楚。在人类的感情中,友谊是极为珍贵的。不珍视友谊的人,不值得交往;无法获得友谊的人,一定有严重的人格缺陷。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应该怎样来对  相似文献   

17.
漫谈中学生的友谊与早恋兰州二十七中学苏美莹当今的中学生好交往,重情意,有特殊的友谊需求。然而,由于他们对友谊了解不多,往往会把寻求友谊和对异性的依恋混在一起。因此,在中学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过好友谊关,对于防止早恋现象的产生,有...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中学生对友谊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好交往、重友情,希望得到同伴的接纳与认同。由于异性同学交往中存在着历史和文化影响,所以这种交往或带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周静 《海南教育》2014,(22):59-60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同伴的交往次数方面明显增多,他们交友的对象或倾向于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或倾向于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初步体会到友谊带来的正向情绪,但也容易和朋友产生矛盾和冲突,往往不知道如何妥善解决。本节心育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温暖和力量,学会怎样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20.
每天早上,非非都要迫不及待地去幼儿园,因为他非常想见到小伙伴成成。在幼儿园里,他们俩一起做游戏,可亲密了。成人之间的友谊,孩子同样拥有,而且这份情感是属于他自己的,家长无法给予。家长切莫小看了孩子之间的友谊,它是孩子童年情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研究表明,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